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中国印尼发展战略持续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点多面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报道
今年,中国和印尼迎来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在此之前,中国印尼两国元首已经就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合作新格局。
“中国和印尼同为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大国和亚洲大国,拥有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共同的发展诉求。当前,中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印尼也在为实现‘2045年愿景’努力奋斗,两国互利合作有巨大发展潜力。”近日,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盘点了中国和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年来,两国的合作成果和亮点。
陆慷称,过去十年里,中国和印尼政治互信不断加强,两国合作机制不断提质升级,战略对接持续深化。他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持续对接,两国经贸合作必将进一步提质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两国不断挖掘在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上的合作空间与潜力。陆慷认为,双方的下一步合作将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丝路电商等新兴领域,“可以说,两国未来的合作潜力巨大,领域点多面广。”
(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供图)
中国印尼合作聚焦新兴领域
《21世纪》:今年是中国和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过去十年以来,您认为中国印尼两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取得了哪些合作成果和亮点?
陆慷: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演讲时首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并宣布与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掀开新篇章。
十年来,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强,习近平主席3次到访印尼,佐科总统6次访华,两国元首10次会晤、8次通话。去年7月,佐科总统成功访华,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首位应邀单独到访北京的外国领导人。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赴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并同佐科总统举行会晤,双方就加强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达成新的重要共识。
十年来,两国合作机制不断提质升级。2021年,两国启动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双边合作从政治、经济、人文“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升级为政治、经济、人文和海上合作“四轮驱动”,为两国关系在后疫情时代取得更大发展打造了新平台,注入了新动力。
十年来,两国战略对接持续深化。雅万高铁、“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两国双园”等标志性大项目合作稳步推进。2022年7月,双方续签了“一带一路”与“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合作谅解备忘录,2022年11月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框架下的合作规划,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双方重点推进的“五通”合作项目。
十年来,两国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双边贸易稳步增长,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投资合作成为亮点,印尼是中国在东盟第二大投资目的地。
基础设施合作前景广阔。印尼多年来保持中国在东盟最大工程承包市场和全球前十大工程承包市场地位。2022年,中国企业在印尼工程承包合同金额超过140亿美元。中国企业投资建设万隆三期高速公路等多个项目进展顺利。经贸合作区顺利推进。中国企业已在印尼投资建设了超过十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涵盖棕榈、橡胶、镍铁制品、氧化铝、汽车及综合类产业,遍布印尼各大主要岛屿,经贸产能合作成果显著。
《21世纪》:对于中印尼下一阶段的“一带一路”合作方向,您有何展望?
陆慷:中印尼同为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大国和亚洲大国。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两国确定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大方向,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中印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可期。
雅万高铁作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其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区域综合经济走廊”持续推进,将印尼外岛开发打造成两国合作新亮点。同时两国还将不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思路、新领域和新亮点,深挖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业态潜力,积极探讨北加里曼丹绿色工业园、印尼新首都、新能源电池等方面开展互利合作,继续推动两国“一带一路”合作提质升级,真正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持续对接,两国经贸合作必将进一步提质升级。双方下一步合作还将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丝路电商等新兴领域,不断增强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双边经贸额新高凸显“互利共赢”
《21世纪》:2022年中印尼经贸额创历史新高。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和印尼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能否结合经贸数据和进出口产品品类,分析中印尼双边经贸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陆慷: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印尼双边贸易额达1490.9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其中,中国自印尼进口7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对印尼出口7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
中国积极与印尼分享市场机遇,进博会、广交会、东博会等国际性展会成为印尼产品通往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中国已成为印尼棕榈油、煤炭、钢铁、燕窝等商品的最大出口市场。据印尼方统计,2022年,中国内地对印尼直接投资达82.3亿美元,同比增长18.0%。中国企业投资助力印尼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镍铁生产国和第二大不锈钢生产国,推动印尼对华贸易逐步趋于健康平衡,树立了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的典范。
双方经贸投资合作不但在能矿、制造、基建等传统领域基础深厚,还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持续发力,促进了彼此国内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各自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本质。
RCEP打破中印尼合作瓶颈
《21世纪》:今年RCEP正式对印尼生效。RCEP将在中印尼贸易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具体如何体现?此外,两国投资集中在能源资源密集型和农产品方面。RCEP生效后,其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将给两国的能源资源和农产品投资以及贸易带来哪些利好?
陆慷:2023年1月2日,RCEP在印尼生效。至此,RCEP15个成员中,已经生效的达14个。RCEP在印尼生效后,按照协定的承诺,中国与印尼将相互实施RCEP协定税率。
在RCEP项下,印尼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基础上,新增给予中国700多个税号产品零关税待遇,包括部分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电视、服装鞋靴、塑料制品等。其中,部分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部分服装类产品等自2023年1月2日起立即实现零关税,其他产品将在一定过渡期内逐步降为零关税。中方也将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基础上,对印尼产菠萝汁和罐头、椰子汁、胡椒、柴油、纸制品、部分化工品和汽车零部件等降税,进一步开放市场。
在当前百年变局和全球疫情叠加之际,RCEP以全面、现代、高质量和普惠的自贸协定为目标,将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包括印尼在内的其他国家参与中国市场创造更多机会,同时对破解中印尼经贸合作瓶颈、巩固深化拓展新的合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推动中印尼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企投资带来实质好处
《21世纪》:近年来印尼持续加强下游产业。您如何看待中国和印尼在下游产业的合作?中国和印尼在新能源产业的合作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陆慷:一段时间来,中国一些企业较积极、深入地参与了印尼镍矿等产业下游化和全产业链合作。中国政府对此积极鼓励和支持。印尼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对此给予积极评价。中国企业的参与大大提升了印尼包括镍矿在内资源产业的附加值,给印尼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样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产业下游化和增加附加值。我本人去过位于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的青山工业园,看到园区内很多中国企业在对印尼技术转让、职业培训、扩大就业以及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低碳环保等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印尼地热能、水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印尼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出力争到2060年或更早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为此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国企业凭借在动力电池、太阳能、风力发电等领域竞争优势,正积极投资印尼市场,打造两国经贸合作新亮点和长期增长点。
双边合作“点多面广”
《21世纪》: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振下,中印尼两国在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还有哪些互利合作的空间?
陆慷:近年来,印尼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印尼数字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目前,印尼数字经济规模在东南亚居首位,约占40%。中印尼两国在数字经济领域互补性强,合作日益密切。
两国政府部门已签署《关于推动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可以说,两国未来的合作潜力巨大,领域点多面广。例如,可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合作,包括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加强数字素养和能力建设合作,包括加强人才培养,赋能女性和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产业数字化合作,推动制造业、农业、教育、医疗和旅游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强新业态新模式合作,鼓励两国企业参与智慧城市、远程医疗、数字金融、数字健康和智能物流等新领域新模式合作。
中国、印尼两国在绿色低碳发展上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前景广阔。双方可加强对话沟通和经验分享,推进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交流,推动两国企业加强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金融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更好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