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创业板指---
  • 沪深300---
  • 中证500---
  • 科创50---
首页 > 证券 > 正文

专访嘉实基金ESG研究部负责人韩晓燕:资本关注低碳转型资金需求,期待环境信披标准落地执行

2022-12-07 20:17: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德尚玉,崔净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崔净萌北京报道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推出,ESG逐步成为资本市场服务我国“双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相关监管制度也在加速推出。今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ESG领域工作,成立科技创新局、社会责任局,要求国企对ESG信息进行披露。

据研究估算,从2021到2050年,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需求总额将达487万亿元,年均投入超16万亿元,其中约90%的资金需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而资本市场各参与方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以绿色低碳产业为代表的ESG投资机会将成为资本市场新的增长机会,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各领域的低碳转型将带来无数新的经济增长点,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潜力。

过去两年,资管行业在开展本土ESG投资实践、发行ESG资管产品等方面显著提速。近日,嘉实基金ESG研究部负责人韩晓燕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介绍,2020年9月碳中和承诺出台后,嘉实基金迅速成立跨部门的碳中和产业研究组,将气候变化作为中长期议题进行持续研究。今年以来,嘉实基金陆续发布了绿电ETF、新能源汽车ETF等新能源、低碳相关的基金,形成了新能源产业链基金的全面布局。

(嘉实基金ESG研究部负责人韩晓燕)

“新能源行业是毋庸置疑的比较绿色低碳的行业。未来需要转型的传统性、高耗能、高碳排的行业,反而是更需要资金的,而且规模、体量会更大,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韩晓燕坦言,基金公司在构建策略,测算资产是否符合低碳标准时遇到障碍。期待国家监管部门尽快制定出台低碳转型项目、工艺流程等相关标准,基金公司才能基于一致性的数据体系和评估标准,去开发出不同符合绿色和低碳转型的策略类型,在基金产品层面才能有明确的界定。

ESG投资与传统投资区别

《21世纪》:如何理解ESG投资的概念?

 韩晓燕:可持续投资是ESG投资和传统投资很大的区别之一,它是将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相关的、传统上认为是非财务的因素,全面系统地纳入整个投资决策流程的一种投资理念和方式。在投资筛选和决策的过程中,它不只是关注一家企业的盈利性,还考虑企业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外部效应,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的投资价值观。因此,ESG投资可以看做是对传统投资理念的升华和完善。

《21世纪》:ESG投资跟传统的投资概念有什么不同?

 韩晓燕:可持续投资是一个比ESG更大的理念,它是一个融合了定量、定性因素的大体系,涵盖了对企业财务有传导效应的重点ESG因素的考量,也同时对企业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外部性进行考量。受托责任聚焦于与财务业绩相关的ESG因素,而可持续投资讲究“双重实质性”,不仅纳入了对财务业绩、投资收益有影响的因素,还纳入了企业对环境、社会产生的外部性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被财务业绩衡量或反映,但也是投资者或者资管公司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21世纪》:当前我国ESG投资在持仓白酒等行业引发了争议,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韩晓燕:这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即某些商业模式是否天然就不太ESG,比如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标准就认为赌博、烟草、白酒、武器等行业完全不ESG。但在国内,很多行业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消费者认为它们有存在的必要。

 首先,有些商业模式确实是很不ESG的,比如生化武器、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会对人民健康、安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对于白酒、煤炭这样的行业,在国际上也仍存在一定争议,不同市场也要经过本土化的考量后作出决策。这是对一个行业或者商业模式的筛选问题。

 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如果在资产所有者客户的投资原则和框架中,没有剔除有争议的行业,就应该将ESG融入投资决策,挑选ESG做的相对更加优秀的行业。这类行业中也有ESG相关行业标准和企业领先实践,比如白酒,在发酵等工艺流程中是否使用绿色或有机原材料,注重绿色和循环生产,如何保护周围的水源及生态多样性等等,对白酒制造商而言都是很核心的因素,可以帮助投资者区分可持续发展领先者和落后者。

碳数据披露是ESG投资核心

《21世纪》:碳金融的产品会在基金投资领域有更多良性的资产流向吗?

 韩晓燕:我认为这个趋势是肯定的。随着整个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更多行业纳入到整个交易体系里面之后,我们在基金投资和策略构建方面会有一些更创新的方式,投向的标的也会更加多样化。

目前来看,今年市场上发行了比较多低碳主题型的公募基金,但其实大多数持仓还集中在新能源、电力设备这样的行业。新能源行业是毋庸置疑的绿色低碳的行业。但是,未来需要转型的传统性、高耗能、高碳排的行业,反而是更需要资金的。我认为在未来,低碳转型相关的基金的规模、体量会更大,投向不会局限于已经相对绿色的行业。

目前我国没有形成关于低碳的统一标准,所以我们在构建策略、测算资产是否符合低碳标准时,遇到了一些障碍,因而在构建基金选择投向和投资范围时也比较局限。这当中,碳数据的披露是很核心的,比如有了碳数据才能判断标的层面,包括到组合、基金层面,是否符合转型标准或者碳中和的标准。

所以我们期待ESG领域发展方向是建立一套碳数据体系,而且这个数据体系的建立依据官方界定标准。期待国家监管部门尽快制定出台低碳转型项目、工艺流程等相关标准。之后我们才能基于一致性的数据体系和评估标准,去设定或者去开发出不同的策略类型,在基金产品层面也会有比较明确的界定。

《21世纪》:碳数据披露具体包括哪些数据?

