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候春风 国际邮轮市场期盼重返中国
2月6日,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正式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市场强劲复苏,带旺整个旅游市场。但是出境游版图仍缺了最后一块——国际邮轮市场。自从2020年1月25日中国母港邮轮停航至今已过三年。各大邮轮公司仍在焦急等待复航中国的通知。
如何推动国际邮轮重返中国市场?疫情对邮轮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和挑战?皇家加勒比集团高级副总裁、亚洲区主席刘淄楠,MSC地中海邮轮中国区总裁黄瑞玲和招商维京游轮产品开发兼营销高级副总裁陈炜芸近日共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一同商讨行业热点问题。
刘淄楠。资料图
何时能复航?
《21世纪》:2月6日出境团队旅游试点恢复,出境游被激活,大家都在期待国际邮轮市场何时能重返中国,你目前得到的信息是什么?预期邮轮市场何时能复苏?
刘淄楠:最近很多地方政府确实都有积极跟我们联系,但我们还在等待邮轮母港重启通航的通知。
邮轮目前在政策方面还有待明确的地方,因此市场很难做出反应。要预测邮轮市场的复苏,首先要政策到位以后,才会部署航线、调动船舶,之后再售卖船票,还有运营上的准备,这个时间短则6个月,长则12个月。
黄瑞玲:当前旅业的恢复是振奋人心的,国际邮轮在中国的重启仍在计划之中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政策上,作为全面重启的大前提,水路交通运输相关停航政策仍未有突破性更新,所以我们还不能做出对应的时间表。第二是国际邮轮的部署需要较长的规划周期,业内一般需要12-18个月来制定航线,涉及航线调拨、船上产品、船员招聘等各方面。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看到了复苏的曙光,正在非常积极地和各个政府部门沟通,一旦有消息会尽快重返中国市场,为中国乘客提供我们最有特色的邮轮产品。
陈炜芸:行业确实在复苏。例如,有国际邮轮公司推出了2023年和2024年的航线,并在中国市场做推广,其中包括一些日韩航线。然而,这与招商维京游轮的产品理念不同,这些邮轮产品并非100%专为中国旅客定制。
自2021年10月1日首航以来,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在正常运营的豪华海轮公司,招商维京游轮已完成超过75个航次的安全航行和运营工作。目前招商维京游轮除了继续运营国内海轮产品,也将放眼备受国人期待的境外目的地,在相关政策和运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将灵活地转为运营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出境游产品。
《21世纪》:欧洲和美国等市场的邮轮复苏要早于中国,从外国市场总结了哪些经验,可否在中国市场借鉴使用?
刘淄楠:首先是时间,欧美邮轮从开始复航到全面复苏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市场反应需要时间,消费者需要时间,邮轮公司需要时间,邮轮的合作伙伴需要时间,渠道需要时间。其次是相比于传统旅行社渠道,直销渠道是启动更快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经验。最后是防疫章程方面,海外航线上的游客登离船流程目前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情况,游客体验很流畅。中国也已经对新冠实施“乙类乙管”,邮轮可和航空公司、游乐园等其他场景一样统一规范,无须再有特殊措施。
黄瑞玲:我们实际在2020年8月就在地中海区域重启常规运营,开始复航之路,2021年春夏两季,除了地中海区域外,扩展到北欧、中东、北美,更多主流市场重启,到去年6月,已经实现了19艘船全舰队复航的目标。去年年底我们新添两条新邮轮,目前21艘邮轮已经在全世界常态化运营,可以说是走出疫情影响,甚至扩张到了新的区域。
我们之所以成为第一家在地中海区域重启运营的国际主流邮轮公司,也是得益于我们当时制定的一个行业领先的健康安全规程。这个规程源于欧洲当时欧盟的关于防疫的健康规程,但是高于这一规程,我们其实比欧盟的标准更严,要求更加细,所以使得这个规程在欧盟范围内,特别是在意大利率先得到了认可,也就是说有规程的加持之后,使我们的复航降低了一些风险。在常态化运营之下,我们制定的防疫政策中,特别是关于应急预案的这一部分,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置的应急预案,是整个疫情影响以来行业的法宝,所以有这样一个规程的或者经验的加持,我们有这样应急预案的加持,可以对我们的安全航行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黄瑞玲。资料图
复苏的节奏?
