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正文

迪士尼退休者张志忠创业记: 控股美国黑马漫画,做中国文娱国际化拓荒者

2018-11-29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张志忠

10月底,上海世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世像传媒”)通过旗下香港子公司Visionary Vanguard Associates Limited,控股收购美国第三大独立漫画公司 Dark Horse Entertainment, L.L.C.(简称“黑马漫画”)。

其中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这笔收购的一大重要推动者,是原华特迪士尼大中华区主席张志忠。

“1年前,我加入了世像传媒,打算圆自己的一个梦想。”现任世像传媒主席的张志忠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一直以来,他致力于帮助迪士尼等外资企业更好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如今退休后,他希望自己能“反其道而行”,协助中国文娱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他坦言,除了主导收购黑马漫画获取大量知名漫画IP版权,他还力促世像传媒与潮流文化公司Pop Life Entertainment(简称“Pop Life”) 组建公司Poplife Global Limited,布局IP衍生品的设计营销,努力将世像传媒从单一的传媒公司蜕变成多元化布局的全球文娱产业运营机构。

在多位文娱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将给张志忠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毕竟,中国文娱公司在IP运营方面与欧美机构依然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很多中国漫画IP主要通过影视作品进行一次性套现,缺乏IP衍生品长期性系统性的设计营销规划。反观迪士尼旗下米老鼠寿命达到90岁,如今依然深受很多观众喜欢。

“这也导致中国文娱机构难以在国际市场一展拳脚。”一位文娱业内人士直言。但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需要大量境内文娱机构运营IP的成功案例,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另一方面,则需要资深专家持续言传身教,提升国内文娱机构运营IP的能力,不断缩小与迪士尼等欧美大型文娱机构的差距。

“其实,我希望能成为其中的一位拓荒者,能尽早看到中国文娱机构在国际舞台与欧美大型机构同台竞技。”张志忠坦言。

主导收购美国黑马漫画

相比近年美国前两大漫画机构漫威与DC借助影视作品吸粉无数,拥有《地狱男爵》《变相怪杰》《300》《铁血战士》《异形》等逾300个IP版权的黑马漫画似乎显得“低调”不少。

“这不能归咎于黑马漫画运营不善。”张志忠解释说,在欧美国家,通常漫画公司会将漫画IP授权给各大电影公司投资拍摄影视作品,导致漫画公司的IP推广与变现相对“被动”。如果没有大型电影公司愿意投资拍摄影视作品,这些IP就难以获得巨额票房收入与市场影响力,“其实漫威也经历过类似的发展历程,在被迪士尼收购前,它授权拍摄的影视作品并不多,但在迪士尼收购后,漫威的影视作品与各类衍生品迅速增加并获得巨大市场反响。”

这也给中国资本收购黑马漫画带来新的契机。

一位熟悉黑马漫画股权出售进程的投行人士透露,在与世像传媒接触前,黑马漫画创始人曾与多家中国资本协商过股权转让事宜,最终不了了之。究其原因,是黑马漫画创始人对企业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划,希望接手方能将公司漫画IP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尤其是成功进入中国市场,但这需要收购方不仅要有完善的业务发展规划,还需要有成熟可行的IP运营经验。

“由于这些中国资本均缺乏成熟的IP运营经验,令黑马漫画创始人担心收购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均无果而终。”他透露。所谓IP运营经验,不仅仅是影视产品投资创作,还有漫画出版、IP授权、衍生消费品、实景娱乐等一系列的IP运营,从而赋予每个漫画IP更长久的生命力与市场价值。但目前中国很多文娱机构与投资机构对IP的运营,主要集中在影视作品投资拍摄,缺乏对IP构建系统性长远性的衍生品开发规划。

世像传媒创始人兼CEO何晓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张志忠的加盟,无疑对世像传媒成功控股收购黑马漫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在迪士尼丰富的IP运营经验,有效打消了黑马漫画创始人对中国机构不懂IP运营的顾虑,甚至愿意在收购后继续担任黑马漫画高层,带动原有团队持续开发新的漫画IP作品。

“从初步谈判到最终签约,过程差不多花费了半年。”何晓辉透露,尽职调查环节也很快完成。由于黑马漫画属于家族企业,经营30多年并没有负债且年销售额稳定在5000万美元以上,因此双方的收购磋商焦点,主要围绕收购合同条款设定展开。

