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24年GDP预计达3.2万亿,今年增长目标为6%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果 成都报道
1月19日,重庆市举行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重庆市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预计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万亿元、增长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8%,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1.2%、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4年重庆社会经济发展亮点颇多。如集成电路产量、入境游客人次等出现“倍增”。
具体而言,新质生产力方面,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万辆,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倍多,合成材料、AI及机器人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增长16.4%。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到2.6%。
文旅消费方面,2024年赴重庆的国内游客总花费增长16.7%,入境游客人次翻了一番多。
外贸外资方面,“重庆造”汽车、手机、摩托车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新三样”出口增长23.8%,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3.8%,一般贸易占比增至40.4%。如期完成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构建起服务业开放指标体系,服务贸易增长5%以上。
2025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保持正增长,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
消费方面,重庆将紧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城市商业载体转型升级发展行动,推出一批“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开展“渝货精品”培育壮大工程,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稳住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扩大家政、康养、托幼等服务消费,大力发展四首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低空消费,营造“渝悦消费”环境。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增加值均突破1450亿元。
重庆将继续做大做强现代制造业集群。以汽车产业为例,重庆提出优化长安、赛力斯等集群生态,健全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推动“重庆造”整车上量焕新、扬帆出海,加快建设“便捷超充之城”、“车路云一体化”标杆城市和自动驾驶生态高地,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