韩晓燕:首先,企业气候变化相关的管理制度披露是重要的。因为这个主题下,气候变化相关的披露维度是非常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指标是最核心的,它是一个量化的数值。同时也要披露比如碳减排的目标、减排的措施,包括企业是否有做碳交易的情景分析、碳价对它的经营成本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相关的情景分析。海外广泛应用TCFD的披露和评估框架,会涉及企业的气候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措施和情景分析等核心披露内容。国内的披露部分在气候变化可以做得更多。有更多维的披露,评估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维的指标。

第二,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其实现在有很多ESG意识非常强的企业。同时国内也有国企、央企也在引领,所以其实我们希望在国企央企这边有一个先行之后,其他的民营企业逐步的也去提升披露。

 关于国企、央企的ESG披露,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和国企的估值很相关的,因为其实过去国企的ESG意识还是很好的,基于嘉实ESG研究和分析,A股国企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总体比同行业的民营上市公司的ESG要更好,特别是在S这部分。但是资本市场之前是没有给到溢价的,因为资本市场关注的就是看股东的利益的情况。但随着投资者或者资本市场把视角从股东利益扩展到其他利益相关方,国企在社会价值的正向溢出效应就应该给予溢价,那它的估值自然就会提升。

所以其实我们认为资本市场需要给国企的估值进行系统性的考量,我觉得ESG是一个很好的估值提升的驱动因素,未来其实资本市场可以关注这一块。

关于碳数据,我觉得未来领先的公募基金、基金公司需要去做一个投资组合的或者运营层面的碳的测算,基于测算来考虑公司层面如何制定一个与“双碳”目标相契合的自身的减排目标。

量化ESG投资风险以提升效益

《21世纪》:国内ESG投资聚焦在环境领域,如何有效规避环境相关的风险?机构如何评估和量化环境风险?

韩晓燕:我们认为从前期“十三五”开始,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已经面临非常大的环境治理的监管压力。

从各个企业来说,其实龙头企业在过去几年已经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环保改造和能效提升。当然,进行大额的环保投入在当期会对企业营收或者成本有一些影响。但是中长期来看,这对提升企业效率和污染治理标准是有好处的。并且相较于之前的“一刀切”的管理办法,今年的环保治理会基于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真实排污的绩效进行差异化的管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减污降碳是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和优化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可预见未来环境监管将持续加强,而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将更加深远的影响其经营效益、效率和所面临的监管环境,从而影响竞争格局。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环境绩效会跟产能、产量、营收挂钩更加紧密。未来环境绩效通过影响企业经营收入、成本、融资成本等与其财务绩效和估值更紧密的挂钩起来,并倒逼能源结构转型和过剩和落后产能淘汰。所以我们在投资研究过程中就会非常重视这些环境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的环境绩效,与它的同行业和行业监管的标准之间的对标的情况。

嘉实基金比较创新地构建了一个环境风险暴露的框架和模型,我们会基于不同行业在不同污染物上排放的标准、排放的强度、各个行业间的对比情况和国家的一些标准,去计量出比如各商业模式的环境风险暴露水平,就是对环境的外部性、运营和监管风险的度量。

《21世纪》:投资人如何平衡ESG绩效和收益之间的关系?ESG能否帮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韩晓燕:这个问题我想分主动和被动权益投资两类策略来说明。

首先,在被动投资策略方面,指数型ESG产品是比较透明和有纪律性地去跟踪ESG指数的,所以这个ESG指数的构建方式和所用到的ESG因子就是核心。在考虑ESG指数构建时,会基于ESG评价因子来构建筛选型、倾斜型或多因子策略,其实观察ESG指数的表现应该需要看与其对标基准的对比情况,也就是没有用ESG因子的可比策略的对比情况。不过从这个方面考虑又会有很多问题,因为ESG因子的使用方式和策略类型不一样,对ESG指数的表现也不能一概而论。

从主动投资来看,主动跟被动投资的决策方式和考虑的因素是很不一样的。主动基金经理或者市场普遍还认为,ESG现在还不能被当成独一无二可以完全替代其他传统基本面或者传统因子来进行选股。我们在主动投资中参考ESG因素和评价结果时,需要在ESG的评价的框架之下,在各个行业里去筛选真正能驱动价值和估值的一些因素,提炼出来,将ESG的细分维度进行拆解,并结合基本面的各项因素来解理解各ESG因素对投资的影响,要重视评级理念里一些细节的信息点,再做判断,而并不是简单去借鉴一个评级符号和结果。     

过去几年,正式因为嘉实基金一直秉承深度ESG研究驱动可持续投资的理念,对ESG相关投资风险和机遇进行深度挖掘,也已经在不同层面和策略中验证了ESG投资对增强长期收益的质量和稳定性的价值。

(实习生董世捷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