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创科·新势力⑦|博志生物吕维加:初创企业亟需资本助力走完“最后一里路”

2024-12-17 19:07:35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张伟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伟泽香港报道

1994年,彼时还是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学系助理教授的吕维加,就希望能推动新一代生物活性骨水泥的研究,在科研人员不断改进以及香港当地企业的资金支持下,2004年,这种新型骨水泥研发成功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遗憾的是,在三十年前的香港,学术研究与商业化运用两者之间仍是泾渭分明,当时的香港大学规定,学校教师不能拥有公司股权。因此最终该科研成果只进入到临床试验,并没有进行商业化的转化。

不过,这颗种子在二十年后却悄然发芽。随着香港创科风气持续向优,高校对于教授创业的限制逐步放开。香港大学在2023年6月宣布,将初创企业授权方的典型股权要求从10%降至仅5%、将发明人的知识产权收入分配从 33.3%增至70%,支持科技初创企业。而2023年10月推出的“产学研1+计划”的细则中也提到,建议参与计划的大学团队或发明者可获取知识产权的利益分配不少于70%。

骨密度检测市场广阔

2018年,在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后,吕维加创办了专注于骨肌健康智能诊疗领域的博志生物科技,聚焦于老年人的骨密度检测。

根据《加强中国基层医疗卫生系统中老年人跌倒预防整合的实施框架及策略研发》专题报告,8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跌倒高危人群,跌倒发生率在过去30年中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约35%的髋部骨折病人无法恢复独立行走,25%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护理,骨折后6个月死亡率为10%—20%,一年死亡率高达20%—30%。

吕维加介绍,传统的骨密度测试是在人体中抽样,通过部分骨头的骨密度来推断整体的骨密度,但这种测试存在缺陷。老年人在60岁之后由于老年骨代谢失平衡等因素,会产生骨刺。而在传统的测试方法中,骨刺的骨密度也会被计算在其中,这也就使得整体的骨密度平均值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博志提出了局部骨质量评估理论,根据该理论所搭建的同步自体模Q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骨密度检测系统可以精准测量局部松质骨、皮质骨、椎弓根部位骨密度,评估脊柱、髋部骨质量,同时也可以检测出骨头内部是否存在隐藏的空洞。该系统可以将传统骨密度测量精度从60%大幅提高至99%。

同步自体模QCT骨密度检测系统同时还能提供软组织定量检测,分析肝脏脂肪分析以及内脏脂肪分析。由于骨质、肌肉以及脂肪通常紧密贴合,不同的脂肪和肌肉分布会影响骨密度检测结果。而博志的系统通过软组织定量分析,可以在测量肥胖或低体质患者时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健康检测和防治则成为生命健康领域的广阔市场。根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预计有超过8000万名骨质疏松患者,低骨量和骨量减少者的数量超过2亿人,但根据《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专家共识》(2020),骨密度的人口筛查率低于5.5%。

“上医治未病”,吕维加指出,骨质疏松所造成的骨空洞是造成骨折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因此,在骨密度检测系统推向市场的同时,博志也在研发预防老年人骨折的产品。不同于现行的药物治疗方式,吕维加希望以更精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

博志目前在研究骨折预防载药植入物,将填充物注入空洞中,以保证骨头强度,同时刺激局部骨成长。在目前的样品中,无创骨胶注射系统能通过机械臂自动找到骨空洞部位,再使用微创手术的形式,将骨胶注射在空洞中。

从实验室到商业蓝海

凭借着吕维加对骨密度检测市场的洞察以及相关技术的领先优势,博志在创立之初就拿到了香港风险投资基金Hong Kong X的启动投资。不过对于他这样的学院派的创业者来说,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要交“学费”。

商业公司的研发也与学术研究有较大不同。吕维加指出,前者更为单纯,自由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核心,任何奇思妙想都可以进行尝试。但对于商业公司而言,科研则更是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所有研究应该考虑如何落地以及市场规模。

吕维加以他与医院合作科研时的经历为例,在与一些医生商讨技术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医生所提出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其平时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但由于这些疑难杂症的发病率极低,导致该技术并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支撑,难以进行商业化转化。因此对于公司而言,应该聚焦于大健康市场,有足够的市场规模才能够让公司生存。

经过不断的磨合与试错,2022年初,博志获得了红杉资本领投的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在资本的加持之下,博志的发展也就随之进入了快车道,2022年,博志完成第一个医疗器械二类证注册临床试验,同年,博志的产品获得了骨密度检测的注册证。2023年,博志的骨密度检测产品开始正式上市销售。

博志的产品不仅在技术上胜过传统的骨密度检测,在单次检测成本以及检测时间上也有优势。博志所研发的同步自体模QCT骨密度检测系统,设备成本约为75万元,且不需要其他额外成本。其成本仅为传统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的34%。而在使用效率上,同步自体模QCT骨密度检测系统的日检测患者数可过百人,为传统方法的5倍。

为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吕维加决定将系统提供给医院免费试用三个月。不少医院在试用的过程中体验到系统的优点,同时经过测算能够迅速回本,因此最终还是采购了博志的产品。目前已经顺利进入香港玛丽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大型医院,吕维加预计,博志的同步自体模QCT骨密度检测系统销售额,2024年有望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

对于博志生物未来的发展,吕维加指出,在骨折预防载药植入物研发完成后,博志有望实现从老年人的骨密度检测到预防性治疗的全流程覆盖,打造诊疗服务全流程闭环。

如何走好“最后一里路”

正当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突如其来的一级市场寒冬,让博志不得不暂缓发展的脚步。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国一级市场投资数量从2020年的1.1万起下降到了2023年的7100起,下降幅度为38%;投资金额同期从1.5万亿元下降到不到5000亿元,下降幅度为68%。不仅仅是中国如此,根据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美国2024年共有14808起风投事件,同比下降14.1%,投资金额也从2021年的高位下降近50%。

吕维加坦言,在2022年底-2023年初时,他已明显感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寒意。博志与其他初创公司一样,面临着融资困难的局面。吕维加坦言,很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往往就差“最后一里路”,所谓的“最后一里路”,就是指企业将研发产品推向市场所需要的资金。

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产品可以在成型后直接投放到市场,医疗企业的产品还需要经过人体临床试验以及监管机构的批准才能进行销售,这个过程动辄数年。在此期间企业几乎是零收入,但却需要承担人员工资、临床试验费用等多项成本。

据了解,药物研发领域一直流传着“双十定律”,即从新药研发开始到最终获批上市需要平均耗时10年,投入成本约10亿美元。根据美国塔夫茨大学2014年发表的文章数据,新药从首次合成到进入临床试验的平均耗时是31.2个月,从一期临床到上市(包括FDA的新药上市审批和生物制品许可申请)所用时间是96.8个月。

在中国,新药研发周期预测也与此类似。吕维加表示,其目前所研发的骨折预防载药植入物需要注册三类医疗器械证,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临床测试以及期间的公司运营。

“寒冬过后,我认为春天总是会来的。”对于资本市场的变化,吕维加却相对乐观。他指出,香港的学术界以及政府都很重视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转化,因此学校以及特区政府都针对博志的转化项目提供了不同的支持。目前公司正在申请“Raise+计划”资金,希望可以帮助博志走完技术成果商品转化的“最后一里路”。

香港创新科技署于2023年10月推出“产学研1+计划”(Raise+),主要针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以及科研成果商品化启动,每个项目将会获得1000万港元至1亿港元的资助。吕维加认为,生物医药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性,相关投资时间相对较长,但对应的回报也是极高的。需要有更多"耐心资本"来支持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发展,而非仅聚焦于短平快的项目。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