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系列社论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保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定力,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升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经济增速创下新世纪以来最低值。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支撑条件深刻变化,中国经济走到转轨关口,是继续走老路,还是主动改变发展方式成为一个战略抉择。
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以GDP论英雄”,“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他进而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全面阐述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征趋势,高瞻远瞩地认清现状,表现出了超高的战略定力。
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走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药方。这种新发展理念指导的新发展方式有别于传统的西方模式,在带领中国摆脱粗放、低效、低质量、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同时,还承担缩小地区差异与贫富差距的目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创新被提升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与产业链供应链的自立自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取得领先优势;总书记谋定长江、黄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建设雄安新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培育新动力源,重构中国经济空间布局;总书记将生态文明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推动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目前正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奋斗;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开放的大门却越开越大,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自贸试验区与自贸港,全面推广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入RCEP,设立进博会,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总书记还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牢牢确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提高供给质量,重构中国经济结构体系成为改革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了重大理论突破,为深层次改革破冰提供了可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等等,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实现改革目标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体制机制的保障。
党的十九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向纵深演进,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变化,2020年4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客观经济规律,作出重大决策,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供给侧的自立自强,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罕见的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领航中国超级经济巨轮成功转向高质量发展新航道,应对世界百年变局,化解国内各种风险与挑战,构建新发展格局,奋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