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12:33:18 见习记者季媛媛
最近,不论是跨国药企还是本土创新药企,各有各的“热闹”。
先是百时美施贵宝、GSK相继传来被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消息,接着又传来GSK宣布将拆分消费者保健业务,将自己所持股份的至少80%出让,赛诺菲宣布剥离在欧洲销售的16种消费者医疗保健产品资产。跨国巨头相继忙着“瘦身”,优化在华市场布局。
与跨国药企的境遇不同,本土创新药企这边却好消息不断,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身为本土创新药企龙头,百济神州宣布科创板IPO审核过会,将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与上交所三地上市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而今日,和黄医药将登陆港交所正式开启港股、纳斯达克、伦敦三地上市模式,据悉后续和黄医药还计划在A股科创板IPO。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对此,有业内人士研判认为:跨国药企在华布局似乎陷入了瓶颈期。未来十年,最好的医疗健康产业机会在中国,中国本土创新生物医药将迎来发展新机遇,进入爆发式增长,或将诞生世界级的创新疗法与生物医药公司,与美国并行,成为全球大健康行业创新双引擎。
近5年来,中国生物制药产业驶入高速成长通道,中国研发创新氛围逐渐形成,开始诞生出一批对全球医药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本土创新企业。
从新药获批的速度就可见一斑,过去创新药获批基本是跨国药企主导,而这样的时代俨然已成过去式。仅2021年上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就批准了包括复星凯特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百济神州申报的1类创新药帕米帕利胶囊、荣昌生物制药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泽璟生物制药申报的1类创新药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等在内的多款创新疗法上市,其中截至6月28日,国内获批国产1类新药有21款,而根据《2020年度药品评审报告》,去年同期获批国产1类新药仅4款。
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CDE)完成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各类注册申请审评审批共11582件,较2019年增长32.67%。其中,完成需技术审评的注册申请8606件,较2019年增长26.24%;完成直接行政审批的注册申请2972件。此外,药审中心实现了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各类注册申请按时限审评审批率达94.48%,创历史新高。
谈及中国创新药市场变化的缘由时,君实生物首席执行官李宁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也已经有四五年时间,在此期间,我国加入了国际组织ICH,为国内医药企业走向国际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此外,疫情之后,全球对中国医药行业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给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契机,不少中国创新药企、高质量产品、高精尖技术能够脱颖而出。”
“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有利推动下,国内创新研发上市形势一片大好。可以预判,在今后3~5年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会受到国际瞩目,并且有机会进入全球前50强的行列。我们也希望公司能够至少有3-5个1类的创新药面世,并且登上国际舞台。”李宁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除了市场环境带来的获益,医药行业是受政策影响的一个行业,自从“4+7”带量采购及44号文发布后,我国开启了医药创新向世界接轨的大幕。而随着审评审批环境不断改善,与创新药企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形成反差,近年来,跨国药企“瘦身”加速。
近五年来,辉瑞、礼来、罗氏、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纷纷开始剥离成熟产品,转让给中国企业。例如,与礼来、罗氏等合作的亿腾医药,与阿斯利康合作的康哲医药都成了跨国药企的“接盘侠”。此外,很多身居高位的领导层在进入2018年以来,频频离职寻求外部发展机会,选择加入创新药企开启新的人生。如此操作从另一方面说明,跨国药企在华发展进入瓶颈亟待破局,本土创新药企正在崛起,吸引着更多医药圈的高级管理人才加入。
正如此前离开辉瑞加入百济神州的吴晓滨博士所言,中国在创新领域各种条件已经开始成熟,立足于中国的创新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无论是人才、资本、政策还是市场需求,都在预示着,中国的创新研发正在步入收获期。
目前,中国药监政策改革对于鼓励创新,鼓励国产升级的深化,高层次海归、本土科学家的聚集崛起,以及资本市场政策的完善,生物医药领域迎来蓬勃发展,关注该领域的企业家也越来越多,也让医药行业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但是,中国创新医药企业如何走好发展之路也成为一大关键。毕竟,与跨国药企拥有成熟的研发经验及充足的研发资金不同,本土药企在面对动辄年过百亿美金的研发投入,以及临床研发背后不可预估的投资风险时还需做到小心谨慎,走好每一步。
