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投 > 正文

座标庆盛: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启动建设,《南沙方案》15%企税政策带动落户企业超126家

2024-09-04 09:02: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梦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南沙报道

广州南沙打造“湾区硅谷”迈入进行时。9月3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暨广州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揭牌活动在南沙庆盛枢纽先行启动区举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现场获悉,包括该基地在内,港科大(广州)周边已规划建设超5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以供创新创业团队使用。其中,越秀iPARK粤港智谷已落户注册企业126家;越秀iPARK粤港云谷、湾区创新港、庆盛人工智能孵化器、南沙纳米产业基地等多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未来将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更多优质载体空间。

“建设香港科技大学科创成果内地转移转化总部基地”,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明确的任务。202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推进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作为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的启动园区,选址越秀iPARK粤港智谷,可享受《南沙方案》赋予的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生产企业15%税收优惠政策,未来五年提供约2万平方米优质物理空间和专业孵化服务,承接港科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科技创新需要依托优秀技术和资源的支持,更离不开优质的产业载体。技术是种子,资本是水源,产业载体是土壤,缺一不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表示。

基地由广州市科技局、南沙区政府、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合作共建,由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负责运营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项目引进、日常管理、企业培育、产学研对接、投融资对接等全周期服务。

目前,基地一期约1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二期扩增至约2万平方米,已储备初创项目20个,其中包括了18个具有港科大、港科大(广州)基因的科创项目。基地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微电子、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引进在技术、成果、人才方面与港科大、港科大(广州)存在实质性关联的企业和创业项目团队,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研发中心(实验室),打造校地合作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样板。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人工智能学域主任熊辉介绍,建校以来,港科大(广州)校内已有超百个不同阶段的师生创业项目,已成立公司超过40家,其中半数以上注册在南沙区。南沙区区长吴扬表示,南沙区将携手港科大(广州)高质量推进基地的建设,创建“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的创新园区,加快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建设,构建“港澳成果+南沙转化+湾区应用”的协同创新链,为南沙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热土,推动更多优质成果在南沙落地转化。

揭牌仪式上,广州市凯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佳光科”)、广州市固纳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元交互技术有限公司等具有港科大、港科广基因的科创企业与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举行签约仪式。

凯佳光科是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的明星创业企业,聚焦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和光操控系统,以应用光学和信息光学为技术基底,提供全息光镊、生物组织细胞成像系统等相关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随着企业进入产能爬坡阶段,凯佳光科创始人娄凯带着项目进驻基地4楼,未来将在这里建立数条完备的产线。

除了提供产业载体,基地还将充分发挥总规模10亿元的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和累计签约规模达14亿元的合作直投基金作用,为初创项目引入“金融活水”,并依托港科大(广州)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逐步在港科大(广州)周边形成“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释放庆盛枢纽区块的“磁吸效应”。

基地位于南沙科学城“一体两翼三支点”空间布局中的“两翼”之一——庆盛产教融合数字创新示范区内,其揭牌建设将成为打造广州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的起点。未来,广州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将通过协同明珠科学园、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复旦国际科创园、慧谷海洋产业集聚区等园区,在全区范围内打造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创业生态,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支撑,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逐步将南沙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创业“首选地”和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