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专访CropOne公司CEO Sonia Lo: 中国一线大城市适合建立垂直农场

2018-08-25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房珊珊

Sonia Lo

Sonia Lo认为,垂直农业是“农业的未来”,但是,建立一个垂直农场或许容易,让它赚钱却很难。“找到你的客户,对垂直农场的生存至关重要。” Sonia Lo 说,“卖掉你种下的蔬菜,其余都是次要的。” 她认为,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一线大城市适合建立垂直农场,希望2020年Crop One可以进入中国市场。

今年6月,阿联酋航空与美国垂直农场创业公司Crop One签订40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联合在迪拜建立全球最大的垂直农场,农场的蔬菜还将搭载在阿联酋航空百余架飞机上,服务全球旅客。去年底,Crop One刚完成了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在美国,目前至少有超过50家创业公司在做垂直农场。在众多投身于垂直农场的创业公司当中,成立于2014年的Crop One并不算最早的开拓者,但是,相比之下该公司盈利得却很早。在公司成立23个月后,就实现了盈利。这个时间段对于不少垂直农场来说,还处于砸钱建厂房的阶段。

实事上,Crop One吸引投资人的,就是其快速实现盈利的能力。Crop One公司的现任CEO Sonia Lo最初就是Crop One 的投资人。Sonia Lo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拥有哈佛大学商学院MBA学位,是一名投资人以及连续创业者。在担任Crop One公司CEO之前,Sonia Lo是投资公司Chalsys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投资了超过15家处于成长阶段的全球企业。

Crop One唯一一个在密封的集装箱里、模块化种植蔬菜的。如今,Crop One 正用一个个不到30平方米、由冷冻集装箱改造成的种植单元,用同等田间种植用水量的1/2500,生产出来相当于19英亩农田的绿叶蔬菜,在美国大波士顿地区销售。

Sonia Lo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垂直农业是“农业的未来”,但是,建立一个垂直农场或许容易,让它赚钱却很难。“找到你的客户,对垂直农场的生存至关重要。”Sonia Lo 说,“卖掉你种下的蔬菜,其余都是次要的。” 她认为,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一线大城市适合建立垂直农场,希望2020年Crop One可以进入中国市场。

垂直农场试图解决的痛点

《21世纪》:为什么美国涌现出众多的垂直农场创业公司,这是希望解决什么行业痛点?

Sonia Lo:顾名思义,从名字上来看,垂直农场是解决了过去土地只有一层能够种植的问题。垂直,意味着可以堆叠起来多层种植。加上美国如今的蔬菜种植产业是中心化的,主要聚集在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这意味着,美国东部消费者吃到的蔬菜,已经冷冻了两周之久,并且经过很长距离的运输了。

《21世纪》:在美国众多的垂直农场创业公司中,有些比较知名的公司像FarmHere,PodPonics,都相继倒闭了,为什么这些公司会倒闭?

Sonia Lo:垂直农场产业大约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15年前,一些亚洲国家就开始有所尝试,比如日本、韩国等。美国的一些垂直农场创业公司死去的原因之一是,LED照明早期成本很高。LED灯照明需要足够便宜,才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的足够光源。像PodPonics就是使用紧凑型荧光灯而不是LED照明,当时LED的照明效率及其相应的基础设施不够齐全和便宜。如今,用LED照明已经更加经济。

建立一个垂直农场很容易,但是让它赚钱很难。要赚钱意味着你要控制成本,要有高产量。高产量又跟你选择种植什么作物相关。如今垂直农场进入者众多,是因为他们认为进入门槛不高。但是,如果你只有一个集装箱种植作物,是很难获得利润的。

农场模块化种植:低造价及更快赢利

《21世纪》:你先是 Crop One 的投资人,后来担任 Crop One 的 CEO,为何在美国众多垂直农场创业公司当中,看中 Crop One?

