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稻菽千重浪 科技助丰年
秋粮约占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的75%。在今年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的基础上,能否实现全年粮食丰收,接下来的关键看秋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秋粮能否获得丰收,夏季田间管理是关键一环。大家常说的夏管,包括中耕、除草、打药、追肥、灌溉、排涝等等。那么,今年的夏管进行得如何?秋粮长势又怎么样呢?

眼下,我国产粮大省黑龙江的各类农作物已经进入夏季田间管理关键时期,在黑龙江垦区一望无际的田野里,一架架飞机在广阔的田野上飞来飞去,忙个不停。今年垦区82架农用植保飞机成为各农场夏季田间管理的主力军。
防虫害、促生长这是夏季田间管理的重点,农用植保飞机喷洒的就是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农药和促进作物生长的叶面化肥。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党委书记任艳军说:“第一可以防治病虫害,提高作物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第二可以为作物中后期生长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增加品质提高单产,为全面粮食丰产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用植保飞机每天作业面达4万多亩,是传统人工作业的300多倍,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夏季田间管理质量好。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综合经济部王洪涛说:“利用传统的机械进行喷洒药物,只能将药液喷洒到作物的正面,而作物的背面根本就附着不到药液,起不到灭虫的效果。而用大飞机的效果就不一样,大飞机的气流可以吹动作物的叶片随风摆动,正面反面都能(附)着药液,起到了杀虫灭菌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农用植保飞机,在黑龙江垦区随处可见的植保 “标配”——无人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许多市、区、县的田野里。

天上是农用植保飞机、无人机在高效运作,地上是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相结合,共同为今年的黑龙江夏季田间管理提供保障。在北大荒集团曙光农场与黑龙江桦南县种畜场合作打造的千亩玉米示范区,先进的大马力机车正在进行喷药追肥作业。

黑龙江许多市县的种植户在今年的夏季田间管理中得益于垦区北大荒集团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近年来,垦区北大荒集团与地方农村合作,由北大荒集团对零散种植户提供专业的托管服务,通过土地集中连片,发挥北大荒集团的科技优势,帮助地方农户管理大田作物,让粮食生产效益最大化。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今年黑龙江夏季田间管理的突出亮点就是科技化。先进的农业科技一方面提升了效率,为提高粮食产能、夯实丰收基础提供了支撑,而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的科技管理,农作物的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当地通过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智能化种植平台,实现了夏季田间管理阶段,精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让粮食生产成本更低,粮食品质更高。
在绥化市北林区一处水稻田里,当地一家农业合作社正在通过多光谱无人机对农田长势进行扫描,由此可以对水稻长势和田间杂草情况做出分析判断。

通过数据分析,对水稻秧苗和杂草情况进行判断后,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无人机对目标精准处理。除了空中科技监测,地面也有监测网络。在绥化海伦市的高标准田地里,小型监测站随处可见,从地面风速、风向、降水量,到地下的土壤湿度、温度等等这些数据都能做到实时监控,还能实时传到种植户的手机上。65岁的周天明是海伦市海北镇的农民,他是当地有名的庄稼把式,今年他种植了38亩大豆。过去夏季田间管理时节,为了农药化肥撒哪块地、啥时候撒,周天明每天都要顶着烈日在地里转来转去,仔细查看。海伦市通过智能监测平台等农业科技助力,让当地农民实现了“掌上务农”。

在绥化海伦市数字农业指挥中心,技术人员利用地面监测网络收集到的土壤、种子等信息以及天气变化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对田间作物生产提供早期风险预警和监管。

黑龙江海伦市农业经济研究员刘中华说:“通过这个系统提示能避免误农时,也避免丢落地块,能及时进行农事活动;第二它是根据土壤信息根据种子特性等等一系列东西生成的方案,能达到科学有效实现减肥减药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绥化市已有一千多个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在种植方面开展了数字化应用。当地建设了30个病虫害自动监测点,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全覆盖,大大降低了农药施用。

除了增产量、提质量,秋粮夏季田间管理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减少灾害性天气变化等对秋粮生长造成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夏季田间管理期间,各地的气象灾害不同,所以防御方式、防御重点也有所不同。近期,南方多地持续高温晴热,出现强对流天气可能性增大。在重庆黔江,多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进入临战状态,全力降低强对流天气对农作物夏管的不利影响。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就是在有利气象条件下,对局部大气施加影响,实现增雨、防雹、消雨等活动。在重庆黔江区,应急管理和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作业队伍24小时值守,全区有五门高炮,三套火箭发射器处于待命状态。在接到指令后,多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同步行动,能够迅速向可能产生冰雹的云体发射消雹弹。
南方的一些地区针对持续高温晴热,采取各种针对性的措施,而在山东德州,近期持续降雨,充沛的雨水使得33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地块出现作物旺长现象。旺长也就是作物营养过剩,遇到大风天气容易倒伏,造成减产。

德州禹城农户白元永,今年承包了200多亩地,他是第一年采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新模式。为了帮他管好农田,当地分包服务队员每周都会来他家地里,查看作物生长情况。看到大豆玉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旺长现象,服务队建议白元永立即喷施农药控制作物生长,
来自农业农村部的信息表明,今年秋粮播种以来,和往年相比,虽然一些地方出现灾害性天气变化,但全国大部地区天气条件较好,特别是北方地区,雨水多,墒情足,有利于玉米、大豆和中晚稻等秋粮作物的生长发育。那么,从全国来看,目前秋粮长势如何呢?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农情处处长朱娟说:“从农情调度的情况看,目前大部地区秋粮作物长势总体较好,南方中稻正处于抽穗灌浆期,长势好于上年,双季晚稻,秧苗素质较好,东北地区玉米大豆水稻一二类苗的比例超过了95%,长势好于常年。黄淮海地区夏播以后出现了多次降雨,旱情得到了有效缓解,玉米大豆苗齐苗壮。”
目前,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而这两个月正是秋粮产量形成的一个关键期,也是洪涝干旱高温热害台风病虫害等多发众发的时期,夺取秋粮丰收,还要过多个关口。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农情处处长朱娟说:“一个是落实关键措施提高单产,组织专家制定完善分作物,分区域的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继续发挥农业农村系统下沉一线,包省包片指导组和科技小分队的作用,进村入户服务到田;另一个方面的措施是科学防灾治虫减少损失,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变化,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全力以赴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据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今年秋粮丰收有一定基础,一是秋粮面积增加,二是长势总体正常。粮食生产一环扣一环、一季接一季,丝毫不能马虎大意。当前正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管理水平,减少灾害对粮食生产的破坏。只有一环不松、一招不落,我们才能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