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济看广东丨广州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从“独木成林”到“聚木成森”
编者按:
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肩负着集聚创新资源、培育产业新势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一系列使命,是区域经济版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地擦亮产业金“制”招牌的必要手段。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近期,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策划推出“园区经济看广东”系列报道,深度调研广东各地代表性园区发展情况。本期,我们走访了广东首批省级特色产业园,华南地区产业集聚度最高、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汽车产业基地—广州花都(国际)汽车产业基地(简称“花都汽车城”)。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丁莉 记者黄浩博 广州报道
在位于广州北大门的花都,沿着花都车城大道驶过,一个现代化综合汽车城徐徐展开。
2000年,花都撤市设区,彼时,东风汽车公司合资组建的风神汽车公司,实现了京安云豹的收购和重组,奠定了花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2003年6月,“东风”与“日产”全面合作,在花都成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同年,广州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宣告成立。
自此,花都汽车产业的发展便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在不到20年间,这片48.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累计有超过1300万辆汽车从这里销往全国,创造了19000亿元产值和2400亿元的税收贡献。到2021年,花都汽车城年产值已经从最初的114亿元增加到1749亿元,实现15倍的跃升。
汽车产业的兴荣早已融入花都的发展脉络。如今,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已成为华南地区产业集聚度最高、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制造业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广州花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并获批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州花都汽车产业基地 供图:花都汽车管委会)
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汽车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园区通过完备产业链,培育资源型产业生态,从“独木成林”发展为“聚木成森”;从“大树底下好乘凉”转为“主动出击”,打破供应链壁垒,加快布局智能网联与新能源产业链,产业发展新动能活力迸发。
“纵向一张网,横向一盘棋”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汽车城都有一个世界有名的汽车主机厂,花都汽车的发展则离不开东风日产。
2008年,东风日产第100万辆汽车下线,迈进中国乘用车第一阵营。纵观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历程,累计生产100万辆上海大众用了14年,一汽大众用了12年,上海通用则用了8年,而东风日产仅仅用了5年零3个月。
东风日产产销量节节攀升,让不少企业怀揣“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慕名而来。在龙头企业的强磁场作用下,当初仅有一两家配套厂的西城开发区,业已摇身一变为坐拥数百家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的花都汽车城。
目前,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内注册企业已达268家。其中,规模以上配套企业148家,世界500强关联企业31家。
伴随着汽车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一条完备的产业链日渐成型。
以东风日产为核心,汽车城大力招引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汽车电子、大型冲压等配套企业。这些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后,又吸引了相关企业入驻,最终通过“滚雪球”式的产业融合,形成了互为市场的汽车产业链。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全国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强化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成为政府部门和车企都在思考的重要议题。
今年,《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实施方案》《广州市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若干措施》等文件相继发布,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广州汽车产业的重点任务。
为应对可能的风险,全产业链布局越来越成为园区发展的趋势。
据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花都汽车城积极布局近地化配套,实施精准招商,目前已组建产业链近地化工作专班,聚焦关键部件、紧缺材料,梳理导入培育梯次,并探索建设供应链共享仓,加强汽车零部件储备。
今年上半年,汽车城新促成9家零部件企业签订《汽车零部件强链补链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约54.55亿元。
作为“链主”企业的东风日产也在积极推进供应商近地化,着力构建超百万级别的柔性供应链体系。东风日产制造总部总部长杨耀辉表示,“搭建强防御力的供应链体系需要从全价值链上统筹考虑,并囊括政企多元角色。”
与此同时,汽车产业链壁垒正在被打破,配套企业的思维已经从“大树底下好乘凉”转向“主动拓展朋友圈”,一家零部件企业同时服务多家整车企业的“一对多”模式正成为产业常态。
以花都汽车城内企业联友科技为例,除服务东风日产外,联友科技还与50多家整车企业、数千家零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联友科技总经理胡永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汽车产业链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缺少任何一个零部件,整车就无法交付。随着汽车产业生态逐渐开放,产业链分工越来越细,零部件企业“一对多”的合作模式成为必然。