Sonia Lo:我们对于垂直农业是农业未来的趋势是非常肯定的。Crop One吸引我们是因为它的作物是在集装箱中生长的,是由可运输的冷冻集装箱改建而成的,这使它跟其他垂直农场相比,能够更快实现盈利。其他垂直农场前期相对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但Crop One是模块化的箱子,所以无需等待整个农场建好,就能开始创造收入。也因为模块化的设置,我们的造价大约是现有垂直农场造价的1/4。

《21世纪》:如今美国众多的垂直农场运用不同的种植技术,比如 Aero Farms运用的是气耕法(注:Aeroponic,植物悬浮在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向悬浮的根部喷洒营养溶液),Bowery Farms运用的是水耕法(注:Hydroponic,一种不使用土壤种植植物的技术,只透过水携带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也叫无土栽培),Crop One采用的是什么种植技术?

Sonia Lo:我们也采用水耕法,我们的蔬菜根部也是种植在水里的。美国目前大约有50家公司关注垂直农场。如果说Crop One跟其他垂直农场有所区别,那应该说,我们是众多垂直农场里唯一在密封的集装箱里、模块化种植蔬菜的公司。模块化种植意味着我们的成本只需要传统垂直农场的1/4,这个成本的下降主要来自于建造材料很便宜,但是我们的产量能够比竞争者高出20%-60%。在1英亩的面积里,足以产出过去相当于 400英亩农田的产量。

Crop One的高效种植技术

《21世纪》:Crop One成立3年,目前有多大的规模?

Sonia Lo:如今,Crop One 拥有超过25个集装箱。种植单位里的搁板架构非常重要:我们最初的设计可以容纳6个,现在的设计可以放置12个以上。更高效的设计让我们的占地面积相应也减少了许多。我们最新的模块化种植可以达到9个集装箱的种植空间,却只需占用6个集装箱所需要的土地面积。

《21世纪》:既然如此高效,那对于这些种植集装箱摆放的位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Sonia Lo:集装箱需要选择那些靠近电力及有可过滤水源的地方。因为从整个垂直农业来看,电力确实是成本的最大来源,大概在60%,包括LED灯的运转、散热、供暖等,都需要用电。此外,还有人力成本,大概占25%-30%。因此,电力支出和人力成本是两项最大的开支,我们需要找到那些有便宜电力的供应方,越低越好。

《21世纪》:像中东、俄罗斯一些缺乏水、地理位置高寒等无法种植作物的地方,垂直农场是不是更有存在的必要性?

Sonia Lo:中东很多国家食物都是依赖进口的,他们对垂直农场的需求是很强烈的。中东国家缺水,所以垂直农场的存在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双重好事。比如,我们一个集装箱每年大约使用18000加仑的水,而如果要种植同样产量的作物,农田需要灌溉的水大约是4600万加仑。这是非常明显的不同。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差别,就是因为当你在封闭的箱子里种植作物时,水汽蒸发能被捕捉,水能够循环再利用。而在开阔的农田种植作物,大约有90%的水都会蒸发掉,这就浪费了。

更新鲜无污染:24小时到餐桌

《21世纪》:当前Crop One种植作物的种类有多少?跟传统的有机蔬菜强调无污染、有机化肥等,有什么区别呢?有考虑过根茎类蔬菜吗?

Sonia Lo:我们种了24种不同的蔬菜,包括生菜、菠菜、羽衣甘蓝、芝麻菜等,甚至还有像小白菜、薄荷、香菜等亚洲人比较偏好的蔬菜。因为LED灯成本占比高,所以要计算如何最有效地运用光照,让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什么种植生菜经济效益高,就是因为它几乎可以铺满整个水槽,最大程度接受光照。果实类植物相对难以在垂直农业中获得盈利,因为在一整棵果树里只有果实的部分可以食用。再比如根茎类蔬菜像萝卜,他们可以在黑暗中生长,垂直农业如此高强度的光照就会浪费。因此,不会考虑这类蔬菜。

跟传统的有机蔬菜相比,因为有机蔬菜还是要种植在土壤里的,土壤就会有污染物存在的可能性。此外,我们用很少的水,因为有机蔬菜往往跟传统种植出来的蔬菜使用同样多的水。我们受美国农业部和所在州的地方监管,只要成为农作物种植方,就需要农业部的许可。但因为我们的蔬菜并不是种植在土壤上的,所以无法申请“有机”(Organic)的标签。我们之所以没有用有机化肥,是因为有机化肥可能含有鱼粪,我们也无法确认鱼粪当中含有什么成分。因此目前我们是用自己的营养配方。

《21世纪》:那跟有机蔬菜相比,售价如何?口味相比又如何?

