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专访星展银行全球企业银行业务主管陈淑珊:数字丝路正在兴起,货币多极化将是主要发展趋势

2023-10-20 16:16: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何柳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深圳报道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迎来十周年。这些年间,伴随着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强势崛起,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与“绿色丝绸之路”日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发展方向。 

近日,星展银行全球企业银行业务主管陈淑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强调,近年来,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2022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在此背景下,星展银行观察到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数字丝绸之路的兴起,也可以称为数字经济的出海。

星展银行(DBS)成立于1968年,由新加坡政府控股,为新加坡最大的银行集团,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

陈淑珊提及,在东盟的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科技企业参与度非常高。对于中国科技企业,她给予高度评价。“2023年,我时隔三年再次来到中国,分别去了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三大城市,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变化。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行程,但我参观了一些核心商圈、电动车展厅,看到了智能机器人和发达的物流系统等等,充分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和创新精神。”

她称,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科技创新的进步,产业升级的崛起十分引人注目,中国正在将技术和产品输出到海外,给其他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与此同时,伴随着“绿色丝绸之路”的发展,陈淑珊认为转型金融将成为未来银行业务的一个发展重点。她指出,现在转型融资在亚洲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星展银行可以利用自身在转型金融方面的经验与实践,与同业一起推动更多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落地,更好地填补“一带一路”共建项目的资金缺口。

十年丝路的发展,也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陈淑珊认为,“企业及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交易活动日趋频繁,这势必会带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后者又将进一步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在陈淑珊看来,随着中国、东盟和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货币多极化将是主要发展趋势。同时她也提醒称,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样,这中间会面临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汇率风险防控等多方面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星展作为一家跨国银行,一直以来积极参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布局,将持续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建设。”陈淑珊表示。

(星展银行全球企业银行业务主管陈淑珊受访者供图)

东盟经济具备强大韧性

《21世纪》:你曾提及,新加坡和东盟的坚韧性非常强。能否请你展开谈谈,东盟的坚韧性尤其是经济韧性如何体现?

陈淑珊:即使是在受到疫情持续影响的2022年,东盟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大韧性,2022年增长5.7%。我们预计,东盟经济将在强大的基本面支撑下保持强势增长。 

如果将东盟看作一个整体,东盟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2021年东盟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合计约为3.3万亿美元,在亚洲排名第三。 

从人口看,截至2021年末,东盟人口总数达到6.73亿,仅次于中国和印度。而且,目前东盟34%的人口由15岁至34岁的年轻人组成,人口红利优势突出,不仅可以为外向型经济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也意味着潜在消费者数量庞大。

我们看到,疫情三年以及庞大的年轻人口给数字技术发展带来了机会。在东盟国家,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数字生产、网络支付等领域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星展银行的金融科技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亚洲推出了先进的实时支付工具,比如新加坡的PayLah,中国香港的PayFast,印尼的BIFAST。 

我们认为,尽管全球有很多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的复苏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将成为东盟地区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驱动力。

《21世纪》:今年6月,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也在推进。你如何看待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前景?其中蕴含哪些金融机遇? 

陈淑珊:RCEP于去年正式生效,红利持续释放,2022年,中国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多个东盟成员国的进出口增速均超过了20%。

作为全球发展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东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巨大。东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各国情况不同,每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和监管环境都不一样,比较复杂。而星展银行懂中国也懂东盟。当企业与东盟合作方有贸易往来时,星展可以利用自身的数字化和跨境联动优势,为中国的进出口商以及东盟企业提供一揽子跨境金融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针对双边贸易合作加强带来的跨境投资、资本市场、项目融资等需求,星展银行也在东盟市场拥有成熟的团队,为客户提供商业建议及配套服务。当企业想要寻求海外的第二增长曲线,寻求在东盟扩张时,新加坡是建立区域财资中心(RTC)的首选地。而星展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离岸财资中心,拓展当地业务。 

《21世纪》:你预计亚洲、东盟的经济影响力将如何变化?中国和新加坡将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陈淑珊:今年伴随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我时隔三年再次来到中国,分别去了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三个大城市,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变化。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行程,但我参观了一些核心商圈、电动车展厅,看到了智能机器人和发达的物流系统等等,充分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科技创新的进步,产业升级的崛起十分引人注目,中国正在将技术和产品输出到海外,给其他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多年来,新加坡已从贸易中心发展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同时也是亚洲排名前列的物流中心以及供应链管理中心,现在正日益发展成为拥有尖端技术的数据中心。对于希望在海外设立基地并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拓展业务的中国公司来说,新加坡足以成为其在海外的“第二故乡”。