“目前,花都汽车产业已形成‘纵向一张网,横向一盘棋’的发展格局。”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前者是指梯次配置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支撑网络,在服务东风日产之余,与大众、日产、本田、丰田、现代、标志等大型车企建立了稳固的配套供应关系;后者则是指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物流、产业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全链条产业基地。
“企业只管生产,其他交给政府”
中国每10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广州。
2021年,广州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超30%,汽车产量已连续三年居全国之首。作为广州第一支柱产业,汽车成为各区角逐焦点,黄埔、南沙等纷纷发力建设汽车城。
在强手如云的广州,花都其实算不上得天独厚。对比来看,花都与主城区相隔较远,目前交通生活配套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如此,作为广州汽车第一区,花都汽车城率先实现工业总产值破千亿元,汽车产业产值占广州全市比重长期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
竞争激烈,花都如何保持领先?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分析,“花都政策制定向汽车产业倾斜,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全方面围绕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让企业可以心无旁骛谋生产,其余事项交给政府打理。”
近年来,花都在全市首创印章“极速达”模式,并首推“拍地即拿证”机制。“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承诺审批”“信用审批”“零证明事项”等多项改革也推动企业办事流程不断“做减法”。
面对新落户企业用地审批滞缓的问题,花都汽车城也采取了创新举措,在协调统筹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由国企代为开发土地,并面向企业租赁厂房。
在促进产学研对接方面,花都汽车城借助区内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等高校,以及东风日产企业大学和中国南方(花都)汽车人才市场等平台,建立“汽车工程师”培训、资质认证基地,提供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产业基地拥有研发创新支撑机构共37家,其中国际化跨国研发机构1家,省、市、区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2家,广州市研究机构共24家。
生活配套设施是园区人才能否安居乐业的关键。如今,区内的东风体育馆、康体公园等已投入使用,东风实验小学、飞鹅岭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加速落地。2021年,花都推出“智汇花都十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子女入学等支持,重大招商项目的骨干人才还可享受配套人才房优惠。今年以来,花都已为24名招商型人才以市价七折配售了人才房,累计让利总额1604万元。
“花都走的是一条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道路。学校、住宅小区、文体设施等源源不断地填充进来,不仅使园区环境优美、生态健康,也更好地促进了汽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抢占智车新赛道”
伴随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汽车产业发展新浪潮,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面临深度融合变革,花都汽车城再次站上新的发展路口。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升级是对汽车产业的又一次洗牌,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也将面临重构。” 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花都汽车产业部分零部件企业主要为传统零部件制造业,从整体来说,在新能源“三电”系统、芯片、激光雷达等高端、核心项目比较缺乏的。
面对新挑战,花都汽车城以发展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
今年6月,广州市政府、花都区政府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东风日产20万辆年产能的新能源车制造项目正式启动,未来将在新能源车研发制造、电池回收再利用及自主品牌研发等领域继续深化合作。
同时,花都新规划1017亩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园区,聚焦新能源“三电”零部件产业,大力引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充电设备、汽车软件等生产智造、研发孵化项目。
据介绍,花都区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也在加快推进,目前正制定花都区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及特殊运营场景混行试点等方案,力争到2025年投放2500台自动驾驶运营车辆,推动实现花都区全域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示范运营。
“花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是推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促进花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人才、资源集聚的重大产业平台项目。”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建成后将成为集测试、检测与认证于一体的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人才、资源的集聚,目前,正抓紧推进项目用地、规划调整以及工程前期工作。
“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等领域,目前的供应商布局尚未形成集群效应,对于花都、乃至广州来说仍存在较大机会。”杨耀辉建议,花都汽车城可适当加大对电子电控领域、行驶系统等零部件重点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在用地、财政补贴等方面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同时加强政企联动,培育小微企业,提升本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下一步,花都汽车城将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生产相结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东风日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链主地位和作用,加快引进培育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三电”核心部件企业。同时利用现有的联友科技智连、禾多科技企业的行业资源,加快布局智能网联与新能源产业链,进一步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