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资讯通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首页 > 宏观 > 正文

南财对话|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税收征管改革的广东实践

2021-08-20 12:27:03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袁思杰,肖航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聚焦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会议提出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等。

税收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十四五”时期,要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同时提高税收征管效能。

近年来,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和税务执法的规范性、便捷性、精准性不断提升。为深入推进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税务监管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3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在此次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中,广东省强化数据赋能、坚持为民便民、拓展共治格局,释放改革效应,为全国税收征管改革贡献“广东经验”。

南方财经全媒体对话财税专家、广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于海峰,讲述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关切和期待,预测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大湾区发展的深远意义。C03E8898-1EB0-4C8F-A9A9-EF765710B3C5.png

南方财经: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从“合作”“合并”到“合成”,此次是我国税收征管的第三次改革,那此次改革与以往的两次改革有何区别?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可以这么讲,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税务局的深度合作,然后2018年我们国家开始实施国地税合并,那这两次都是近年来税收征管的重大改革,当然深度合作,为国地税合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我们国家推出的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意见,可以说是升级版的税收征管改革,也是我们这一次税收征管现代化的一次升级版,重点的话是突出税收征管的合成,或者简单的讲叫合成,合成的话就包括多元的税收征管要素的合成和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方便于纳税人的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的升级版。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基本特征的税收征管的再一次升级版的改革。

南方财经: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广东税务为全国改革大局闯关探路创新探索,您最期待的内容是哪一项?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 于海峰:广东的尝试集中体现在4个“精”。

第一个是精确执法,精确执法的话可能更多的是从税务部门执法的角度来提的,就是在运用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以数来治税的这个理念的基础之上,能够体现出税收执法的更加精确精准,所以这叫精确的执法,就是执法的准确性会更强,而且对数据的掌握更加充分。

第二个是精细服务,精细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对纳税人和缴费人的,更能够体现纳税人和缴费人的个性化的和共性化的需求。那么特别是,接下来对一对一的或者精准的个性化的服务,这个强调的就更多一点,这个对纳税人和缴费人来讲,那是最有意义和最有帮助的。

第三个是精准监管,监督和管理的话,我们比如说税收整个征管的过程当中,监督管理,包括其他部门对税收执法过程的监督管理,那么运用数字技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那么监管可能更加到位。那么这种监管的话,从我个人理解来讲,一方面对税务部门的要求就更高了。第二个方面的话,对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和缴费义务的监管就更加精准了,包括对第三方的监管来讲就更强了,或者更有效了。

第四个是精诚共治,税收的话关系到方方面面,多个部门,多个主体,所以需要形成全社会共治的一个局面。所以的话这次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度推进,也需要相关的部门,还有广大的纳税人积极的配合协调,形成一种全民多部门共治共享的一种格局。

这个非常关键。实际上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推进前面讲的精确的执法,精细的服务和精准的监督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上也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的过程当中,贡献咱们全国人民或者是多个部门全省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力量。就要形成税收征收管理的高效的命运共同体,最终达到我们再次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初心和使命。

南方财经: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此次改革将会发生带来哪些变化?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  于海峰:我觉得应该有根本性和革命性的变化,特别的话是这次改革的集成的效应,所谓集成,当然是对前期的税收征管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的深化,特别是在征收管理系统和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现代化的这些改革的推进上,更进了一步。

可以这么讲,更好地运用了比如说数字的资源和涉税的缴费的相关部门数据等等做集成和整合,然后提升税收征管的效率,方便于纳税人和缴费人,那么体现了我们国家我们党以人为本的初心和使命。

个人的获得感的话,我觉得第一个就是方便,第二个的话就是比如说通过系统内的数据和信息,然后更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比如说以个人所得税为例,整个的缴税包括汇算清缴,我觉得本人作为纳税人来讲是方便很多了,尤其包括个人的,比如说工资薪金收入的情况,劳务报酬收入的情况,以及其他的比如说所得的项目,有可能每个人掌握的并不是那么完整和准确,但是通过大数据的系统平台,自己都能够查询得到。比如说对自然人个人来讲,就避免了比如说会算不准确的这种税收风险。