“这也是整个收购过程最耗时间与精力的步骤。”世像传媒创始人兼CEO何晓辉指出,黑马漫画创始人除了对收购款支付时间与股权交割前提条件设定了严格要求之外,他更加希望收购方能够为黑马漫画长远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与资源支持,因此世像传媒一边开展业务整合,让他看到业务整合效果与未来业务规划符合他的期望值,一边完成收购款支付与股权交割工作。

到10月底完成所有股权交割时,世像传媒差不多花费了1年多时间。

在世像传媒主席张志忠看来,这次的变革意味着自己的创业征途进入了新的忙碌期——他一方面将参与黑马漫画多个IP版权在美国市场的影视与衍生品合作谈判,一方面则力促将多个黑马漫画IP故事引入中国市场开展运营。

“所幸的是,不同于漫威与DC主打超级英雄故事,黑马漫画有很多科幻、魔幻、动作冒险、惊悚等IP题材故事,进入中国市场的题材反而更丰富。”张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国潜在投资方开始协商对一些黑马漫画IP进行本土化开发。

“不过,如何通过IP本土化运营创造双方期望看到的业绩与市场效果,将给世像传媒带来真正的考验。”一家熟悉文娱产业IP运营的资深业内专家直言。多年前,一家香港资本收购日本知名动漫IP——阿童木并将其改编成全新内容的电影作品在欧美国家上映,但由于新的影视作品内容题材与动漫原著存在很大不同,既得不到日本本土粉丝支持,也难以获得欧美新观众青睐,欧美的观众也只是觉得这是个日本IP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最终导致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破产。

补中国文娱机构IP运营短板

在张志忠看来,要让IP实现本土化运营并创造良好的市场效果,运作方必须做好两件事。

一是对IP创意给予充分的尊重,由于影视作品叙事结构与漫画原著有着很大差异性,因此美国电影公司在投资拍摄漫画题材电影(例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等),会给予IP创作者充分的时间,让故事变得更加吸引人,主角更能打动人心,且尽可能满足漫画原著粉丝的认同感,为此很多经典的漫画题材电影从创作到放映,往往需要多年以上时间。

二是擅于围绕漫画IP开展长久的衍生品开发及营销,以米老鼠为例,它的“寿命”差不多到了90岁,依然深受很多观众喜欢,原因是IP运营商擅于根据不同时代发展特征,赋予米老鼠不同的“生命力”与“市场价值”,以及将米老鼠“个性化”玩具服饰等衍生品与不同时期消费者生活习惯紧密挂钩,持续延长IP生命力获得超额回报。

“这恰恰也是当前中国传媒娱乐机构急需改进的IP运营方式。” 张志忠向记者指出。在中国市场,由于IP创造与影视作品开发受到投资方的“影响”较大,导致其故事性与IP主角性格特征较难赢得广大用户青睐,即便一些IP红极一时,但衍生品运营方缺乏持续长远的产品开发规划,导致玩具服饰等衍生品局限在“蹭热点营销”,导致IP版权往往昙花一现,无法做到基业长青。

他坦言,自己决定加入世像传媒,一则协助它尽早实现全球化布局,二则以此为契机,为中国文娱机构引入欧美成熟的IP运营模式,改变当前中国IP运营依靠影视作品“一次性套现”,缺乏长远衍生品规划的窘境。

“事实上,迪士尼等机构之所以公认IP运营成功,恰恰因为它一面通过内容创新拉近漫画IP与消费者的感情,一面通过迪士尼乐园、实景娱乐、玩具服饰营销、影视作品开发等衍生运作拓宽了收入结构。”他进一步分析。因此,他在协商收购黑马漫画同时,还力促世像传媒与国际潮流文化公司Pop Life Entertainment(简称“Pop Life”) 组建公司Poplife Global Limited,借助后者在漫画衍生品设计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为黑马漫画众多IP在中国市场开发音乐、粉丝活动、产品设计、潮流独立小电影等多元化产品。

“相比在迪士尼工作时期,如今我感觉自己好像忙了很多。”张志忠坦言。由于迪士尼拥有成熟的IP运营经验,他主要负责整合各个部门不断提升IP运营效率,如今在世像传媒,他发现从商务谈判、衍生品设计讨论、影视作品投资协商、到IP内容本土化开发,自己都需要亲力亲为。

“但这让我感到特别充实,因为中国传媒娱乐公司要真正走向世界,必须具备成熟的、符合国际操作惯例的IP运营理念,我愿意成为其中的拓荒者。”他表示。

(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