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7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筷玩思维
崛起的沙漠之城专攻大数据
贝尔谢巴位于内盖夫沙漠腹地。据《圣经》记载,四千多年前,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始祖亚伯拉罕曾在这里定居。对于以色列而言,发展内盖夫地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内盖夫沙漠占以色列国土面积的60%,自然条件颇为恶劣,据称此前一直是以色列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所在地。从建国之初起,以色列政府就不遗余力地在土地、贷款、减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以色列首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曾信誓旦旦地说,以色列的未来在内盖夫。如今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贝尔谢巴成为世界500强公司争相驻扎的科技之都。
“在未来5到10年内,贝尔谢巴将成为以色列最大的科技中心之一,与特拉维夫和海法比肩。尽管现在还相对比较小,但发展速度惊人,并且方向非常专注。高科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们专攻大数据,应用在健康医疗、媒体和网络安全上。”Netta Cohe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在他看来,贝尔谢巴的飞跃发展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动力是以色列政府正在执行的一项宏大计划——于2022年前将以色列国防军的情报、信息通讯技术等部门的大部分基地由中部转移至南部内盖夫地区。
打造优质资源、发展教育、修建新的医院以及更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是聚拢人气的另一大因素。“这些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下。”Netta Cohen说。
这个沙漠深处崛起的科技之城,也诠释了犹太人的开拓精神。过去15年间,来自60多个国家数以万计的移民和年轻的退伍军人、夫妻选择在贝尔谢巴安居,使该市人口翻了一番,达到二十多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年龄在35岁以下。
本·古里安大学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学校成立于1969年,以戴维·本·古里安的名字命名,尽管建校时间不长,却已跻身全球顶尖科技大学之列。它开设了以色列第一个网络安全硕士项目,成为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摇篮。
据了解,本·古里安大学目前在校学生约2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攻读计算机科学、工程和自然科学。2014年,以色列国家网络局、贝尔谢巴市与本·古里安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建网络安全研究中心,该中心包括网络攻击模拟实验室、恶意软件分析实验室、移动安全实验室等。
研发三角带迅速聚集大量跨国公司
如今,在本·古里安大学方圆一英里的范围内,正崛起一个强大的研发三角带: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ATP和索罗卡医疗中心。
“古里安大学始终以促进内盖夫地区发展为使命,不仅仅是做学术而已。”Netta Cohen说。
这也是ATP成立的初衷。Netta Cohen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5年前本·古里安大学校长就希望能够建造一个高科技园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然而十年间由于多种原因未能成行,直到四年前这个设想才得以落地。
ATP由贝尔谢巴政府、本·古里安大学和美国KUD公司以“PPP模式”共同开发,为入园的科研公司提供了税收、租金减免等优惠政策。园区旁边就是以色列国防军正在打造的一座200万平方英尺的高科技电信研发中心,预示着未来更多的合作机会。
园区短期内就聚集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IBM和PayPal等25家跨国网络安全公司,以及一大批初创企业、产业孵化器和加速器、风投基金。
2016年,ATP孵化出了第一个成果,成立仅两年的CyActive公司被PAYPAL以6000万美元收购。CyActive是风投基金JVP在ATP建立的网络安全加速器项目的首批入选公司之一。从JVP投资进入到退出,不到16个月投资增值数十倍。
“目前园区内还没有中国企业,但我非常乐观,相信将来一定会有。JVP投资了很多网络安全公司,而JVP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很多,这会是一个契机。”Roni Zehavi说。
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和一个巨大的市场。未来数年内科技将定义人们的生活,而网络安全关系着物联网、医疗健康、自动驾驶的方方面面,这也意味着安全解决方案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都不可或缺。
“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令我非常震撼,中以之间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我期待中国资本和公司能来这里设研发中心或投资项目,来享受世界一流的研发、创新资源,并将先进的网络技术与解决方案带回中国。”Roni Zehavi说。 (编辑: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