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50周年 中美将组队出战世乒赛 乒乓球能否为中美关系再续佳话?
美国的休斯敦市再度见证了中美体育交流的历史。
2002年,姚明从休斯敦开启了他的NBA职业生涯,书写了中美篮球的新篇章。2021年,休斯敦见证了乒乓球的新历史。当地时间11月21日,国际乒联宣布,中美选手将跨国配对出战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混双比赛,再续50年前“乒乓外交”的佳话。
多位学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乒乓外交”对中美关系将起到促进作用,但效果还要拭目以待。如今的中美关系,应该在不忘初心、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在气候变化、经贸、抗疫、反恐等问题上展开合作。
中美乒乓再续前缘
今年是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在休斯敦世乒赛开赛前夕,一场由国际乒联举办的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的晚宴举行。在晚宴上,国际乒联宣布,中国选手林高远与美国选手张安、美国选手卡纳克·贾阿与中国选手王曼昱将携手参加休斯敦世乒赛混双比赛。
国际乒联负责世界锦标赛的副主席Khalil Al-Mohannadi表示,“我完全支持这一倡议,我为国际乒联能够为这两对中美组合提供平台而感到自豪。这是体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休斯敦将成为第一个举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城市,而我们的项目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希望每个人都在休斯敦度过美好的时光。”
据悉,此前中国乒乓球协会(CTTA)联合美国乒乓球协会(USTTA)向国际乒联提交了允许中美混双配对参赛的申请。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召开会议并批准了该请求。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理事会主席、CTTA主席刘国梁表示:“几天之前,当中国队抵达休斯敦时,我看到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国际乒联、美国乒协、休斯敦体育局在组织赛事方面的努力,备受感动。”
刘国梁强调:“我期待林高远和张安、卡纳克和王曼昱,能够在这次合作当中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不仅有机会在混双奖杯——赫·杜塞克杯上刻下他们的名字,同时也能够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为乒乓球在全世界的推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USATT首席执行官Virginia Sung评论称:“我们非常高兴中美两国运动员有机会在休斯敦进行混合双打比赛。50年前,中国乒乓球协会和美国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一次小小的交流被证明是具有持久意义的时刻。正如许多年前一样,体育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团结的力量,乒乓球再次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感谢国际乒联、美国乒协和休斯顿体育管理局在如此重要的时刻,继续乒乓球外交的努力。”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正如50年前一样,“乒乓外交”展现了中方对美方的持续性的善意。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中美乒乓球运动员携手参赛是一件好事,肯定能对中美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小球的大使命
50年之前,乒乓球为中美两国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
1971年,日本名古屋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为历史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美国队队员Glenn Cowan偶然坐上了中国队的大巴,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暄,并送他一块印有黄山图案的杭州织锦留作纪念。下车时Cowan手持织锦的情景被在场记者抓拍。第二天,Cowan也准备了一件印有和平标记和“Let It Be”字样的运动衫,专门在中国队的必经之路上等待庄则栋,回赠他并与他拥抱。这一幕也被镜头记录,一时间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友好的接触引起了世界的热议,也成为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契机。
这一接触后,美国乒乓球队向中方提出了访华的请求,最终毛泽东主席亲自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队访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其个人回忆录中这样记载:“4月7日,谁都没有料到出现一个突破,美国驻东京大使馆报告,在日本参加世界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接到了去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以及进行几场表演赛的邀请。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求得实现。我们立即接受邀请。”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队抵达中国,开始访华之旅。当年4月13日,一场中美乒乓球友谊赛在首都体育馆拉开序幕。为了令比赛更为激烈,中方特地安排中美混合配对双打,拉近两队的水平。与此同时,为向美国政府传递信息,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这些美国客人,并称赞美国乒乓球队应邀来访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周恩来充满信心地说:“我请你们回去把中国人民的问候转告给美国人民。中美两国人民过去往来是很频繁的,以后中断了一个很长的时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他断言:“中美关系,打开了新的一页。”