今年,也有许多来自中国的政府官员、工业园区代表、科创企业等先后来到新加坡进行交流和访问,星展银行接待了很多中国访客。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中国公司已经在东南亚进行了业务布局,试图在东南亚市场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值得一提的是,星展银行在新加坡也有一个创新实验室——DAX,旨在向科技公司靠拢,发展金融科技。

从跨国银行的角度,我们看到了中国和新加坡的一些共同特征:创新、开放、自强和包容。今年,中国和新加坡一致同意将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同时,中国与新加坡宣布实质性完成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这将为市场提供更多有利于商业的、自由的和透明的规则。我们相信中新将继续共同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货币多极化将是主要发展趋势

《21世纪》:《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报告》显示,借助RCEP,人民币东盟使用逆势上扬,2021年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十年来(2011年—2021年)增长近20倍。对于东盟的人民币使用前景,你有何看法? 

陈淑珊:RCEP覆盖广阔,人民币在双边交易方面具有深远的应用场景。我们认为,“第三国”的人民币使用(非中国实体使用人民币进行相互交易)的增长对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以及巩固人民币作为区域性主导货币的地位至关重要。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供应商网络,为了保持价格竞争力,RCEP成员国中的境外供应商也会以人民币开具发票。星展能够在这方面帮助企业,我们在全球多个市场建立了人民币业务设施,包括提供人民币账户、人民币支付、人民币贸易服务及融资等。

今年10月,星展中国与星展印尼已分别获批成为“中国-印尼双边本币结算机制”(Local Currency Settlement,LCS)合作框架下人民币/印尼卢比特许交叉货币做市商(Appointed Cross-Currency Dealer,简称“ACCD”)银行。

作为LCS机制下的ACCD,星展中国和星展印尼可分别为本国实体开设印尼卢比和人民币存款账户,并在合作框架下提供人民币/印尼卢比购售、存款、融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可有效支持本国实体在直接投资和经常项目活动中,实现人民币和印尼卢比的结算,并可通过套期保值管理汇率变动风险。

《21世纪》: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你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淑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及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交易活动日趋频繁,这势必会带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后者又将进一步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海外人民币的使用率日益广泛,其中很大部分使用需求来自贸易。人民币的使用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也规避了使用第三方货币的风险,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星展银行具备完善的人民币解决方案,包括账户、汇款、外汇和流动性管理等。同时,为了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人民币债券和票据发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星展银行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债券分销能力。

《21世纪》:金砖国家成立的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夫此前表示,该行计划开始以南非和巴西货币发放贷款,这是该行减少对美元依赖、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更加多极化计划的一部分。你对此有何见解?这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吗?国际货币体系将如何变化?

陈淑珊:金砖国家的本币贷款将帮助借款人避免使用单一货币时的风险和利率波动。在东盟,这种趋势也在出现。

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进出口交易商对币种需求存在差异,一些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相对优势位置的国家,其货币也具备更大的使用空间。

我认为,随着中国、东盟和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货币多极化将是主要发展趋势。

《21世纪》: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新加坡是离岸人民币中心之一,星展银行围绕人民币业务还有哪些布局?

陈淑珊: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样,这中间会面临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汇率风险防控等多方面的问题。

星展作为一家跨国银行,一直以来积极参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布局,将持续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建设。

星展银行是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首批直参行,并且一直都在积极参与CIPS的一期和二期建设。通过CIPS,我们扩大了间参行的国际规模,也为外贸进出口客户提供了更多样和更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服务。

同时,上海票据交易所建设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于2020年11月3日正式启动,星展银行是首批试点银行之一。

在人民币外汇交易方面,星展银行的网络覆盖主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东盟国家、印度、韩国等),同时数字化交易比例非常高。去年“星展外汇通” (FX Online)功能实现扩展,上线了“实时外汇交易”(Instant FX Conversion),把外汇交易从电脑端拓展到手机移动端,并实现了7×24小时的外汇交易。

此外,我刚才提及的星展中国与星展印尼分别获批成为ACCD,也有利于开展人民币业务以及稳定双边贸易发展。

数字丝绸之路兴起

《21世纪》: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你观察到“一带一路”给新加坡和东盟带来了哪些影响?

