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去年贸易额7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初步构建

2023-05-18 19:36: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郑青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北京报道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地,也是互联互通的标杆地。在此背景下,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备受瞩目。据新华社报道,5月1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已抵达西安与会。

2013年9月,中方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第一时间得到哈萨克斯坦强烈反响,中亚成为“一带一路”发轫地和西出首站。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先试先行、成色十足,在发展战略对接、合作机制建设、重大项目推进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为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现实、便捷的途径,在欧亚地区乃至国际社会产生重要示范效应。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西安举行,会议将进一步凝聚中国和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助力双方继续做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我们相信,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中国和中亚国家将乘着中国-中亚峰会的东风,让延续千年的丝路古道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邓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是中亚国家的主要经贸伙伴和投资来源国,对中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是它们最看重的域外国家,不仅能够为它们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还能为它们的产品提供庞大的市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将进一步凸显。”

邓浩指出,在中亚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是重中之重,而在所有域外国家中,中国是最有能力帮助中亚国家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国家。“中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而西方国家虽然非资源经济发达,但是成本太高,不适合发展中国家。可以说,这些国家正在把走出经济困境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从这个角度看,这次峰会意义重大。”

邓浩表示,从2018年开始,中亚国家的区域合作明显加速,整体性在提升,这为中国—中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次峰会将为中亚地区的区域合作提供强大推动力。“我期待本次峰会让中国—中亚合作机制提质升级,为双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苏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中亚五国总统集体访华参会凸显了对此次峰会的重视。过去几年,中亚国家的经济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冲击,迫切希望在多边和双边框架下加强同中国的合作,助力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此外,近年来,中亚国家非常重视互联互通建设,推动中亚地区内以及中亚与其他地区的交通走廊项目,努力把中亚打造成连接东西的枢纽地带。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符合中亚各国的发展战略,因此中亚国家都对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有迫切的诉求。

苏畅表示,期待本次峰会在人文领域取得更多成果。她说,过去十年,在元首外交的战略规划和引领之下,中国和中亚五国双边关系不断提升,取得了非常多突破性成就。而随着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中国和中亚国家有必要进一步拓宽人文领域的合作,为未来双方在其他领域更深入的合作打下基础。

中国对中亚五国吸引力越来越大

邓浩指出,当前,中国对中亚国家来说正在呈现出更大的吸引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通道优势。由于乌克兰危机,中亚国家过去经俄罗斯出口欧洲的通道被西方国家封锁,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不仅可以为中亚国家提供前往东南亚、东亚的大通道,还可以为它们开辟前往欧洲的替代通道,如推进中的中吉乌铁路方案、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以及已经开通了的中哈土伊铁路运输走廊。此外,通过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连接中国、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中亚国家的货物也可以穿过里海或黑海最终到达欧洲。

第二是市场优势。过去,俄罗斯是中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但如今在西方的制裁之下,它们之间的贸易往来受到很大限制,而且俄罗斯国内的需求也受到抑制。在这种情况下,中亚国家迫切希望扩大商品出口市场,中国市场对它们的吸引力大大增加。

第三是资金和技术优势。受疫情的影响,中亚国家的经济本已遭遇很大的困难,而俄乌冲突对它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当前,中亚国家要走出经济困境,迫切需要外部提供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5G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能够为中亚国家跟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提供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邓浩强调,中国也需要同中亚国家加强合作。从大国的角度考虑,中国希望中亚国家战略自主、奋发图强,该地区的发展关乎中国周边的稳定和安全。从经济角度看,中亚是“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地。其中,土库曼斯坦是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哈萨克斯坦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供应国,俄罗斯正准备通过哈萨克斯坦的管道向中国输送石油。中国和中亚加强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

过去十年,中亚五国密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塔吉克斯坦是全球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文件的国家。中亚国家领导人踊跃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高度赞誉“一带一路”倡议,称其是“各国解决后疫情时代危机和挑战的‘金钥匙’”,“为各国打开机遇之窗”,“将各大洲不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中亚五国外长集体出席“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参与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等。

在密切的政治关系推动下,中国同中亚五国共同实施了一系列大项目,广泛惠及地区各国人民。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成,打开了中亚国家通向太平洋的大门。中国企业承建的中亚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顺利贯通,结束了当地民众出行需要翻山越岭或绕行他国的历史。中吉乌公路正式通车,成为跨越高山、畅通无阻的国际运输大动脉。途经中亚的中欧班列在中欧班列开行总量中占比近80%,成为驰骋欧亚大陆的“钢铁驼队”。

