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和加卫:国内外浆果巨头纷纷布局,云南蓝莓出口东南亚市场潜力巨大

2024-05-17 20:00:3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舒晓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北京报道

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过去5年,国内蓝莓的市场需求年增长率约40%。伴随2017年9月国际蓝莓大会在云南召开,近年来,包括怡颗莓、佳沃等在内的国内外浆果企业纷纷在中国云南省布局。

得益于技术与品种双重支撑,加之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省内不同地区海拔差异大等,使得云南迅速成为中国优质蓝莓的主产区。而每年11月至次年5月错峰上市,也为云南蓝莓供应全国市场提供了广阔机遇。

未来,云南蓝莓发展潜力如何?在种植端和销售端需要解决哪些痛点?云南独有的区位优势将对国产蓝莓出口带来什么影响?围绕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对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和加卫进行了专访。



 



(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和加卫受访者供图)

跨国投资推动中国蓝莓产业革新

《21世纪》:请简要谈谈中国蓝莓的发展历程。

和加卫:从全球层面来看,中国蓝莓的研究和产业化生产起步较晚。迄今,中国蓝莓生产发展经历了四段式发展轨迹: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00年,属于引种试验研究阶段;第二个阶段为2001年至2005年,属于种植示范阶段;第三个阶段为2006年至2017年的规模化种植阶段,前期建设的示范基地取得成功,为蓝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案例,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大量投入蓝莓的规模化、企业化种植,加之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蓝莓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经济效益、丰富的产品形式和备受关注的健康理念,成为中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最快的新型果树产业;第四阶段是2017年以后的蓝莓产业化迅速发展阶段,伴随2017年9月国际蓝莓大会在云南召开,云南特殊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全球小浆果企业纷纷来云南发展蓝莓,包括美国小浆果巨头怡颗莓(Driscoll's)、美国秋溪公司(Fall Creek)、澳大利亚鲜果蔬菜巨头科思达(Costa)、英国农业种植系统供应商黑革萝(Haygrove)和浆果巨头爱寺恩(S&A)、智利浆果巨头霍特水果(Hortfruit)以及西班牙果蔬巨头普拉纳萨(Planasa)等。这些跨国企业带来的蓝莓基质栽培技术,推动中国蓝莓产业巨大的革新。

《21世纪》:请展开谈谈跨国企业在云南进行蓝莓投资带来的影响。

和加卫:跨国企业带来的蓝莓基质栽培技术,为云南蓝莓产业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升级,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栽培的跨越,这种颠覆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果实商品性。同时,加速了蓝莓品种的换代升级,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偏好。

需要注意的是,外商投资企业也凭借其蓝莓新品种的优势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一定壁垒,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国内本土企业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蓝莓行业的整体发展,外商与国内企业之间逐渐建立起合资、合作等经济活动,不同主体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共享增多, 技术的相互渗透、融合促进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可能会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和市场空间,一些原本专属的技术优势不再凸显,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壁垒的影响力削弱。

国产蓝莓消费潜力大

《21世纪》:结合供需情况,你对国产蓝莓发展前景有何看法?

和加卫: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2022年,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域都有蓝莓产业化种植,种植面积达到 77000公顷,产量约52.50万吨。2023年,中国蓝莓进口量达近6万吨。同时,过去5年蓝莓的需求年增长率约40%。而国内蓝莓的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量为2.63公斤,中国仅为0.26公斤。从数据来看,中国蓝莓市场仍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与增长空间,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还有足够大的下沉市场有待开发。近年来,蓝莓产量和市场供应量都在增长。

《21世纪》:除了国内市场,你如何看待国产蓝莓出口潜力?

和加卫:目前,国产蓝莓主要销往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伴随产量增加以及果实保质期延长,国产蓝莓在海外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占有率。考虑到蓝莓是温带水果,东南亚国家只有部分地区可以种植蓝莓,且果实品质远远不如中国生产的蓝莓。未来,伴随“一带一路”、中老铁路、RCEP等带来的利好,国产蓝莓特别是云南蓝莓在东南亚市场的销售前景较为乐观,有巨大的出口潜力。

《21世纪》: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如何提升国产蓝莓竞争力?

