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浩博
编者按
从11月17日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系列专题“高成长企业论——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瞪羚’样本”,计划连续推出十期。该系列报道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策划执行。
该系列报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成长企业,我们试图通过深入的一线采访和实地调研,呈现活跃在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的“瞪羚”企业的群体故事,挖掘大湾区创业者们对各自所在产业的探索、发现和努力,也试图呈现他们的奋斗、选择和思考。
第5期报道,让我们聚焦海洋工程行业。“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但经略海洋,首先得有海洋工程装备。这种动辄上千吨上万吨的庞然大物,目前几乎多是欧美玩家。目前国内参与者也多是央企,精铟这样的民营企业并不太多。巨头林立,精铟能蹚出一条自己的路吗?
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属材料专家。
曾供职于广州文冲船厂,具有33年船厂生产管理经验,曾获得佛山市南海区大城工匠、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创立精铟海工以来,组建技术研发团队,专注海工装备的设计与研发工作。拥有发明专利6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带领团队研发的升降系统、锁紧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放弃国企厂长铁饭碗,38岁选择下海创业,这些在外人看来并不理智的选择,源自于精铟海工创始人李光远对于海洋的情节。“理工科”出身的他对技术创新异常执着,这也给精铟海工染上了“专注研发”的底色。
近日,瞪羚报道组走进精铟海工,对话精铟海工创始人、董事长李光远。在他看来,作为民营企业,精铟海工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够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正是由于对于技术创新的坚持。
“我们并不具有弯道超车的能力,但我们会专注在这里,十年赶不上那就二十年,只要老老实实做事,总会有收获的。”李光远说道。
李光远
《南方财经》:目前精铟在整个行业中处于什么角色和定位?对比振华、中集等行业龙头,精铟如何把握定位,发挥自己价值?
李光远:目前,国内最终用户还是倾向于有欧美顶级品牌零部件的配置,但我们也有全部国产零部件的配置备份。作为纯民企,精铟资源有限,只能做小而精,目前还没有能力做大而美,因此,精铟基于自身的底层技术,通过“点”的创新来形成新的应用提升。
《南方财经》: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是精铟能够在海工装备产业取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在科技创新方面,精铟有哪些经验与心得?
李光远:精铟团队如果说有长处的话,可能是善于跨界寻找思路和方法,有时候当在行业内苦苦思索而不得的时候,和其他行业专家交流讨论,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多技术由于行业的天然隔绝而没有做到跨界应用,但其实无论是思路还是技术方法,往往在其他行业同样可以很好的应用,要善于借鉴和学习。
《南方财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状况如何?您对产业未来发展有哪些预期?
李光远:我国海洋工程起步晚,在国际上属于第三梯队水平,但是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具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背靠这样庞大的市场和国内大循环需求,对整个行业发展是巨大支撑。未来,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国产化替代和局部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可期的,但是需要耐心,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大量点滴的努力,精铟愿意做点滴努力的一分子。
《南方财经》:如何度过“死亡谷”是每个创业企业需要面对的,精铟是如何度过最困难的阶段的?您认为能够支撑企业度过“死亡谷”的关键原因有哪些?
李光远:我们仍然不认为精铟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企业发展总是伴随着危机,但是危与机是互相缠绕的辩证关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一家小企业,首要问题是生存问题,如何活下去,仍旧是精铟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里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面对生死存亡问题,企业只能尽量多想一步,多看一眼,通过基于基本底层技术的拓展性研发来提前布局未来可能的市场。
《南方财经》:目前,传统制造业往往面临人才流失,融资困难、市场竞争等问题,目前精铟或者海洋装备制造企业是否面临类似问题?您认为政府、企业、机构还能通过哪些方式共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李光远:这些是行业共性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问题精铟都曾遇到或者正在经历。从企业角度,如何通过自身的战略和资源配置来做大做强,进而吸引资源关注和引入是很关键的;对于资源方,要把平台做得更加接地气,在政策出台前多倾听,多调研,有针对性地来匹配资源,这样是完全可以达到双赢的。
《南方财经》:这两年,精铟海工营收与利润率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主要是什么原因?目前公司经营资金情况如何?
李光远:精铟非常清楚这样的增长是基于国内市场以及行业的巨量增长形成的,并非是企业做得有多好,而是处于所谓风口。因为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研发本身又是九死一生,所以资金一直是精铟的短板。
《南方财经》:近期,精铟海工入选佛山首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企业,这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有什么作用?未来精铟在投融资领域有什么规划?
李光远:大部分研发型企业采取轻资产运营的模式,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是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但这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很难评估定价,因此无法通过单纯的无形资产帮助企业进行融资活动。此外,ABS是一个金融创新,匹配了精铟这类企业的特性和融资需求,除了ABS,精铟还计划通过股权融资来匹配后续发展的资金。
相关阅读:
投资者说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潜力巨大,企业发展才能支撑国家战略
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