陈淑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最先受益的领域毫无疑问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带一路”倡议,从中国到东南亚的陆海连接将难以实现。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星展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展开。

当然,“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领域除了海洋/陆地/空中运输、能源、水利、信息通讯和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还包括大量的商业、文化和创新交流。这为东盟带来了贸易、资源互联互通的红利,以及东盟经济体的均衡发展。

最近,我们观察到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数字丝绸之路的兴起,也可以称为数字经济的出海。近年来,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2022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而在东盟的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科技企业参与度也非常高。

目前有许多中国科技公司深耕东盟,致力于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数字产品和服务。星展银行的新经济业务部(DEG)抓住了这一趋势和机遇,专注于为核心市场的未来独角兽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

《21世纪》: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在你看来,新加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

陈淑珊:新加坡被称为“小红点”,这个小红点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金融中心。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建设来说,我们首先是金融中心,许多项目可以在新加坡进行融资和评估。

新加坡也是亚洲排名前列的物流中心,我们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外国公司提供了一个“通往亚洲的门户”。同时,新加坡也是领先的知识产权和国际仲裁中心,我们完善的财政政策也能为企业提供稳定和透明的市场规则。这些因素都使新加坡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连接“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

《21世纪》:除了上述人民币业务之外,这些年间,星展银行针对“一带一路”还有哪些业务布局?收益成效如何?

陈淑珊:星展银行的总部设在新加坡,业务足迹分布在全球19个市场,目前星展银行有超过73%的业务网络分布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今年早些时候我们也在孟加拉增设了网点,可以看到,我们的发展足迹与“一带一路”共建同步发展。

星展集团以多种方式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包括基础设施融资、投行咨询、并购咨询、合作项目以及供应链金融等等。近年来,星展银行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的海外基础设施项目进行项目融资,并主导了电力、矿业、交通领域的复杂交易,包括:与亚投行合作为孟加拉的公路项目提供银团贷款、孟加拉的光伏电站项目、中东和北非的光伏和风电项目、印尼的智能电表项目和氧化铝项目、老挝的公路项目、波黑的风电场项目、英国门迪的储能项目等。

除了不同维度的金融服务之外,星展银行还有垂直细分行业的专家团队,同时我们也在新加坡组建了服务外商投资的专项组,帮助中国客户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好地甄别风险、提供洞察。

此外,针对全球贸易正在面临的挑战,我们推出多个数字供应链平台支持企业线上融资,帮助客户与不同行业的核心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并利用另类数据和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连接他们的供应商网络或分销商网络,为其提供供应链融资。

绿色方面,星展银行自2019年成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reen Investment Principle,GIP)成员以来,一直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转型金融将成银行业务重点

《21世纪》: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词,你认为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可持续发展金融需求会发生哪些变化?

陈淑珊:目前可持续项目的金融需求空白点在于转型金融,现在转型融资在亚洲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年我们和中国银行共同牵头成立GIP转型金融工作组,共同研究转型金融的优秀案例,帮助更多金融机构制定和实施集团层面的转型规划。

我们认为,转型金融将成为未来银行业务的一个发展重点。星展银行是全球首家发布《可持续和转型金融框架与分类法》的商业银行,也是首家提供转型融资的新加坡银行。去年我们还发布了针对九大行业的脱碳路径和数据目标。

星展银行可以利用自身在转型金融方面的经验与实践,与同业一起推动更多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落地,更好地填补“一带一路”共建项目的资金缺口。

《21世纪》:你认为亚洲在绿色转型方面的进度如何?区域间存在哪些合作机会?金融机构如何帮助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陈淑珊:在亚洲,新加坡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的努力与计划有目共睹。同时,新加坡在绿色金融和碳服务等领域的行业地位也日益凸显。而在“双碳“目标下,中国的能源高质量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现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清洁发电体系。

相信中国可以携手东盟国家,持续进行产业技术输出、扩大清洁能源投资,增加绿色能源供给。在这一过程中,跨国的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和市民社会的合作至关重要,其中金融机构将起到桥梁作用。

星展正积极拓展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加快向净零碳排放过渡。星展银行与新加坡交易所等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一个高质量的碳信用额交易的全球交易所——Climate Impact X(CIX)。

我们还与Sustaintech Xcelerator(可持续科技加速器计划)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行业咨询小组(IAP)、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GFC)和新加坡绿色金融行业工作组(GFIT)、可持续发展报告咨询委员会(SRAC)等著名区域论坛和工作组建立了伙伴关系。 

星展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管局共同成立的“中国——新加坡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成员之一,我们正在参与讨论中新绿色债券快速通道。星展银行近日与远景智能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旨在为星展的主要市场客户(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绿色赋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