《21世纪》:疫情初期的公主号邮轮遭遇深入人心,目前公众对邮轮上的防疫安全恐惧仍有顾虑,如何消除公众对邮轮的担忧?
刘淄楠:当时疫情暴发早期,由于钻石公主号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短期内的高度关注,觉得邮轮是最危险的,但现在公众的看法已经趋向客观,对病毒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游客不会因为有可能的风险拒绝邮轮,就如人们仍旧需要外出去商场、去机场等场所一样。
假如在船上出现感染,症状比较严重,邮轮上有医务人员,有药品,有治疗设施和手段。而船上的新风系统和消杀流程也是十分健全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黄瑞玲:迄今为止MSC复航已经两年多,但是我们的邮轮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集体感染事件,我相信这为行业树立了非常好的标杆,相信也会为我们后疫情时代中国常态化运营提供更大的信心和可借鉴的经验。
从通风系统、消毒频次各方面来说,邮轮其实和其他公共室内公共空间差不多。公主号今年3月将会重返日本市场,也是充分证明其实整个行业来讲,特别是欧美和日本市场来讲,已经度过了邮轮的信任危机了,希望是通过信息引导沟通,让公众对邮轮有更多的信任。
陈炜芸:在疫情期间,招商维京游轮就已经根据国家主管机关相继发布、更新国内邮轮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从船舶设施、旅客服务全流程方面制定防疫措施,致力于重新树立起旅客对邮轮安全的信心。
这体现在所有宾客在登船前须参加我们提供的抗原检测和体温测量;所有船员均完成疫苗接种;所有客房均配有每小时换气至少8次的独立新风系统;所有电梯中均装有紫外线消毒灯;所有公共区域均由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在非高峰时段进行例行消毒等等措施……我们也通过行程前和行程中的沟通渠道,比如官网、微信公众号、船上的日报、电视系统等,让宾客知晓这些健康防护措施。
《21世纪》:邮轮回归中国市场后,业绩要达到2019年需要多久?预计中国邮轮市场的复苏节奏是什么样的?
陈炜芸:中国市场早在疫情前已经是国际邮轮市场中成长最快的区域之一,疫情期间,尽管邮轮行业的发展较为停滞,但从国内邮轮母港建设、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国内邮轮企业崛起等维度,中国邮轮市场的新变化一直在发生。如今随着有关部门调整防疫政策,放宽旅行限制,我们对邮轮市场的增长趋势充满了信心。从目前的数据预测,2030年中国的邮轮市场很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定位于“中小型豪华邮轮”的中国母港邮轮产品一直处于真空状态,市场前景广阔。我们的产品将为中国市场带来全新的邮轮旅行体验,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崭新的国内游和出境游视角。
黄瑞玲:从整个海外市场来说,其实到2022年整个行业就已经恢复了比较常态化运营,特别是在Q3和Q4,预订量都超越疫情之前。我们10月份的全球船票预订量是我们公司有史以来最高纪录的单月预订量,超过40万名乘客预订了MSC的航线,这个是一个非常值得高兴的信号。
邮轮市场是一个供给拉动性的市场,更多受到供给的影响。现在看来,2024年的邮轮供给是会超过2019年的。
刘淄楠:节奏就是三步走,首先政策全部松绑,第二步是公司调配船舶恢复航线,第三步才是启动营销和售卖等其他市场工作。
陈炜芸。资料图
市场格局改变?
《21世纪》:今年有19艘新船投入市场,是近年来运力投放颇大的一年,这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陈炜芸:新船投入市场,势必会加大邮轮市场的竞争,但从中也可以窥探出邮轮公司对市场的信心。随着相关出行政策的不断优化和中国旅客的消费需求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高端旅游产品的接受度只会越来越高,豪华邮轮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扩张,中国的旅游消费势必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供需是否平衡还有待时间证明。
黄瑞玲:其实这几年每年都有差不多20条左右的邮轮投入市场,2022年有20条新的邮轮下水,2021年有21条,就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2020年也有16条邮轮交付市场。但同时也有一些老旧资产被拆除,2022年大概全球有18条邮轮由于船龄长吨位小做拆船,所以供需基本上平衡。我们相信整个的邮轮市场需求水平已经超过了2019年了,新交付的19条邮轮,实际上可以满足更多消费者体验差异化产品服务。更多的新船也会有更多的目的地,新船新目的地对于市场的拉动还是利大于弊的。
刘淄楠:这个消息出来后,市场反应是良好的。海外对中国邮轮市场能否尽快恢复也一直非常关注。集团总部很高兴看到中国市场终于出现转机了,只是目前而言市场政策层面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他们还要积极地评估。
《21世纪》:疫情三年有不少邮轮公司倒闭离开,行业洗牌加剧,国际邮轮市场未来几年的市场格局和形势将如何?
