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222只MSCI成分股详解:“千亿市值”龙头入围 估值体系酿变

2017-06-23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董鹏

“国外投资者首先考虑的便是流动性,所以才集中了这么多的大盘股,同时也会考虑到安全性,国外市场更为成熟,会更理性地考虑投资风险比。”西藏玲珑投资总经理王琳6月22日评价称。

随着MSCI成分股的最终揭蛊,A股市场“以大为美”的投资风格再次得到强化。22日,多只MSCI成分股异动,招商银行(600036.SH)午后更是逼近涨停价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纳入MSCI的222只成分股多为行业龙头,部分公司更是细分行业内全球龙头,如万华化学(600309.SH)MDI产能便居世界首位。

华西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曹雪峰22日指出,未来MSCI估值体系可能会向国外市场靠拢,家电、消费行业的上涨已反映出了这一趋势,“之前A股炒作的是小而美,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与港股接轨,成长股估值水平下滑,而绩优股估值则往上涨。”

王琳认为,“入摩”后,A股投资风格或将做出改变,开始转为更重视行业研究,并开始从产业驱动,或者是公司基本面和成长性的角度去寻找标的。

全球性公司“抢手”

“此次增加了消费类公司比例,工业企业比例下降了一些,可能是与目前经济状况有关”,曹雪峰指出,主要市场在国内的公司,可以依赖于庞大人口基数,业绩稳定性要更好。

相比于今年3月名单,目前的222只入围成分股名单中加入了大量的银行、非银行业,而其余新增成员均来自各行业的龙头公司,其中亦不乏强周期性行业。

以有色金属为例,洛阳钼业(603993.SH)、紫金矿业(601899.SH)等4只个股成被新纳入。

对此,卓创资讯有色行业分析师张伟便指出,仅就黄金行业而言,紫金矿业在海外布局较多,在A股上市公司里,规模也可以排得上行业前三甲。

而洛阳钼业在完成海外收购后,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铜生产商之一,以及全球第二大的钴供应商。

“入选的基本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康得新(002450.SZ)是光学薄膜的龙头,浙江龙盛(600352.SH)是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企业,盐湖股份(000792。SZ)则是国内钾肥行业的老大。”成都一位专注化工行业的投资者22日介绍称。

如此多的龙头公司被纳入,使得MSCI成分股普遍具备高市值的特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2日,222只成分股平均流通市值为1000亿元,远远高出同期A股160亿的水平。这也与“使每个行业的入选股票自由流通市值达到该行业的85%”的MSCI选股条件相符合。

此外,行业龙头的属性,也决定了上述成分股盈利稳定、高分红的特点。Wind数据显示,上述成分股中仅有4家公司未分红,另有11家公司“上市以来分红率”超过50%。

“从二级市场波动率来看,蓝筹股也更稳定,这或许也是将其纳入MSCI的因素之一。”深圳一家私募人士22日表示。

曹雪峰认为,外资将更倾向于业绩增长相对确定,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竞争优势,或者有潜力成长为全球性公司的标的。

需指出的是,部分龙头类上市公司尚未被纳入成分股,如宝钢股份(600019.SH)、白银有色(601212.SH)等,未来这类公司或将成为“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