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车货匹配市场瞄准“一带一路”:运满满谋划跨境运力纳入平台

2017-05-17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徐维维

物流企业已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

车货匹配平台运满满总裁苗天冶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透露,运满满计划打造跨境运力调度,与中国-东盟信息港深度合作,通过将越南的运力纳入平台,实现国际化第一步;同时,研发的越南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多语种国际版APP即将上线。

苗天冶表示,将在“一带一路”沿线交通走廊关键节点,设立公路运输数字化“驿站”,并与中欧班列、中阿班列和国际空运等合作探索通过多式联运实现运力集散优化。

运满满创立于2013年,彼时“互联网+物流”概念兴起,车货匹配平台作为货运界的“滴滴模式”如雨后春笋,号称拿到融资的企业多达160多家,但几年过去大浪淘沙所剩无几,并或多或少面临转型。

2016年12月,运满满宣布获得来自纪源资本、襄禾资本联合领投的1.1亿美元D1轮融资,云锋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光速中国等早期投资者悉数参与。苗天冶还透露,运满满因VIE结构(“协议控制”)而计划在美国上市,希望明年启动上市计划,但前提是已实现从信息撮合平台变成行业内的资源和流量分发平台的目标。

借力布局“一带一路”

“从运满满平台监控到的数据来看,东兴口岸(广西和越南的一个通关口岸)每天重卡的双边流量车次为8000次,体量非常大。我们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运力调度平台,希望输出基于移动互联网信息化运力调度行业的经验。”苗天冶表示,借“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运满满专门成立了一个战略小组来服务于政策对接,待国际版APP上线后,越南等地的货运司机可以自由注册并接货运货。

不同于滴滴等一些公司的国际化打法,苗天冶认为资本注入并购入股等形式过于重资产,而在当地成立办事处或公司招聘员工等地推方式又速度较慢,运满满则通过与政府等官方组织合作的方式来推进布局,例如与广西的中国东盟信息港、宁夏的中阿博览会以及黑龙江的中俄博览会,并与越南等当地的商务主管部门商谈如何推动。

苗天冶透露,运满满还在宁夏银川政府部门的牵头下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打造的中欧班列、中阿班列合作。国家级物流园区银川公铁物流园作为中阿班列出口到阿拉伯世界的载体,需要大量运力把要经过银川出口的货物汇集于此,但银川地区运力短缺。运满满已派团队入驻其中,负责前端的运力对接。

物流行业人士杨浩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一带一路”的物流需求会有大量增量市场,特别是联络“一带一路”国家间包括中国的跨境物流,通过多式联运方式来运作,这需要考验运作主体公司的综合实力,目前也是一些大的物流公司如中外运等主导。他也表示,在打造跨境运力调度上,多式联运、多物流主体协作和多监管机构协同等方面如何实现可能是一个问题。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建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国的车货匹配平台想要走向国际化,还要面临很多挑战,国外的车货市场与中国不尽相同,各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化,根据不同市场环节可能需要制定差异化的服务。

车货匹配平台转型

车货匹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集中度已越来越高,竞争格局已趋于稳定。曾有观点认为,车货匹配平台生存关键在于理解传统物流业,不能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如做得比较好的卡行天下、天地汇、运东西等创始人团队均有传统物流领域经验,而运满满则是少有的创始人团队并无物流业经历而是从互联网起家的企业,苗天冶和创始人张晖皆出身于阿里巴巴的中供铁军,但用苗天冶的话说是“殊途同归”,他认为用户思维最重要,应该把互联网由一个工具变成一个基础设施。

这个市场或许已经到了竞争的下半场,一些既有平台也在慢慢寻求转型,从车货匹配撮合向车后服务、无车承运人、物流SaaS平台、物流金融等方向发展。例如转型做物流经纪人的福佑卡车采用经纪人竞价和“询价算法”模式。还有转型提供TMS(运输管理系统)服务如oTMS与车满满等,一般认为这种模式获客成本相对较低,且容易做到上下游协同。

不过在苗天冶看来,做TMS逻辑正确,但推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不如致力于在数据化运营、算法驱动下“提供基础的水电煤设施”,这也是运满满的差异化打法。“基于数据和算法能够更快更精准地让车找到货,货找到车。可能未来每一个毫秒级的晋级,都是巨大的体验提升。”他表示,在车货匹配平台的场景上,几个竞品看起来长得差不多,但其实发展路径并不一致。

运满满已与阿里云合作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全国干线物流调度系统”,运用大数据算法模型,实现了智能车货匹配、智能实时调度、智能标准报价、智能地图寻迹,希望成为物流界的Alph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