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如何助力培育“专精特新”?上海探路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上海报道
11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培养一批面向行业5G应用的芯片、模组和终端等“专精特新”企业。
“培育‘专精特新’,应发挥龙头企业‘链主’的领军和生态整合作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曾在署名文章中表示,龙头企业具有深厚产业背景,且倾向于在自身所涉产业链进行布局,更有能力识别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从资金到技术、订单等多维度的要素支持,利用产业协同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循环。
12月1日至3日,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从开幕式上的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到平行论坛——“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论坛”的“整机带动,先导领航”合作展示环节,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正成为上海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特色。
“这进一步把整机带动作为重要战略。”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盛雪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链主企业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产业应用空间。此外,链主企业可以推动上下游企业一起数字化转型,还有不少链主企业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场景式建设。
整机带动配套
通过参与整机企业的供应链,不少“专精特新”企业已经在关键产业链上,扮演起“配套专家”角色。
在国产大飞机产业链上,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钛金科技”)在成立之初即承担了C919大型客机钛合金紧固件国产化项目。钛金科技质量部部长陈佃峰介绍道,该公司先后完成了30余类标准件、1200余件耗件国产替代,累计装机上千万件;承担了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吊挂及主起落架保险装置研制与批采任务,成为国际上该类产品的唯一供应商。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郭佳文透露,商飞先后培育了来自国内13个省市的200多家中小企业,目前80多家企业已经成为合格供应商。“过去十余年中,我们一边开展大飞机的研制,同时也在带动中小企业积极加入大飞机的‘朋友圈’。”
在国产大邮轮产业链上,也有“专精特新”企业的身影。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张学辉介绍道,国产大型邮轮二号船已于今年4月在外高桥造船厂开工建造,“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安恒利扩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突破技术垄断,成为二号邮轮本地娱乐项目的建设者。
盛雪锋指出,链主企业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产业发展的空间,这主要指的是产业应用空间。正因为有链主企业的存在,更多中小企业可以在研发、试制阶段就产生市场行为。
这对于链主企业而言,也是“双赢”的过程:其可以借助中小企业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及国产替代的速度,快速吸收和应用新的技术和创新成果,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如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智己汽车与智能驾驶算法企业Momenta合作,成为了同时具备L2、L3、L4级智能驾驶汽车量产的品牌。
“在新一轮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设备等新型整机,这些整机企业会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带动点。”盛雪锋指出。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在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背后,2018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活动,覆盖未来材料、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细分赛道。
“上海产业基础雄厚,大型企业众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丰富,投融资机构集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具有天然优势。”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戎之勤表示。
据悉,上海全年组织开展“百场万企”和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活动已有千余场,推动了三千多家大企业和近两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对接。
浦东新区还推出了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目前已集聚103家龙头企业,各GOI通过开放共享空间、孵化培育、技术合作、投资支持、构建生态等多种形式,累计赋能各类中小企业超5000家。
企业共建创新中心的模式也在出现。如在今年,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与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以推动RISC-V CPU共性技术的开发、人才建设和生态建设。
大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正成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环。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强表示,将通过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构筑活力四射创新生态、搭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合作平台、推动科技金融产业高水平循环等全方位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