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中国10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初显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梁旭琦广州报道
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了2024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10月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0.2%和50.8%,比上月上升0.3、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上。
整体来看,10月PMI释放了怎样的经济信号?其中,制造业PMI为近半年来首次升至荣枯线之上,主要受哪些因素驱动?分项指数有哪些亮点?我们来听一听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佩忠的观点。
中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
刘佩忠:10月,三项指数均处于临界值以上,释放出经济恢复的动力增强的积极信号。
9月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预期。本轮政策执行力度空前,涉及金融、财政、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对巩固经济恢复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本轮政策明确了积极的政策态度,传递出有能力、有意愿、有信心持续加码稳经济的信号。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以及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10月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向好。
可以看到,10月制造业PMI指数重回扩张区间,这主要受益于供需两端的同步回暖。随着前期高温降雨等极端天气不利因素消散和国内需求改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其中,通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4.%以上,产需释放较快。
制造业价格明显回暖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0月制造业价格明显回暖,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有大幅反弹。其中,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前期钢铁等黑色金属价格持续低迷,而10月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的价格指数升至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的积极变化。同时,企业生产经营预期也在持续改善,10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上升至54%,为近4个月高点,反映出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较为乐观。
未来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将继续累积增多,需要保持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同时做好增量政策工具储备,保持政策定力与连续性,适时加大各方支持力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在非制造业领域,如何解读各行业的表现差异?数据反映服务业有哪些积极变化?我们来听听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的分析。
三大因素造成行业分化
周茂华:10月份,服务业指数呈现回升态势。在服务业中,文旅、金融相关行业例如交通运输、电信、金融与资本市场服务等保持高景气度,业务增长较快。相对而言,房地产和住宿等商务活动处于收缩区间。建筑业虽然仍保持扩张状态,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商务活动保持高景气,而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业表现则偏低迷。
造成行业分化的原因主要与三个方面有关。首先,季节性因素对行业表现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国庆假期期间居民的文旅消费强劲释放,但假期同时对部分重点项目施工也造成了一定的拖累。其次,政策效果逐步释放对行业发展产生了影响。国内的存量政策和大规模增量政策的效果不仅积极影响了国内消费和投资活动,也明显推动了金融市场的预期回暖和交易活跃度。此外,国内基础设施项目的快速落地对建筑业活动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最后,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的重大变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本轮房地产复苏周期略超预期,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服务业的复苏构成了一定的拖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不同行业之间的明显分化。
预计四季度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速扩张
周茂华: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显示出国内商业活动的扩张步伐加快,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的扩张也为四季度经济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分项数据来看,服务业和建筑业的新订单以及从业人员指数均有明显改善。这一变化反映出国内基础设施项目的加速落地以及房地产市场开始显示出企稳复苏的迹象。此外,10月份的新订单销售价格指数和业务活动的预期指数均进一步走高,这进一步显示出非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需求和经济复苏的信心增强。
从当前趋势来看,预计四季度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的扩张步伐将适度加快。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尤其是近期推出的逆周期增量政策,已明显提振了市场预期。房地产市场的企稳迹象,加上重大项目的实施落地,预计将进一步加快建筑业活动的步伐。
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初显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以及已出台的存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后续PMI指数是否还有上升空间?还将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我们来连线东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负责人杨博光。
整体经济动能有望逐步增强
杨博光:在“十一”假期影响下,10月的PMI通常因季节性因素而表现较弱。然而,今年10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采购经理指数均出现了回升,这种反季节性的表现更加突显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加码后,经济动能的明显增长。
结构性地分析,我们观察到新订单和生产均转向扩张态势,而产成品库存的进一步收缩则反映出市场需求逐步回温,生产端的响应也在增强。产成品库存的收缩揭示了库存周期从被动去库存向主动去库存的转变。
更为关键的是,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显著上涨,这一扩张态势与出厂价格的升温相结合,反映了整个需求端回暖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成本有望向下传递,从而推动消费者物价指数上行,刺激整体消费需求,并加速经济内循环的增长。
在非制造业中,部分服务业的增长尤为明显,这与“十一”假期的出行热度有直接关系。同时,财政部透露将加大力度化解地方债务,这一政策配合财政支出,预计将推动专项债的加速发行及向实体经济的资金投放效率。建筑业采购经营指数的扩张也有利于加快经济活动。
因此,在10月PMI反季节性回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出台的化债政策预期将释放地方财政支出的潜力,从基础建设到制造业乃至居民收入端,整体经济动能有望逐步增强。
关注海外市场变动
杨博光:随着本土增量经济政策的实施,内需市场已经开始显示出良性发展的迹象。同时,海外市场变动也需要我们关注。
当前,美国总统选举临近。共和党的政策主张对外加税和对内减税,这种策略的双重影响值得深入分析和考虑。
自9月底美联储开始实施降息周期以来,资金流动主要围绕降息操作。美联储首次降息后,汇市和债市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动向:尽管美国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上升速度快于短期债券,美元指数却意外上升,而非下跌。这种市场表现的背离现象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开始对市场产生一些预期之外的无效。
此外,去年10月以来,美国财政部持续发行短期债务,这可能增加未来再融资市场的风险。这种情况进一步说明,美联储在未来大幅降息的空间可能受限,这将影响美元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关系,可能引发潜在的汇率波动。这些因素都需要我们在制定经济策略和预测未来市场走向时予以高度重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编辑:和佳李依农
记者:见习记者梁旭琦李依农
制作:李群
拍摄:胡凯文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曾婷芳赖禧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吴婉婕龙李华张伟韬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