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南财快评:从外贸第一大省看中国出口新优势的形成

2024-01-18 20:45: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肖宇

肖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近日,广东省2023年的外贸数据正式公布。从总量来看,2023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其中,出口5.3万亿元,同比增长2.5%。进出口总值在全国占比从年初17.6%上升至全年的19.9%,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外贸第一大省。

需要指出的是,广东外贸的这一靓丽成绩,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普遍下降的大形势下获得的。美东时间1月9日,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显示,全球经济已连续三年进入缓慢增长模式,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增长疲软、全球贸易低迷,低收入国家去年的表现令人失望,发展中经济体比上一个十年的平均水平还低一个多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全年增速只有1.5%并且预计2024年会进一步放缓至1.2%。可以说,这是世行近十年来最为悲观的一个报告,外部需求萎缩已是不争之事实。

如果再考虑到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以及全球产业链横向压缩和纵向整合的演进趋势,广东全省这一外贸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而破解这一靓丽成绩背后的密码并形成可资借鉴的经验,需要到热气腾腾的南粤大地中去找寻答案。

一个常识性的判断告诉我们,顺应全球产业演进的发展趋势,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快速突破,是吸引产业资本集聚和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产品结构来看,2023年全年广东出口产品中占比最高的是机电产品(65.4%)。而就全年增长贡献而言,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对增长的贡献最大(229%),其次是农产品(18.8%)和锂电池(15.9%)。其中,以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出口合计增长33.7%,这充分展示了“广东智造”在全球遥遥领先的竞争力。

近年来,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集群化发展,广东全省坚持创新引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向下扎根和向上突围。在绿色低碳、智能装备、未来材料和生命健康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突破。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和“含绿量”不断提升,这也是广东制造业出口在全球逆势增长的流量密码。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新阶段,“一带一路”为广东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红利。进一步的区域国别外贸数据也支持这一判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逐渐成为广东主要的贸易伙伴,2023年广东对共建国家的进出口在全省占比高达36.6%。

民营经济是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多次强调了民营经济“自己人”的定位。广东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外贸稳中有进、进中有新、新中有智的背后,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超过了半壁江山。广州海关的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省总值高达六成,同比增长3.3%。

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广东围绕中央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抓住重点关键,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以打造重大战略性平台为抓手,不断培育外贸新动能,坚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持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有效尝试。在全球竞争格局深度重塑的大背景下,广东与美欧等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保持了基本稳定,2023年与美国进出口在全省的占比是12.1%,与欧盟是11.7%。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更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广东外贸是中国外贸的缩影。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发挥好经贸合作的“压舱石”作用,通过互利共赢拉紧与世界各国的利益纽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而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广东外贸的靓丽成绩也告诉我们,通过制度型开放倒逼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深层次变革。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设置开放包容的市场准入条件,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应该是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形成新质生产力和不断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