2017-04-10 15:49:29 每日经济新闻 筷玩思维
为了吃透这个角色,我反复研究剧本,而且到处找政府开会的视频,观察里面领导是怎么开会的。演戏除了天分,还有悟性。我希望演员是个杂货铺,他可以存任何东西,像骆驼一样。等到演戏的时候,可以捣出来,把所有的储备都用上,添在这里一点、添在那里一点,就是不一样的。
每经影视:现在有些明星缺乏演员的自我修养,台词都不背,张嘴就说1、2、3,后期再去配音。这个戏里,好像没这个情况?
吴刚:必做的功课啊,所有的人都在等着你,那么多工作人员,在这忙活了两个小时,就为了等你那十分钟的戏,你八遍十遍还背不下词儿来。我觉得这是不可以的。
每经影视:您出演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中的角色,因为“一条就过,不NG”而被大家称为“吴一条”。
吴刚:大家对我褒奖了。其实这是一种演员的天职,我们人艺演员的传承,“戏比天大”,真的就是这样。演话剧《哗变》的时候,搭档丁志诚的母亲去世了,大家都没敢告诉他,演完戏才跟他说,所以谢幕他没参加,演完戏他直接就走了。
很残酷,但必须面对。像熬十天大夜、拍戏受伤、往零下三十度的水里跳,那都没什么可抱怨的。
“拍电影电视剧,首先不能跟话剧时间冲突”
每经影视:现在您火了,来找您拍影视剧的一定更多了。
吴刚:其实影视剧的邀约一直不断。我之前参加了不少影视剧演出,今后还是会按我自己的路子来选择。
首先是剧本烂了我没法去,这不是砸我自己的牌子吗。现在好的剧本真的不太多。像《人民的名义》这种,你一看剧本就拍案叫绝的。
其次,话剧我一定会坚持做的,人艺是我供职的单位,未来也是一样。无论在外边拍多么了不起的电影或是电视剧,合同上一定要写好,剧院有演出的时候,这段时间一定腾出来。片方同意,我才签这个合同,不同意的话,我就不去了。因为这个时间,一定要交给北京人艺。
每经影视:喜欢话剧的年轻观众其实非常多。但您会不会觉得话剧的回报与付出不太对称?
吴刚:大家不一定都喜欢我,但戏剧是有一帮忠实观众的,而且年轻观众特别多。看戏剧有一个好处,可以让生活更深刻,这是很重要的。
人艺培养了一批好演员和戏剧爱好者,这一点功不可没。至于你说回报,我理解的是,话剧的接触面毕竟没有电视剧广,我们剧院一场戏就1100个座位,你演十场,演一年,也比不上网络上全国同看,这覆盖面有多大。
我有时候看英国皇家戏院,他们把有的戏拍成舞台电影,拍得非常好,卷福演的,在我们剧院也放过这个片子,舞台的声光特别棒。将来我们的话剧电影要是能拍出那样的效果,那话剧的观众面就广了,全世界都可以看了。
凭借着一副好嗓子,吴刚当年差点儿去了广播电台当播音员,但由于对表演的热爱,吴刚在收到电台和北京人艺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人艺。
“择一事终一生,爱一人到白头”。用这句话来形容吴刚的事业与爱情,是恰当的。吴刚考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培训班,从此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吴刚也结识了人艺同学,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岳秀清。
其实像吴刚这样功力深厚的演员,在《人民的名义》中是大多数。40个演员,几乎全是科班出身,而且大部分是话剧院的台柱子。
对这些把演员这个职业看得很重的话剧演员们来说,做足功课是基本素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生在世,各行各业想做好都不容易,演员吃下去的苦同样如此。至于修身、修德,亦是一个将表演艺术作为一生追求的职业演员的必修课。
在吴刚看来,主旋律影视剧其实应该叫“主流剧”。既传递正能量和真挚的情感,又讲了一个好故事,美国大片其实大多如此。但这样的主流剧在中国还未成主流。
而与话剧舞台的坚守相比,热钱涌入的影视圈诱惑无穷。对于未来,吴刚又如何取舍?
(编辑:毕凤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