除此之外,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三条线路运行顺利,中吉乌铁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公路、中吉乌公铁联运顺利运营,中塔乌公路常态化运行加快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谈判稳步开展。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建设多个跨境光缆传输系统,成为中国经中亚通往欧洲方向的重要陆上信息通道。中国中亚多层次、立体化的互联互通格局已然形成,一条横贯欧亚、连接两洋的战略性走廊正全面铺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峰会标志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将步入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之后,六国将在该机制框架下拓展六方共同关注的合作项目,包括提升区域整体互联互通水平,涉及铁路、公路、能源运输通道和通讯网络的完善与应用等;构建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各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金融安全水平等;推广数字经济的应用等。

提前实现700亿美元贸易目标

如今,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中亚国家第一大或主要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提前实现700亿美元贸易目标,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自中亚国家进口农产品、能矿产品同比增长超过50%,对中亚国家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42%。如今,中亚小麦、大豆、干果、水果、牛羊肉等数十种优质农产品实现输华,有效促进双方贸易平衡健康发展。

在亮眼的贸易数字背后,是中国和中亚国家高水平的制度性安排。中哈建立产能与投资合作机制,迄今举行19轮对话,确定涵盖52个项目、总金额212亿美元的项目清单,即将签署产能投资合作规划。中吉签署《关于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乌研究商签产能合作规划。中土签订政府间5年合作规划(2021—2025年),加快推动两国能源与非资源领域合作,积极推动天然气价格谈判。 

“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贸易取得如此成就来之不易。”刘华芹指出,目前,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她进一步指出,在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和中亚贸易商品结构更加优化。除了矿产品和能源产品外,农产品成为中方进口新的增长点。据相关数据,2022年中哈双边农产品贸易额翻番。去年7月,中方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市场准入,中国海关总署准予自部分中亚国家进口新鲜水果,包括樱桃、甜瓜、柠檬和石榴等。中亚国家的葵花籽油、面粉、奶制品、肉制品及水果丰富了中国百姓的餐桌,使各国人民分享了合作红利。

同时,跨境电商作为新型贸易方式在中亚地区快速发展。她表示,中国与中亚跨境电商贸易额同比增长95%,目前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近300家企业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从事跨境电商交易,开设了专题国家馆。丝路电商助力中亚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利用线上窗口开展国际贸易,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稳步增长

近年来,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稳步增长。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50亿美元,累计完成工程承包营业额639亿美元。中国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油气采矿、加工制造、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一批大项目成功落地,助力中亚各国产业升级、互联互通和民生改善。

如今,中国已是中亚国家最大或主要投资来源国。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务实合作提供融资支持。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在中亚设立分支机构。

刘华芹表示,未来中资企业可关注传统领域,如农业、能源、冶金、化工、医药、机械制造,包括建材和农机等众多领域,更应关注新兴领域,包括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应用、生物技术、绿色农业以及园区建设等。

苏畅也强调,当前,数字技术是中亚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在疫情期间,我们跟中亚国家在互联网医疗、远程教育方面实现了一些突破,现在在数字经济会有更多的拓展空间。”

此外,苏畅指出,借鉴中国经济改革经验也是中亚国家感兴趣的方向。包括近年中亚国家倡导推动的工业园区、自贸区等是在参考中国的特区经验。此外,扶贫减贫、生态保护等领域也值得中国与中亚国家展开经验分享和务实合作。

据悉,中国首个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顺利运营。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成为了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期待峰会在人文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表示,建交30多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赓续千年友好,在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地方交往等领域合作硕果累累,构建起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中国同中亚五国在文化、影视、教育、青年、媒体、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舌尖上的中国》、《都挺好》等影视剧被译介至中亚国家,中哈首部合拍电影《音乐家》引发热烈反响,中文歌剧《玛纳斯》在吉成功演出,迪马希等中亚明星登上中国舞台。双方互派留学生、汉语教学、地方交往、联合考古、互译文学作品等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此外,双方友好省州市达到62对,中亚设有13所孔子学院。中乌明切佩古城联合考古、希瓦古城修复工作顺利推进,推动中国考古“走出去”。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同中亚国家互施援手、团结抗疫,传统友谊淬炼升华。

“人文合作既是政治、经济、安全合作的自然延伸,也是这三个领域高质量合作的基础。”苏畅解释道,在一些具体的经济合作中,如果双方对于市场经济改革理念、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共识越多,合作也会越顺畅。我们需要推动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的民间交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先了解,再理解,最后相互接纳,这是人文合作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她看来,人文领域的合作涉及非常丰富的内容,不仅包括旅游、教育等领域,更应加强青年交流、智库合作等内容。青年交流方面,苏畅说,中亚国家30岁以下的青年人口占很大比例,有一些国家甚至达到60%以上。“希望中亚国家的青年人对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了解,看一看中国的发展,感受一下中国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喜欢的当代文化。”

苏畅还认为,中国和中亚国家应大力推动自然科学领域的合作,特别是信息、医疗、环保等领域。在这些方面,中国有世界领先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