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整容”,纪法难容
以虚假资历谋求晋升?近年来,领导干部档案造假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简单粗暴,在档案上直接涂改;有的无中生有,伪造荣誉和履历;还有的瞒天过海,篡改或删除不良记录。据报道,对个人档案“整容”,将背景材料“洗白”,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7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为何有干部热衷档案“整容”?归根到底,“利”字使然。还记得“五假干部”卢恩光吗?年龄、名字、学历文凭、入党材料、工作经历和家庭情况,全靠造假。他的目的无非两个:一是“除锈”,防止个人问题露出马脚,被组织调查;二是“镀金”,以金光闪闪的档案攫取拔擢之机。个别干部对档案进行“整容”,出发点也不外乎这两个。
人事档案是重要文书,修改、伪造档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生成、审核到管理、利用,干部人事档案必须经过层层把关,仅凭一人之力或许可以“微调”,但要“大整”往往离不开“操刀团队”。如,“一身是假”的王亚丽,在“贵人”的帮助下,一步步过关斩将,升至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篡改档案的王红英,其案件涉及质检、组织、人事等多个部门人员。不难发现,这些案件的背后,时常浮现“权力干预”“钱权交易”的影子。
档案造假非小事。对个体而言,档案造假是一种“贫乏的精明”,可以得逞于一时,却不能欺人于永久。况且,档案是干部个人信息的记录仪,是其成长轨迹的“历史凭证”。一名干部如果连个人档案都造假,何谈对党忠诚?对集体而言,档案是选任干部的信息源。造假会扰乱党员干部任用和选拔的秩序,破坏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因而,档案造假为害匪浅,需要猛药去疴。
“清淤”上,板子要重打。重罚之下必有畏者,不无道理。要依法依规“打假”,严惩造假者、“做功”者,追究参与者、默许者,以强震慑效应打消部分干部的侥幸心理。
“防污”上,监管要精细。有人总结,档案造假的“高发时段”在干部工作早期,“高发地带”在基层,“高危环节”在换届、调动前后。在这些关口,管理与审核常常较为落后和疏松。对此,不妨探索“电子化+纸质化”模式,用数字技术赋能档案监督和管理,筑牢人事档案管理的“篱笆”。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广大干部,与其在人事档案上“有想法”,不如在干事上有办法。毕竟,只有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才是最好的履历。(庹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