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壮大民营经济,撑起广东经济“半壁江山”
1月23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称,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各级政府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枝繁叶茂”。
近日,广东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鼓励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引导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加强资源要素供给保障、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推出30条措施,以充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全面增强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
首先,广东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全国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广东在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区域创新之一,奠定了广东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民营经济发展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至2021年底,广东省民营经济单位数1476.54万家,占全国1/10。同年,广东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78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4.5%;实现进出口总额4.67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的56.4%;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2.9%;上缴税收1.29万亿元,占全省税收比重48.6%;从业人数4525.34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口60%以上。广东省民营经济单位数、增加值、进出口总额、上缴税收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
然而,受到世界经济疲软等导致的外需冲击,一些民营的经营遇到一些困难,企业家发展信心有所下降,发展速度有所放缓。突出表现就是近年广东民营企业的投资开始放缓,增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对广东省部分民营企业的调研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为此,广东省积极出台措施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包括2023年8月发布的《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以及近期出台的“民营经济30条”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家对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促进广东省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全国民营经济产生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
此外,应当注意到广东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保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国际化水平领先、创新要素活跃的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新发展格局先行优势明显。民营经济是社会经济中最有活力,创新最活跃的群体。广东省民营经济的良好发展基础,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经济实力方面,2021年,广东省61家民营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10强广东占5席。在创新发展方面,至2021年底,广东省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9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万家。特别是出现了一批引领世界市场,推动双循环格局发展的创新型企业。
例如,位于广州番禺的快消服装平台SHEIN(希音),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相结合,抓住服装经营的特点,以快打慢,通过小批量快速反应、快速生产,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预计2023年全年能够推动出口300亿美元左右,比例达到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全年3000亿美元的10%左右。鼓励这样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就可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全国发展的战略支点作用。可以预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可促使大湾区长出更多的创新企业大树,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广东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大湾区以其雄厚的经济基础,深化促进区域内外协同发展,具有推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条件。广东省内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差异,这也构成了区域间民营经济发展的差异。根据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组织发布的省民营企业系列榜单显示,粤东西北12个地市共7家企业上榜“2023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共11家企业上榜“2023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1家企业上榜“2023广东省服务业民营企业50强”,远低于珠三角核心九市的水平。挖掘并发挥粤东西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潜力,将有效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此同时,珠三角九市民营经济的发展,除了会直接吸纳粤东西北的富裕劳动力,还能带动粤东西北配套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通过产业转移丰富粤东西北的产业形态、提升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多方面促进广东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本文作者:陈甬军,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陈义国,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