黄瑞玲:其实整个行业已经度过至暗时刻,虽然有一些公司倒闭了,但市场主流的四大邮轮集团没有一个倒闭,反而全部已经实现复苏,所以我觉得行业韧性还是非常强的。
我认为整个国际邮轮市场将持续向好,包括MSC在内的主流邮轮公司还是会继续在这个市场进行投资。未来既有风险也有挑战,但是相信各家都有一些自己的判断和策略。
刘淄楠:我觉得国际邮轮市场格局相对稳定,目前市场上就品牌和船队规模层面的三大邮轮集团为:第一嘉年华,第二皇家加勒比,第三诺唯真。过去两年里,皇家加勒比走势比较好,去年集团市值也登顶行业首位,其中一个原因是目前主流的邮轮度假市场是由超大邮轮主宰的,谁在超大邮轮上做得好,谁就能抢到行业头牌的位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疫情三年什么变了?
《21世纪》:你认为中国市场发展的战略和策略在经历疫情之后,是否需要改变?又做了什么改变?
陈炜芸:我认为中国旅客在经历疫情后,消费理念有了改变,因此邮轮业者的侧重点也需要从体量变为品质,从减价改为增值。
中国市场疫情前的邮轮旅行产品以国际航线居多,而招商维京游轮却是在疫情期间以“中国海岸人文之旅”在中国市场亮相的。现在,因疫情而进入“冬眠”的国际航线产品即将恢复,我们的产品策略也将保持一定的灵活度,在政策和运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能转为运营更能满足后续市场需求的出境游产品。
黄瑞玲:邮轮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才这么少几条船,我觉得邮轮公司应首要考虑自己如何能够提升本身竞争力。不管是招商维京也好,中船也好,还是迪斯尼也好,因为大家做差异化的产品,用不同的策略来服务好各自的受众,然后培养品牌粉丝,拓展新的市场使得你的产品让新的乘客愿意尝试,才各自有生存空间。
刘淄楠:我觉得市场沟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疫情以前,传统的大众传媒是邮轮行业主要的营销渠道,然而经历三年市场变革后,社交媒体是否会成为主要阵地呢?这是不同的玩法。我们做大众传媒的时候,是几乎同样的内容铺到所有渠道,个性化弱;但是在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的喜好差异化很大,如果生产的内容不被喜欢就没有人看,我们要更尊重粉丝,才能打动他们。
《21世纪》:怎么看待中国市场的竞争以及市场前景?又会采取什么策略应对中国市场的复苏?
陈炜芸:疫情前,中国邮轮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了“价格战”,但在价格不断被压缩的情况下,难以保证产品品质。如今,招商维京游轮成功推出并运营的“中国海岸人文之旅”打破了这个局面——它不仅是首个由中小型豪华邮轮级别的中国籍邮轮执航的国内沿海航线,市场受众更被定位为渴望更高品质邮轮体验的高知旅客;这为市场打开了新的机会。
打造高品质产品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但我们主打的高知旅客并不介意为更高的品质和独特体验而付费。同时,我们也是中国市场上唯一设定仅接受满8周岁儿童登船的邮轮公司。
未来,我们坚持打造高品质的宾客体验,坚持深耕“海上文游”,提供极具人文特色的邮轮产品。再者,保持产品差异化,在尊重消费者习惯和文化的基础上,保持品牌的精神和初心,让宾客们在过程中感受品牌的“北欧传承”特色。
刘淄楠:通过疫情前十多年在中国市场的摸索,皇家加勒比已经找到了一个成功的路径,我们也有不断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不断去找出最佳的商业模式。
三年间,我们一直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和消费者保持联系,在社交媒体上皇家是行业内最活跃的。我们一直用这个机会去普及邮轮文化,我们也会鼓励旅行社的合作伙伴们一起参与到和粉丝的交流中。另外,我们一直在内部自我培训学习,思考探索邮轮复航后,我们将面临跟三年前不同的市场营销环境,我们的营销模式应该有什么样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