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 > 正文

21硬核投研丨半导体设备:业绩与股价齐飞,高景气与波动风险同在

2023-04-21 14:59:1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赛男

21世纪资本研究院 张赛男 上海报道 

近日,多只芯片龙头披露的财报显示业绩低迷,但半导体设备板块无论是业绩还是股价却连连攀升。

4月20日,Wind半导体设备板块报收5651.26点,涨幅近3%,创下自2021年底来的新高。个股方面,北方华创(002371.SZ)股价已连续多日大涨,截至20日收盘报352元,同样创下2021年底来的新高。与此同时,中微公司(688012.SH)、至纯科技(603690.SH)、芯源微(688037.SH)等半导体设备厂商纷纷大涨。

在2022年底整体陷入低迷之后,整个半导体设备板块大有“回春”之势。

究其原因,还是和业绩高度关联。在受下游需求影响半导体产业链整体不振之际,芯片龙头如韦尔股份、卓胜微业绩出现断崖式下跌,但设备板块却是难得的亮点。以北方华创为例,2022年、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此前多次报道指出,随着半导体供应链的国产化将继续深入推进,其中,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材料等增长较为稳定。

业绩增长韧性

北方华创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同比增长51.68%;实现归属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118.37%。

公司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半导体设备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订单增长,使得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增长;此外由于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成本及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止北方华创,多家半导体设备厂商业绩表现出难得的韧性。

晶盛机电(300316.SZ)预计去年实现净利润约27.4亿元-30.8亿元,同比增长60.0%-80.0%。公司方面表示,去年进一步深化了装备+材料的协同布局,各项业务取得快速发展。一方面,紧抓半导体装备国产化进程加快的行业趋势,实现半导体装备订单量同比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光伏创新性设备,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品质,强化公司光伏高端装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长川科技(300604.SZ)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约4.5亿元-5.2亿元,同比增长106.2%-138.27%。公司提到,尽管行业景气度受周期性影响下行,但下游核心客户对公司自主研发产品的需求旺盛进一步助力公司主营业务突破周期影响快速增长。收入结构上,高端品类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为经营业绩增长带来一定动力。

此外,中微公司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约47.40亿元,同比增加约52.50%,预计实现净利润约10.8亿元-12亿元,同比增加6.78%-18.64%。芯源微预计实现净利润约1.75亿元-2.1亿元,同比增加126.25%-171.49%

这是全球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的一个注脚。

来自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金额增长5%至1,076 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内地设备投资虽较2021年下降5%,但仍以总额283亿美元连续三年拿下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宝座;第二大市场台湾地区则增加8%至268亿美元,连续四年增长。

而从今年一季报的表现来看,相关厂商的业绩还有望持续高增。

北方华创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6亿元-40亿元,同比增长68.56%-87.29%,实现归属净利润5.6亿元-6.2亿元,同比增长171.24%-200.3%。晶盛机电预计实现净利润约8亿元-9亿元,同比增长80.86%-103.47%。

国产化导入加速

为何在行业周期性下行的情况下,设备厂商仍然保持如此强劲的增长?背后的逻辑还是要回到晶圆厂扩产和国产化导入需求。

“半导体设备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中国半导体设备整体国产化率不足20%,这就意味着国产发展的广阔空间。2023年半导体供应链的国产化将继续深入推进,其中,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材料、关键芯片等增长较为稳定。”一位机构分析人士向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半导体核心设备如光刻、刻蚀、PVD、CVD、氧化/扩散等设备的Top3市占率普遍在90%以上。

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之下,尤其在半导体设备出现管制措施之时,半导体国产设备在快速渗透。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时,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会超过50%,初步摆脱对美国设备的依赖。

“半导体设备厂商景气度正在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产化进程加速,由于国外设备的禁运,不少晶圆厂加速国产设备导入,提升了设备厂商业绩。”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

至纯科技公告称,2022年度业务保持稳步增长,新增订单总额为42.19亿元,同比增长30.62%,其中半导体制程设备新增订单18亿元,同比增长60.71%。至纯科技的核心客户均为国内知名企业,如上海华力、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士兰微、西安三星、无锡海力士、北京燕东、TI、华润微等。

中微公司去年新签订单金额约63.2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21.9亿元,同比增加约53%,订单销售比达到1.33。

晶盛机电则表示,公司积极推动单晶炉、抛光设备、减薄设备、硅外延设备等8-12英寸大硅片设备以及碳化硅外延设备等面向国内主流半导体材料厂商的市场推广工作,相关半导体设备的出货及验证加速推进,公司半导体设备订单持续增长。

广发证券的一份研报整理了2022年国内晶圆厂的公开招标项目以及相关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中标情况,可作为观察国产半导体设备的一个切口。

研报显示,2022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合计中标231台设备,北方华创、创微微电子、中微公司、万业企业中标量领先,分别中标 64 台、28 台、22 台、21 台设备。

2022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合计中标量在对应工艺环节的中标比例为26%。其中,盛美上海的硅片再生设备、北方华创的 PVD 设备和氧化设备、创微微电子的湿法腐蚀设备在对应工艺环节的中标比例领先,分别为 67%、50%、50%、47%。

根据各公司官网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内资晶圆产线的总产能约为162.5万片/月(8寸约当),而各条产线的规划总产能约为454.5万片/月(8寸约当),现有产能距规划产能仍有较大的扩充空间,因此,内资晶圆产能的大幅扩张,有望为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带来广阔的订单增量。

风险同在

但在一片向好的市场中,仍能听到一些杂音。

上文提到,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仍然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从最新的消息来看,由于全球芯片厂商缩减资本开支,原定设备采购计划也受到波及。

多位半导体设备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上半年收到许多订单,但多次推迟后,客户宣布将在2023年减少50%的设备投资,并持续取消订单。还有业内人士日前透露,SK海力士去年Q2要求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延迟发货,到了Q4则不得不完全取消订单。

也就是说,尽管国内半导体厂商在产业链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保持了快速增长,但不能忽视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

目前,一些国际龙头已经宣布了减产计划。三星今年一季度利润创下了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纪录,与此同时,三星无奈宣布减产计划,表示正将内存产量削减至有意义的水平。台积电近期也被传出其28nm扩产计划将全部暂缓,并有意下修今年资本支出,减幅可能超过12%。

这些半导体大厂的减产和削支消息,对于半导体设备厂商来说不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后者的订单将减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之所以还仍能保持快速增长,不得不考虑设备这个偏上游环节存在的滞后性因素。

张孝荣还表示,“半导体设备市场是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市场,规模不大,许多国内企业的销售额,加起来可能还不如ASML的一台光刻机价格。基数小,所以容易看到波动。”

对于近期半导体板块的上涨,他认为,除了禁运产生的市场情绪外,还有板块轮动的因素。总的来看,他表示,“国产设备行业景气度处于抬头上升通道,市场对国产芯片的需求扩大,下游企业需要设备以应付产能扩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