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金羊网评:赓续传统文化,在粤博让“皮影里的中国”熠熠生辉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7月17日,涵盖超过300件(套)皮影及相关珍贵展品的展览“皮影里的中国”在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上新,将展至今年12月1日。展览由粤博与成都博物馆合办,展品来自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也是华南地区首次全面展示中国各地皮影的展览。
皮影戏作为我国非遗项目,在中国已经流传二千多年,最早形成于西汉时期。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说的正是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也被誉为“最早的动画片”。
用好博物馆,做好大事业,汇八方“皮影”,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中华文明历史久远,中华文化星汉灿烂。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传承好这些文化,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眼下,暑假已至,正是学生们接受中华文化的好时机。在广东省博物馆里,一盏盏特制的白色灯箱上,这些皮影人偶似乎有了生命,一场大戏仿佛已经登台。陕西、河北、内蒙古、四川、甘肃……展览以时空为经纬,突破单一地域,汇集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物、花卉、背景等各种造型的皮影,场景式呈现充分突出中国皮影戏广泛分布、各具特色又互有融合的特点。这些“皮影戏”各具特色,反映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再现了“皮影里的中国”的丰富多彩,看后让人啧啧称奇,津津乐道。
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国皮影戏步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化增光添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世界文化格局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世界文化繁荣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中国皮影戏于2011年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皮影戏,其足迹早已从亚洲去到世界各地。在中国皮影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下,世界皮影艺术也是百花吐艳,别具一格。这次展览特别呈现了来自泰国和土耳其的皮影艺术。只见泰国皮影人偶造型独特,颜色丰富又鲜艳,具有强烈的异域风情。该影偶可以用一根木棍操控,另有细绳拴在影件双手、肩膀、手肘、手腕等处,有时也包含腿和下巴。艺人举棍牵绳,就可以操纵自如。同时,展览还将土耳其皮影中的“卡拉戈兹和哈奇瓦特”与清代中国滦州皮影中的“大巴掌”(大师兄)影偶形象进行了对比。皮影戏这样一个载体,可以推动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融合发展,中国皮影艺术正在影响着世界,丰富着世界文化多元形态。
赓续中华传统文化,让“皮影戏”成为岭南“好风景”。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创新是灵魂,无创新则无发展。而今是数字经济时代,打造皮影数字应用新场景,中国的皮影艺术才会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科技时代,人们的想象无限丰富,充分运用声、光、电等艺术形式,数字赋能,会给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皮影新场景,进一步增强中国皮影的艺术感染力,这也是广大皮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品读皮影艺术,感知中国非遗文化魅力。广东是一个文化大省,具有包容多元的特点,各种艺术元素都可以在这里汇集,吸引人们前来打卡。暑假里携妻带子到深中通道上浏览岭南风光,然后再到广东博物馆里看看皮影戏,让孩子们感知一下中国非遗文化,定将不虚此行,不亦快哉!(金羊网文/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