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丨PMI结构性变化释放出积极信号
特约评论员谷喻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12月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综合PMI分别为49%、50.4%、50.3%,整体保持在荣枯线附近小幅波动,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景气水平基本稳定。从三项PMI指数以及各个分类指标来看,走势出现结构性分化。
一方面,受气温下降以及春节假期临近的影响,近几个月是传统的生产淡季,制造业PMI和综合PMI回落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不过,2023年三季度制造业PMI反弹,四季度持续回踩,走势弱于往年,表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尤其是订单类指数偏低,内需、外需双双回落,反映出需求不足问题依然显著。2023年12月新订单指数为48.7%,新出口订单指数低至45.8%,表明内需扩张动力较弱,外需走弱压力更大。
另一方面,非制造业PMI有所回升,服务业好于季节性,建筑业景气度明显回升,非制造业市场供需状况整体有所企稳恢复。总体来看,当前非制造业运行状况要好于制造业,经济内生动能正在积聚。虽然制造业PMI仍然低于荣枯线,但是随着积极政策加快落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好于前期,制造业投资活动表现有所改善,微观经济增长动能保持恢复趋势。具体而言,释放出以下几方面积极信号。
首先,建筑业扩张动能增强,对非制造业景气度的带动作用较为显著。2023年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比上个月回升1.9个百分点,呈显著扩张状态。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经发行完毕,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国债项目清单正在陆续下达,涉及水利、管网等各类基建投资项目,实物工作量有望加快形成,对建筑业景气度起到提振作用。近期京沪相继出台楼市新政,加之前期稳地产政策效应显现,促进房地产市场有所改善。2023年11月以来,商品房成交面积、土地成交面积、房企新开工和施工面积都出现环比大幅增长。从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5.7%,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表明市场发展预期稳定向好。
其次,服务业发展预期较好,增长动能较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与上月持平,表现好于疫前同期平均,具有较强的韧劲。受冬季寒潮降温的影响,部分与出行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市场活跃度偏弱,水上运输、航空运输、住宿、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是影响服务业PMI低于荣枯线的主要原因。不过,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4%,上升0.1个百分点,处于较高水平,服务业未来恢复发展整体保持乐观。在积极政策支持下,货币金融服务、信息通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持续较快增长。
再者,购进端价格企稳回升,去库存已经接近尾声。受需求不足和市场预期较弱的影响,企业补库存意愿较弱,库存类指数回升势头放缓。2023年12月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为47.7%、47.8%,近两个月走势偏弱,但仍然高于前期低点。值得关注的是,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比上个月上升0.8个百分点。在近期国际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的情况下,国内企业购进端价格指数逆势回升,释放出市场改善的积极信号,意味着采购需求正在转强。预计前期集中的原材料去库存可能告一段落,即将迎来库存回升周期。
最后,新动能领域扩张势头较好,制造业结构优化持续推进。高耗能行业PMI为47.4%,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1.6个百分点,是压低制造业景气水平的重要原因。受终端需求不足的影响,消费品行业PMI为49.4%,景气水平低于荣枯线。与此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0.2%,保持稳健扩张,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2023年1-11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都达到两位数。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增长快速,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因此,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积极政策推动下,预计后续PMI指数有望企稳回升,经济增长动能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