特别是在2010年之前,国内更多以原料药、仿制药为主,这类药品投入精力、费用都相对较少。而2010年-2017年,Me-Too、Me-Better的产品开始占据市场。近两年,First in class & Best in class的产品更是成为各大药企关注的焦点。无论Me-Too、Me-Better,First in class & Best in class都比仿制药投入的成本要高,而创新自研的产品更需要本土创新药企选准赛道再进行后续布局。
天境生物创始人臧敬五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中国创新药企正在聚焦First in class & Best in class产品的研发,并开始逐步走入收获期,不过在此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研发风险,如果走好这条路也极为关键。从天镜生物自身的角度来看,‘自主研发+License-in’的双轮驱动模式可以成为很多中国创新药企选择的道路。”
根据医药行业标准,判断一家创新药企有没有前景有5个标准:管线差异化,产品矩阵(一个主力品种带动多适应症、联合用药场景),自研水平,BD能力,商业化输出。有了产品管线、商业化能力的支撑,研发能力成为最重要一环,不容忽视。
由于新药从研发到上市是一个费钱费力费时又风险很大的过程,近年来,License-in模式成为很多中国创新药企一开始选择的道路。有业内人士曾经直言:在资本的加持下,该模式可以帮助创新药企形成一套资金+人脉+项目资源+药企的“成熟”组合,并借港股、科创板等市场优惠政策迅速IPO。
在License-in模式下也涌现出众多优秀案例。例如,再鼎医药用“投资逻辑”做研发,将“License-in”带来的利润反哺自主新药研发,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百济神州获得Mirati Therapeutics公司sitravatinib在亚洲(日本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授权,以此拓展产品线惠及更多患者;基石药业与Blueprint公司达成合作,获得阿伐替尼、普拉替尼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开发与商业化权利。
“在引进国外前沿产品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权衡,选择的产品要符合公司战略定位,可以帮助到现有管线。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公司打通整个产业链,使得公司能够快速地走到下面一个台阶。”臧敬五博士介绍,目前,天镜生物通过License-in的模式引进了5款产品,分别聚焦在血液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实体瘤这些疾病领域。
在药品主战场,随着原研药专利期不断到期,跨国药企正在失去“最后一块利润高地”,传统营销模式面临瓦解;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之下,真正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创新药企业逐步登上国际舞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让降价后的新药好药以更快的速度惠及患者……当下,跨国药企只有选择合适的道路,才能打破眼前的瓶颈。
在诸多政策的倒逼下,也正在激发跨国药企加强与本土创新药企的合作热情,实现本土化的战略部署。例如,近年来,礼来先后与和黄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合作,共同进行创新疗法的研发及商业化;辉瑞斥巨资与基石药业的合作,商业化PD-L1单抗舒格利单抗;拜耳以44.8亿元总额(3亿首付款+41.8亿里程碑付款)与华领医药签署合作,帮助华领医药在研糖尿病新药dorazgliatin进行研发、市场营销及推广方面支持;罗氏制药更是向国内药企广发“英雄帖”,启动消化道肿瘤免疫联合治疗合作专项计划,用于支持中国创新型企业合作研发针对消化道肿瘤的新疗法。
在当下急剧变化的中国市场上,本土化成为全新命题,外资企业一定要寻求一条最适合自身的道路,更好地完成中国市场的“内嵌”。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最近在某论坛发表演讲时公开表示,“跨国企业下一步一定要从本土化转变为全面的国产化。”张轶昊认为,“真正的全面国产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全产业链从头到尾的问题。外企在中国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不仅是战略要转型,使命和文化也要转型,真正与中国共同高质量创新和发展。”
当跨国药企在布局本土化的同时,创新药企也没有闲着,纷纷宣布启动出海计划,走出“全球新”的战略。
臧敬五博士介绍:“近几年,中国药监政策发展较快,过去在外企要想在中国药监部门拿到一个审批要花好几年,现如今已经可以实现与FDA同步。为此,天镜生物考虑进行中美双报,倘若FDA较快实现审批,正好可以快速积累一部分的临床数可以与中国审评中心一起分享。 ”
“在政策加持下,中国本土要想与跨国药企竞争,还需走出海外,寻求更大的市场。这要求中国药企进行研发及商业化布局一定要用全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具备全球化的能力,这也成为考验中国药企未来能否与跨国药企抗衡的重要指标。”臧敬五博士在谈及创新药企如何走稳出海之路这一话题时强调。
在李宁博士看来,中国本土创新想要走出海外必须具备以下能力:一是,手握全球患者需要的高质量创新产品;二是,具备国际化的研发团队;三是,拥有强大的外部合作伙伴支持;四是,充分了解国家审评审批及医保政策;五是具备构建优质商业化模式的能力。
毫无疑问,通过产品线的开拓,全球化的布局,医药行业在双循环和加速创新下,整个中国医药行业系统运作在经历创变。无论是跨国药企的本土化,还是本土创新药企的“全球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医药行业在市场布局观念及商业发展模式都将进行全面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