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南财快评:进出口数据超预期,显示外贸结构提质升级

2024-06-07 20:17: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谷喻

特约评论员谷喻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今年1-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增长6.1%,进口增长亦超6%;贸易顺差2.4万亿元,同比扩大5.2%。5月份出口同比增速高达11.2%,进口增长5.2%,远超市场预期。外贸向好势头不断巩固,呈现出多个亮点。

外贸市场呈多点开花态势。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1-5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增长10.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8%。我国与欧盟、美国的贸易保持稳健增长,两个地区分别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2.7%、10.7%。中韩贸易发展势头较好,双边贸易总值达到9274.3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3%,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韩国商品最大出口目的地。此外,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8.31万亿元,同比增长7.2%,表明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关系也在不断深化和加强。

出口商品结构提质升级。随着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增长迅猛,占出口的比重近6成,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集成电路、汽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均保持强劲增长,增速分别为25.5%、23.8%、9.9%。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端制造业产品转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各类制造企业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稳步迈进。

内需市场潜力逐渐释放。在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进口也保持了较好增长势头,这体现了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和活力。进口需求的多元化和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从原材料到消费品,从传统商品到高科技产品,进口范围广泛,反映出不同领域和层次的需求同步释放。进口市场的扩大也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外需保持韧性,预计后续进出口贸易有望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尤其是出口增长预期较好,将从去年对经济形成的拖累转变为今年的正贡献,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从外需环境来看,世界经济稳中趋升,国际贸易呈回暖迹象。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各国开始增加库存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增长。特别是美国经济韧性较强,欧元区率先降息,这些经济体的表现表明外需年内仍有韧性。预计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周期回升将延续,这将进一步对我国的出口形成支撑。周边国家的出口表现也持续向好,印证了世界贸易呈回暖迹象。例如,5月份韩国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了11.7%,越南的出口额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5.8%。

从我国出口产品来看,重点出口商品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规模效应、成本控制能力和产业链的完善,出口商品整体价格优势明显。特别是汽车和船舶等具备供给优势的产品,其出口表现有望保持强劲。此外,集成电路、家具家电等商品的出口增长支撑作用仍然较强,这些都将有助于我国出口的稳定增长。

尽管我国外贸形势整体向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外需形势整体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算强劲,未来可能转弱,这是影响外需走势的主要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加重、部分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等,是左右外需走势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全球贸易增速放缓。此外,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有的国家加征进口关税,全球供应链加快重构,这些将给我国外贸带来一定挑战。

因此,虽然我国外贸形势总体向好,但仍需保持警惕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一方面,要练好内功,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充分利用新产品和新业态的潜力,如“新三样”、储能产品等,以及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外贸新增长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外贸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积极推进多边贸易协定的谈判、签署和实施,稳固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对外贸易稳步增长。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