美国乒乓球代表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访问北京的美国代表团。这一事件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外交突破之一,在重建中美关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美国乒乓球代表队访华3个月之后,时任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的基辛格于1971年4月秘密访华,尼克松则于1972年2月正式访问中国。中美关系至此走向正常化,“小球转动大球”的佳话也就此名扬世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乒乓外交”。
从1971年至今,中美两国在乒乓球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2015年香港青少年公开赛的跨国团体赛中,中国选手徐瑛彬与美国选手Victor Liu搭档参赛,并在团体决赛中以3-1战胜中国台北队。2019年中国乒乓球队应美国奥委会、美国乒乓球协会共同邀请,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率奥运冠军马龙、丁宁、许昕、刘诗雯等国乒众将及教练团队飞越太平洋,同美国国家乒乓球队进行为期20天的共同训练。此前,张安也曾受邀跟随中国国家队训练,并参加中国乒超联赛。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外孙克里斯托弗·尼克松·考克斯认为,乒乓外交是促进国家间交流的典范。50年前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给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乒乓外交”是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群交流和团结的典范。
事实上,乒乓球的“外交使命”远不止于中美两国。近年来,中国乒协屡次促成跨国配对,让全球各国的乒乓球员们跨越地区和语言的障碍,携手站上世界乒乓球最高的舞台,享受球迷的支持与欢呼。2015年苏州世乒赛,中国选手许昕与韩国选手梁夏银夺得混双金牌,中国选手马龙与德国选手波尔携手参加男双的争夺。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中国选手方博搭档德国女单选手索尔佳获得混双季军,实现了德国女子乒乓球队的一大突破。
如今,中美两国的选手再度携手,为世乒赛混双冠军而战,期待为中美两国的关系贡献“乒乓力量”。
刘国梁强调,“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50年前两国领导人开启中美友谊基础上,通过体育赛事、体育活动和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两国关系。因此,中国乒协与美国乒协共同向国际乒联提议,让中美两国运动员组队参加混合双打比赛。这样,作为朋友的两国运动员就可以在比赛中并肩作战,让两国的乒乓爱好者为他们加油,在新时代开启乒乓外交的新篇章。”
中美关系的初心
毫无疑问,小小的乒乓球见证了中美关系50年的发展。如今,“乒乓外交”再度承担起加强中美两国人民交流的重任。
吕祥对记者指出,这次的“乒乓外交”与1971年的“乒乓外交”完全不同。当时的中美毫无往来,美国乒乓球代表队的来访是一种“破冰式”的交往。“小球撬动大球带动了一场大型的外交活动。”如今,中美两国高度交织。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美国对中国、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存有疑虑。“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交流表明中美关系还是有底线的。这是蛮有趣的事情。”
周世俭也对记者强调,如今“乒乓外交”不像以前那么简单。1971年,当时美国尼克松政府一心一意想与中国改善关系,进而达到“联华抗苏”的目的。基于此,在中美两国官方尚未建立关系的情况下,乒乓球的交流恰逢其时,为两国关系“破冰”奠定基础。今时不同往日,美国拜登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因此想要缓和中美关系。
考克斯认为,“乒乓外交”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认知、交流。无论大家文化背景有多不同,但只要经过“破冰”,人们就能进一步合作交流。这是最好的向前看的态度,也通过合作建立稳固的基础。
50年来,尽管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但中国乒乓球人始终记得外交的使命。吕祥指出,“我觉得‘乒乓外交’践行了不忘初心的承诺。今天我们持续用乒乓来做一个表态,而且美方也接受。这说明对初心仍有历史的延续。尼克松也曾提到,虽然中美两国体制不同,但绝对不要陷入敌对状态。这也是中美关系的初心。”
对于中美关系而言,初心就是寻找共识、强化共识、互相尊重。考克斯强调,尽管如今两国关系面临诸多挑战,但希望双方能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彼此共同关切的问题,强化共识,共同努力解决分歧。两国友好合作对全世界有益。
吕祥向记者回忆称,当年尼克松访华之前曾表示,中美两国的关系不应该被太平洋隔开,应该寻找“common ground(共同点)”。“尽管目前存在分歧,但中美双方应该重建一个共同点。”
考克斯指出,通过对话和互动,我们可以找到跨越不同分歧的方式。即使不能在所有问题上意见一致,至少能以诚恳的态度理解分歧、搁置分歧、强化共识,找到新的共识,为了更好的未来共同努力,不断找到更多的共同点。
周世俭指出,经贸仍至关重要。过去中美经贸是压舱石,如今还希望经贸对中美关系触底反弹时起到“破冰”的作用。
今年中美经贸势头增长强劲。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介绍,2021年1月-10月,双边贸易额增速较快,同比增长23.4%,其中,自美进口增长28.9%,对美出口增长21.8%。
除了经贸之外,周世俭认为,中美在五大领域可以合作: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反恐、共同抗疫、人文交流。他强调,“长期内中美之间将是又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需要做两手准备。”
吕祥也认为,中国要对不确定性做好准备。如今的美国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美国不一样,整个美国社会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中方一方面要充分表达释放善意,另一方面也要对各种不确定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吕祥强调,竞争是竞争,但是不能让竞争来定义中美双边关系,而是必须以相互尊重作为中美关系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