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不能单纯以发论文、拿项目为标准考核产业型科技人才丨聚焦深圳两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思琦曹媛深圳报道
近日,深圳高校捷报频传。
1月30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深圳理工大学”将申报设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申请改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升级为公办职业本科;2月5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公示,首次颁发的“青年科技创新奖”拟奖名单中,深圳有来自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院校的8人入选,占总数的1/3。
高校资源一度被认为是深圳这座一线城市的短板。近年来,深圳发力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市现有高校达到15所。另一方面,深圳以企业为主体的“4个90%”自主创新模式,也引人重新审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作用。
“高校不能在象牙塔里‘坐等靠要’,应多方开拓资源、寻求支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领域的核心地位。”
今年深圳两会期间,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带来提案《以关键环节为突破,带动科技、人才、创新的高质量新发展》。她认为,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人才,“外引”与“内培”均需重视。在深圳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背景下,高校应探索与企业和市场联动,同时要敢于“破唯”,着力推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充分激发高校科研人才的创新动能。
以下为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与张晓红的对话。
一流高校短板如何补?建大学+“抱团”
南方财经:近年来,深圳规划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到2025年还将争取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香港大学(深圳)等尽快落地。深圳频繁建大学的原因是什么?
张晓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必要支撑,而深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资源相对稀缺。从体量上看,目前深圳仅有15所高校(含中外合作高校、异地分校区和研究生院),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其他一线城市存在明显差距;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200强高校中,香港、首尔-仁川各5所,伦敦、巴黎各4所,旧金山-圣何塞、波士顿各3所,纽约-纽瓦克、东京、北京、上海各2所,深圳未有高校上榜。
从科研表现上看,2021年深圳市科技研发经费(R&D)1682.2亿元,研发强度5.49%。其中,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其他等四个执行主体的R&D经费分别为1582.44、61.98、35.20、2.54亿元,占比分别为94.0%、3.7%、2.1%、0.2%。可以看到,企业为深圳R&D投入主体,高等学校以及科研机构表现出明显不足。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人才,而人才不能光靠外引,还要重视内培。深圳大学历届毕业生统计数据显示,至少80%的学生选择留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尤其是留在深圳工作。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意在通过高校培养更多本土的创新型、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服务于深圳“双区”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南方财经:面对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短板,深圳正探索“抱团发展”的创新路径。据了解,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于去年成立,目前在哪些领域开展了探索?有哪些运行机制问题亟待解决?
张晓红:X9联盟实行理事会制度,深圳大学为2022年理事长单位,承办了X9联盟的第一届赛艇联赛。
去年,联盟内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5所高校推出了课程互选的首批“菜单”,共79门课程,其中34门由深圳大学提供。作为其中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深大可提供的学科课程较为丰富,尤其在传播学、心理学、小语种等人文社科领域里还有很多可供开放互选的优质特色课程。
5所高校互相取长板来补足对方的短板,学生经过不同院校优势学科和优质课程的综合培养后,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求职竞争力,都将有明显提升。
然而,由于高校间的空间距离、学制差异等,去年真正实现课程互选的只有深圳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新生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未来,X9联盟将持续扩容,推动课程互选、师资互聘、平台共享,争取以一个个项目为抓手,把虚体的联盟慢慢做实、做大、做强。
高校R&D占比低深大推出“组合拳”
南方财经:据深圳市科创委消息,2023年深圳R&D目标为5.5%,其中企业占比约95%;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将达7.5%,其中企业投入超60%。在深圳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背景下,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什么作用?如何激发高校科技人才创新动能?
张晓红:这一目标说明,深圳要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提升企业的“造血”能力。但同时,高校不能在象牙塔里“坐等靠要”,也应多方开拓资源、寻求支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领域的核心地位。
去年,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以深大为第一单位在Nature正刊上发表论文,其团队破解了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世纪难题,有望形成中国原创的“海洋绿氢”全球新兴战略产业,科研成果的应用性非常强。可见,高校的科研工作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政府的指导下,与企业和市场联动,企业创新离不开高校的智力支持,高校创新也离不开应用场景及市场需求。
同时,对应用性、前沿性、代表性科研成果的重视,势必倒逼高校进行人才评价体系的深度改革,落实“破五唯”,不能单纯以发论文、拿项目为标准来考核产业型科技人才。
以深圳大学的职称评审为例,整体遵循按需设岗、动态平衡的原则,再依据不同学科规律,细分为工科组、理科组、医科组、文科组、社科组等,自主权基本下沉到学院,每个学院和学科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及需求制定职称评审细则及人才扶持工作方案。解决了职称评审的痛点,高校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将被有效激发。
南方财经:近日,广东省科技厅对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进行公示,超三成青年科技创新奖拟奖人来自深圳,其中深圳大学有3位教授拟获奖。对这类科创青年人才,深圳大学有哪些激励机制?如何吸引国内外更多顶尖人才加盟深圳?
张晓红:根据学科差异性,深圳大学对获奖人才设置了相应的奖励机制,除现金奖励外,在博士生招生名额等方面也有相应配套。
深圳大学自2012年起就锚定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在发展上升期,我们曾经属于“挑人才”的买方市场。2020年之后,由于国际形势变化、人才向企业流动、同城高校竞争等多种原因,特别有发展潜力的高端人才招聘出现了下滑趋势。
在此背景下,深圳大学去年出台了人才工作“组合拳”。针对顶尖高端人才,深大推出“讲席教授”制度,根据人才影响力、学术成就等,设定A、B类讲席教授,与“特聘教授”等形成区分,打造金字塔式人才体系。至于青年拔尖创新型人才,了解到部分博士后进站期间因难以留校而影响了科研积极性,深大面向表现突出的本校博士后及专职研究员出台了“荔园留菁计划”,2022年已经产生24位首批“留菁人才”。
此外,随着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2月6日起全面恢复,深圳可与港澳探索建设大湾区教育共同体,利用大湾区文化、法律、社会等各自优势,加大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人才的双向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