当然,对税务部门对政府和国家来讲,能够更好的把依法治税落到精准的程度,做到应收尽收不该收的一分钱也不能够收,另外把国家的相关的税收优惠,或者是这个国家便民的,税收的政策和措施也能够落实到位。比如说该享受的税前扣除的,那么该扣除的它都能够在系统内扣除。当然这些的话都和我们现在的数字化的程度和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的技术有关系。那么我们数字化发展到这种程度,税收征管也更需要我们适应地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水平和程度。我觉得这次改革应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

南方财经:近年来税收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此次广东部署的系列举措中,“以数治税”理念贯穿税收征管全过程。您认为发挥数据生产要素创新引擎作用,对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具有怎么样的作用?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  于海峰:作用太重要了或太明显了,可能包括普通的老百姓,近些年来对数字化和数字资源的认知是越来越明显了。

而且广东的话这几年据我所知,在数字化的税收征管和以数治税方面做了很多探讨,包括区块链的发票,包括很多便民的数字化的税收服务的措施,就包括比如说税收机器人等等,实际上都在广泛地推广。

而且据我所知,税务部门也和华为、腾讯等一些数字化的企业合作,做了税务的实验室和税收征管方面的一些共建的探索。

当然的,数字化大大的方便了纳税人,也大大地提升了税收征管的效率,降低了税收征纳的成本。

这次征管改革突出以数治税,以数治税的话是运用现代化的,比如说数字技术、数字资源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的先进的方法、技术理念等等,在税收的征管当中广泛的应用起来。

对税务的数据处理,对纳税人的这个精准的税收服务,对征纳双方,然后在执法和履行纳税义务方面,我觉得都是大大的进步了。那体现的是什么呢,是税收征管更加现代化,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精准化,对依法治税,对税收的公平,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从今年开始,我们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专业、税收专业也进行了改造,我们专门成立了“智慧财会学院”,打造智能的财务专业、智能的会计专业、智能的审计专业,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智慧税务专业”,接下来,我相信我们的人才培养和税收征管改革会有更高的契合度,我们的毕业生在接下来的智慧的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过程当中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方财经:今年省两会将“协同治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税务部门也提出,要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您认为应如何实现?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 于海峰:共治这个关键词应用到税收征管这个领域当中,我觉得非常切合,本身税收征管,你看有征有管,那么它是涉及到广大纳税人千家万户,也涉及到多个部门行业都密切相关的一项工作。

那么税收征管强调共治,强调多部门的协同和多元数据的集成和处理,这个的话就是税收征管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

因为确确实实我们可以这么讲,税收不仅仅是税务部门的事情,不仅仅是纳税人单一个人和单个企业的信息的采集的问题,它涉及到全员的协同,涉及到相当于我们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样,那么所有的和税收有关的和税收征管密切相关的部门,需要协同需要共治。

所以这次改革的话呢讲到了四个“精”,是吧?讲到共治这块的话,叫精诚共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直观的讲税收的数据数字化,那么银行这是肯定是密切相关的,很多经济往来的数据,是通过银行体现出来的。那么当然我们的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也掌握了大量的涉税数据,我们纳税人本身也在提供很多相关的数据,当然我们要在数据的共享共治方面,为税收征管服务,为精准的税收征管服务,这很重要。

当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比如说也离不开纳税人的理解,相关部门的协同和配合。

216DE0E6-AE52-41DD-8131-987154626464.jpeg

策  划:周忠清    蒋琳珊

监  制:方晓茸    向秀芳

摄  像:袁思杰    肖   航

撰  稿:方晓茸

配  音:洪凯宁

制  作:袁思杰    肖   航

实习记者: 王  仪   张乔乔  吴映茹

                   古瑞浩澜     刘一同 

海报设计:袁思杰

编  辑:李  群

通讯员:翁汉豪    程晓霞

造型设计:王裕安    CICI

新 媒 体:丁青云   曾婷芳   赖  禧   丁海利

出     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