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巡礼之三|佩列沙茨大桥“联通”中克两国,塞尼风电“转动”绿色丝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报道 如果你是一名克罗地亚游客,要到该国最南部的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游玩的话,你也许会讶异,怎么还要从克罗地亚出境、入境波黑、从波黑出境、再次入境克罗地亚才可以到达?
这个被称为"亚得里亚海明珠"的港口城市,是克罗地亚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杜布罗夫尼克所属县,杜布罗夫尼克-内雷特瓦被波黑小镇内乌姆“一分为二”,导致需要完成以上繁琐的出入境手续。
值得期待的是,就在今年,到达这个旅游城市将省掉以上繁琐的程序,而只需要一个步骤——跨桥而过。
所跨的桥即是佩列沙茨大桥。这个已完成荷载试验、即将验收的大桥项目由欧盟出资、中国建成,是中克建交以来克罗地亚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大桥将横跨亚得里亚海小斯通湾,连接起隔海相望的克罗地亚领土,结束克罗地亚南北部地区陆路通行要绕行波黑境内的历史。
2022年,中克关系步入“而立之年”。佩列沙茨大桥项目的建成通车将成为两国深厚友谊的又一次见证,同时也标志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继续取得积极成果。
佩列沙茨大桥之外,中克两国还在绿色发展领域展开合作。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克罗地亚积极支持拥抱欧盟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致力于发展新能源。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企业北方国际投资承建的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显得意义重大。
5月14日,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齐前进撰文表示,中国公司投资承建的塞尼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每年能够提供约5.3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契合了克罗地亚能源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同时,中克在农业、数字、创新、卫生等领域合作也稳步推进,双方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
基建、绿色,围绕这两大关键词的中克合作已然顺利展开,并发展得如火如荼。下一步,中克将会携手走向哪个发展领域?
佩列沙茨大桥即将顺利收官
修建一座连接南北领土的跨海大桥是克罗地亚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2013年,克罗地亚加入欧盟,建桥一事再度被提上议程。此时的佩列沙茨大桥,除了具备连通本土国境的作用之外,更被赋予了连通欧盟领土的意义。
时间又过去了五年,机会终于到来。2018年1月,由中国路桥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中标合同金额2.8亿欧元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及连接线项目。当年7月,项目正式开工。
据了解,佩列沙茨大桥设计总长2440米,工程分为桥梁、岛侧及大陆侧连接线三部分。其中,桥梁两端连接线外延至克罗地亚国道,大桥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克罗地亚主要城市萨格勒布、斯普利特、扎达尔与杜布罗夫尼克的关键道路。最重要的地理意义在于,一旦建成,将横跨亚得里亚海小斯通湾,连接隔海相望的克罗地亚领土。
2022年,佩列沙茨大桥迎来收官之年。中国路桥佩列沙茨大桥项目相关人士告诉21记者,“目前,佩列沙茨大桥主体建设及荷载试验已完成,道路连接线、服务区设施等施工正在进行,各项收尾工作陆续开展。预计今年夏季旅游季高峰期将作为克南部地区交通承载主体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建成通车,当地民众亦抱有期待。“这支远道而来的建设团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质如往年一样清澈,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地生蚝养殖大户佩里奇说道。此前,由于生蚝对水质要求极其苛刻,在大桥修建之前,有很多当地民众担心施工会影响海洋水质。
佩里奇表示,借助大桥即将建成通车这一契机,他准备将更多的生蚝进行加工和包装外销,增加和优化销售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不仅连接克罗地亚南北,也连接中克
对于中克欧三方而言,佩列沙茨大桥都是一项重点工程。这一项目不仅是中克两国最大的合作项目,也是目前克罗地亚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还是中企承建的由欧盟基金出资的单体最大项目。
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政治、经济、交通、旅游业等各方面来说,佩列沙茨大桥都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它不仅把克罗地亚南北领土连接在一起,也把克罗地亚和中国连接在一起。
“经济层面,大桥的建成通车,肯定对当地的旅游与经济活力有盘活作用,有利于克罗地亚的旅游业恢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察哈尔学会研究员,纵横策智库创始人夏国涵表示。
“同时,佩列沙茨大桥是欧盟出资并实施监理,中国企业建设的项目,涉及到多个合作方,对欧盟基建领域而言,具有示范效应,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欧洲开展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作。”安邦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宏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基建领域的“一带一路”合作有何特殊性?魏宏旭认为,“中国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大经贸投资联系,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领域。同时也改善了这些国家的投资环境,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夏国涵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缺乏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还包括政策环境等其他方面的不足或稀缺。中国近些年对于其他国家的支持,基本都是以大型基建为先导,而基建又属于一个自我造血的领域,中国提供的正是造血功能。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普遍比较低,全球基础设施融资还存在较大的缺口,从这方面看,中国接下来的基建合作项目发展潜力仍然很大。”
塞尼风电项目转动“绿色丝路”
绿色,是中克合作的又一关键词。
紧跟欧盟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克罗地亚正朝着绿色转型发展,预计2025年风能、太阳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占克总发电量88%,成为主要的电力来源。
左边碳中和,右边“绿色丝路”,中克两国恰逢其时地在新能源领域展开了合作—— 塞尼风电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所属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国际”)承建,2019年9月25日,项目建设正式开工。目前项目处于试运营阶段,根据计划,项目将每年向克罗地亚提供5.3亿度(KWH)绿色电力,预计占克罗地亚发电量3.5%。
21记者从北方国际处获悉,该项目总投资达1.79亿欧元。截至2022年4月,项目已累计发电1.31亿度,实现收入2.03亿元。按照工作安排,2022年底塞尼风电项目将完成克罗地亚国家验收,实现永久商业运行。
在魏宏旭看来,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对克罗地亚长期发展起到重要支撑。
他称,“在俄乌冲突导致的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塞尼风电项目的作用显得愈加突出,不仅对于克罗地亚能源稳定予以一定意义的帮助,也成为其绿色发展的长期战略的一部分,从这方面来看,可以说意义重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中克的绿色合作典范,更是中欧的绿色合作样板。2021年12月7日,塞尼项目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举行并网发电仪式,普连科维奇在仪式上称赞该项目是“欧盟和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合作的样板工程”。
欧盟委员会能源政策司前司长梅根·理查兹曾表示,欧中合作是促进双方清洁能源转型的共赢之举。
日前,欧盟委员会公布了“REPowerEU”能源计划,涉及未来五年内高达2100亿欧元(约合148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规模,拟通过节约能源使用、生产清洁能源、能源供应多样化三大路径实现能源独立。
这当中是否会涌现出机会?魏宏旭认为,“在欧盟新能源战略加快的背景下,对新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和设备制造方面具备优势地位,一边有需求,一边有供应,双方的角色比较契合,这使得中欧之间在新能源领域会有很大的合作前景。”
魏宏旭还提及,风电领域之外,还有另一个领域值得注意——新能源车。“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有很大的进步,较欧洲传统车企而言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我相信,推动中国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也将具有乐观的前景,有助于欧洲能够按期实现其‘零碳’目标。同时,在碳交易市场方面,也可以探索跨境碳交易,推动国际碳市场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推动绿色转型。”
夏国涵则提醒,“目前也有一个趋势呈现出来,就是俄乌冲突凸显的逆全球化,欧洲国家是否会在这种情况下收缩产业链,值得思考。所以我认为,在绿色经济和碳减排领域,中欧之间可能会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大方向上,中欧肯定还是维持多边合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