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肖亚庆“部长通道”回应热点:1-2月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态势十分明显,将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施诗报道
速览全球市场,聚焦两会热点。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全球财经连线。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今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
1-2月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态势十分明显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这对整个经济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肖亚庆还表示,1-2月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是十分明显的,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特别是市场主体的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体上保持了去年四季度稳健的态势。我们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有着非常充分的信心。
全球财经连线:为什么今年要稳定工业经济运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是我们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我们工业发展成绩非常(令人)瞩目,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形成了非常显著的规模优势,还有齐全的配套优势和强大内需优势。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我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发展格局,我们工业经济也面临着短期的一些压力和长期的转型升级的矛盾,长期矛盾和短期压力叠加在一起,给当前我们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下行困扰。
短期来看,重要的一些因素,包括大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下剧烈波动,还有我们外需市场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一些关键零部件,包括一些重要的基础产业供给条件也在发生变化,还有劳动力要素等成本也不断上升,这些短期的压力给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尤其是疫情下,需求也面临着收缩的可能性,工业企业的预期存在着不稳的潜在风险。
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了保持我们工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加大稳定工业经济的力度,一个是要保障我们工业经济在短期内遏制住下滑势头,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工业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长期的转型升级,长期的向中高端迈进的战略目标奠定一些基础,能够保证我们工业经济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继续承担重要的支撑作用。因为我们现在工业化进程还没有真正完成,需要继续稳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重,继续提升我们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长期来看,我们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个是我们目前虽然总体制造业的规模非常大,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人均制造业水平与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未来的工业继续推进,继续提升,我们人均的工业和制造业水平,还是有很大的潜在优势。
另一方面我们多年来工业发展、制造业发展积累了非常健全的产业体系和供应链体系的配套优势,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科技人才、优秀的工匠人才,这些都是在这个世界上非常少有的。这些要素都会为我们未来工业继续发展贡献它们的力量,能够形成强大的支撑。
所以从长期来看,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我们工业发展的前景。我认为如果我们转型升级,各项有力的政策能够执行到位、为工业经济纾困减压能够成功,我们工业长期发展的潜力还是会不断释放出来,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路径
肖亚庆还回答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相关问题。肖亚庆介绍称,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非常正确的。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在已有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增加数量。
全球财经连线:政府应从哪几个方面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刘典:
培育“专精特新”型企业是近年来经济政策中非常核心的部分,而围绕怎么去培育,其实无外乎要去发挥我们国家的三大优势。
第一大优势,是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优势;第二大优势,是我们国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所积累的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应用等一系列的优势;第三,是要发挥好我们国家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
为什么要积极发扬这三大优势?因为“专精特新”型企业,是要在很多关键领域实现关键的技术突破。我们之前讲,很多国家,如德国有很多“隐形冠军”型企业,它们不一定会寻求上市,但是在关键的工业细分领域内,它们确实是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
然后我们国家现在也在努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其实就是希望,从国家战略层面,在技术创新领域、细分领域能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其次,这些“专精特新”型企业,其实是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源泉。
我们现在很多领域头部的超大规模型公司,其实是在全球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是下一步就需要培育很多中小型企业,使它们也能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这就像一个生态循环体系一样,在一个生物链中,要有在食物链顶层的一些物种,同时也需要有很多中小型的,这个生物链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陆陆续续出台了很多政策,特别是在三个方面,对中小“专精特新”型企业进行了很大的政策支持。
第一个层面,在技术创新领域,现在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北京等各个地方,都在积极出台各种各样的利好“专精特新”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以及相应的营商环境的优化,其实这两年政府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第二个层面,在资本市场方面,特别是我们也成立了北交所,出台了专门服务于“专精特新”型企业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包括科技创新基金的支持,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第三个层面,是在人才培养,包括社会的综合资源的配置上,政府也下了大量的功夫,要形成一个培育“专精特新”型企业的综合政策体系。
所以过去一到两年,“专精特新”型企业火起来以后,国家确实也在投入大量资源,出台大量的政策,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来推动和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型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和佳 杜弘禹 赵越 李依农
制作:袁思杰
设计:林军明
拍摄:陈蓁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