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来势汹汹、在华挑战加剧,特斯拉遭华尔街看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上海报道
3月28日,小米SU7以21.59万元的起售价正式上市,并高调对标特斯拉Model 3。
当晚,在小米汽车客户端被挤爆、创始版售罄之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华尔街机构不留情面地将特斯拉目标股价下调,当日特斯拉股价下跌2.25%。
其中,德意志银行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从218美元下调至200美元,连长期看多特斯拉的来自美国投行Wedbush的知名分析师Dan Ives也将特斯拉目标股价由315美元下调至300美元,“Q1对特斯拉而言是一场‘噩梦’。”华尔街机构对特斯拉的看空纷纷指向电动汽车市场需求低迷以及来自中国市场的竞争加剧和“价格战”持续不断,特斯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个星期前,有消息传出特斯拉中国将在4月1日涨价,其中,Model Y车型售价调高5000元,同时现行的官方现车保险补贴等政策也于3月31日到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从官方途径证实了该涨价传闻。
彼时,小米汽车CEO雷军还在微博上毫不吝啬对特斯拉的溢美之词:“特斯拉太牛了,真心佩服:目前的电动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只有特斯拉敢涨价。”不过,营销大师雷军怎会放过为小米SU7上市铺垫的机会?这篇微博的后半段写道:“小米SU7标准版,配置远超Model 3,用料扎实。”
这正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危机的缩影,作为行业标杆,被后来者们对标甚至赶超。小米汽车的发布无疑加剧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程度,事实上,小米SU7施压的不仅仅是Model 3,而特斯拉面对的劲敌也远不止小米汽车。
在反向涨价背后,“特斯拉卖不动了”仍是核心关键。产品换代周期太长,产品矩阵较为固化,然而在相同的价格区间已经有太多品牌通过“卷价格”“卷价值”的方式虎视眈眈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特斯拉降价前辟谣或三缄其口的舆论操作手段不同的是,特斯拉的每次涨价都提前得到了官方的证实,并配有官方传播,阻击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在传播节奏上也预留了足够的时间给观望者。
今年开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大跌近30%。同期,特斯拉在消费终端市场的表现也迎来了“至暗时刻”,全球销量增速明显放缓。此前摩根斯坦利将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量预测值由46.94万辆下调至42.5万辆,2024年的预期值也从199.8万辆降至195.4万辆。受美联储长期维持高利率的预期影响以及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仍存在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消费者需求逐渐疲软。
而在中国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卷”则是特斯拉面临的另一难题。今年开年以来,特斯拉故技重施开启降价,但随着“价格战”越演越烈,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特斯拉已降价三次,今年1-2月,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为7.0万辆,市场份额为6.6%。尽管同比增长15.2%,但根据三月前三周的表现来看,特斯拉的降价逐渐失去吸引力,而一季度交付量极有可能同比下降。为及时调整三月交付情况,特斯拉不得不以“涨价”的举措刺激销量在3月底实现提升。
在中国市场释放涨价信号之前,特斯拉在本月中旬已在欧洲和北美先后涨价。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特斯拉将Model Y后驱版和长续航版的售价上调了1000美元。3月15日,再度宣布北美市场Model Y车型售价将于4月1日再次上涨1000美元。次日,特斯拉宣布,于3月22日将在多个欧洲国家提高其Model Y电动汽车的价格,涨幅约为2000欧元。
此外,有外媒指出,在电动汽车销售增长乏力、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特斯拉从本月初便开始减少上海超级工厂的产量。据报道称,特斯拉指示其上海工厂的员工每周减少1.5天的工作时间,以此减少Model Y和Model 3的产量,目前还未有恢复正常生产的通知。数据显示,今年1-2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批发销量为13.18万辆,同比下降6%。
不过,早有业内人士指出,特斯拉通过降价、涨价等调价手段影响销量的效应越来越低。
今年1月,特斯拉曾指出由于专注于下一代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大规模生产,今年的销售额增长速度将明显下降。并且罕见地未公布2024年的交付预期,汽车业务前景不明击垮了投资者们的信心。尽管特斯拉也渴望通过第二曲线——人工智能技术来挽回股价,为此马斯克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而非人们所谓的汽车制造商。”但显然,资本市场目前并不买账,至少在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仍然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