和加卫:虽然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蓝莓生产国,但蓝莓主栽品种来自国外。中国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已经开展了蓝莓育种工作,但还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栽品种。目前迫切需要在引进国外优良栽培品种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丰富的野生资源的有利条件,开发培育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品种,在蓝莓种业上取得突破,增强中国蓝莓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是挖掘国内野生越桔属资源的优良性状,拓宽现有蓝莓品种的遗传背景,培育开发出适宜中国本土区域环境的蓝莓新品种。

二是加强抗性品种研发,利用一些野生越桔的特殊优良性状,如抗旱、抗热、花青素含量高、需冷量低等,通过杂交将其导入到栽培品种中。

三是从改善果品性状的角度研发新品种。培育果实风味浓郁、果个大小均匀、成熟期一致、果粉厚且质量佳、果肉汁多、糖酸比适中、果蒂痕小而干、果肉质地硬、耐贮性和高花青素含量的新品种。 

四是加强极早熟和极晚熟蓝莓新品种的研发。极早熟品种可抢占市场先机,提高果农收益;极晚熟品种在北方可以延长成熟期,填补全球市场无鲜果的空白期。

云南蓝莓产业的优势

《21世纪》:云南已成为国产优质蓝莓的主产区。目前,云南蓝莓种植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和加卫:云南蓝莓的种植方式分为传统露地栽培和现代基质栽培,目前新发展的都是现代基质栽培方式,而且都是南高丛早熟品种,发展区域大部分是热带、亚热带的地区,如红河、文山、保山、德宏等地区。这些地区冬季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气候湿润,几乎没有降雨,这一特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低需冷量南高丛蓝莓品种的生长,可以从11月到次年4月供应蓝莓鲜果,实现国内最早成熟。

《21世纪》:在你看来,云南发展蓝莓产业主要有何优势?

和加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是种质资源丰富。中国野生蓝莓有91种、28变种,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中云南有46种、19变种,占了中国野生蓝莓资源的一半多。

二是气候环境优越。云南94%为山地,具有独特的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特点,绿色纯净的生态环境,为发展蓝莓的生产创造了优越环境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既没有冻害,又能满足花芽分化所需的低温条件,日照时间长,十分适宜蓝莓的生长要求,生产出来的蓝莓鲜果品质好,成为全球独特的最佳优势产区。

三是气候类型多样。从海拔76.4米的红河州的河口县,一直延伸至海拔6000多米的迪庆州德钦县,云南各地不同的海拔形成了多样性的气候特征。利用不同海拔区域的气候条件可以实现南高丛、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种植。

四是可以实现周年生产。得益于丰富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各异的成熟时间,云南不同产区的蓝莓可以分批次上市,避免了市场竞争,鲜果供应期可以从11月上市一直到次年10月,实现了蓝莓鲜果的周年供应。

《21世纪》:在蓝莓领域,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参与了哪些国际合作交流?

和加卫:2001年,云南省科技厅支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所与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中心植物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进行小浆果的引种栽培技术合作研究。

2003年,云南省科技厅将蓝莓、树莓等食用小浆果的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利用研究列入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支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所从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内外引进兔眼蓝莓、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等5个种类51个品种,建立了蓝莓品种保存圃。

《21世纪》: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有哪些研究成果支撑促进云南蓝莓产业的发展?

和加卫: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所通过在不同高海拔地区品种适宜性研究和综合评价,筛选出了适宜云南不同高海拔地区栽培的蓝莓优良品种。通过土壤改良、土壤覆盖、水肥管理,建立了一套适宜云南省高海拔地区的蓝莓有机栽培模式,掌握了蓝莓扦插、嫁接、组培等繁殖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蓝莓种苗繁殖技术体系。2015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所申报的“高海拔地区蓝莓优良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外,高山经济植物所水果团队牵头申报的“低纬高原蓝莓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的创新点包括:一是构建低纬高原“适地(产区)适果(品种)”的精准产业布局,支撑云南成为全球首个蓝莓鲜果周年生产的区域。 二是构建低纬高原地区蓝莓基质栽培高效模式,创造蓝莓亩产值全国最高记录。三是构建蓝莓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实现了“双减”绿色生产。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