Sonia Lo:目前,超市零售商是我们的客户,当我们的蔬菜放在货架上,价格跟有机蔬菜是相同的。但是,售价是由超市决定的,并不是我们决定的。如果从口感上来说,我相信我们的蔬菜会比传统的有机蔬菜更新鲜。因为有机蔬菜从收获到餐桌,可能最快需要经过两周时间,但我们不到24小时就可以到餐桌,显然口感上是更新鲜的。零售商会跟我们提前订货,我们的蔬菜采摘后,会直接运送给零售商,由他们分发到旗下各家超市。

在大波士顿地区,我们有38个零售商作为合作伙伴。阿联酋航空目前是唯一一个国际合作伙伴,也是唯一一个餐饮服务业的伙伴,我们的蔬菜会被阿联酋航空运用到飞机餐饮上,阿联酋航空也会作为联合投资方,跟我们一起在迪拜建立一个日产3吨蔬菜的农场。

利润是零售价的45%-65%

《21世纪》:美国一家倒闭的垂直农场PodPonics 称最终成本可以低至1.36美元一磅,您怎么看待这个价格?你觉得是可以达到的吗?

Sonia Lo:只能说这个价格是有可能的,但我们不会以1.36美元的售价销售我们的蔬菜。按这个价格我们可以赚钱吗?可以。但我们不想按那个价格出售我们的蔬菜。

从正常的链条来看,农民会把蔬菜销售给包装商,由他们清洗、打包蔬菜,然后运输到分销商手中,分销商抽取一部分利润,再到批发商,由批发商到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这样的链条下,种植者的利润可能是最终售价的10%-12%。而垂直农场的种植者在砍掉中间包装、分销、批发商三个环节之下,可能利润是最终售价的45%-65%。

《21世纪》:如今垂直农场们开拓零售商客户会很难吗?

Sonia Lo:我确定零售商会很爱我们的产品。零售商如今也面临市场调整,像亚马逊等网络电商也在分食零售市场。所以,他们需要提供更为独特的产品给消费者。

我们的零售客户可以很多样,比如像波士顿的连锁超市Roche。我们甚至会销售给送奶工,他们在送牛奶的同时,可以配送蔬菜。

《21世纪》:你们有考虑过跟网上零售商合作吗?

Sonia Lo:当然有,因为网上零售商有自己强大的配送系统。以中国为例,京东如今就有生鲜业务。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在任何市场都需要找到有寄送生鲜产品经验的合作伙伴。因为在广东农场生产的蔬菜,不可能配送到北京消费者手中。如果我们建农场的话,就会尽可能靠近配送中心。

考虑2020年进入中国

《21世纪》:有考虑过中国市场吗?

Sonia Lo:中国的蔬菜消费市场是很大的。中国人每天平均食用1千克蔬菜,是美国人的10倍。对美国人而言,蔬菜可能只意味着沙拉。但传统的中国饮食结构是有很多种蔬菜的,中国居民对肉类的消费确实在增加,但饮食结构跟习惯、文化相关,还是很难改变的。亚洲其他国家比如韩国也是如此。像泡菜,可能里面的蔬菜就多达四五种。

面对中国市场,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第一,大城市人群愿意为这些非常干净的蔬菜付额外的费用;第二,科技的成熟让成本降下来,这样才会考虑建立垂直农场。我们曾跟三个合作伙伴接触过进入中国市场的事宜,我们考虑2020年会进入中国,当下还是要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

我们曾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做过相关调研,我们发现,在这些中国大城市,运营垂直农场的电力支出跟美国是差不多的。而人力成本会比较低。人力成本跟电力是两大运营支出。但是,如果离开大城市,小城市目前无法达到相应的消费水平,会难以盈利。

《21世纪》:荷兰、日本等是种植技术发达的国家,像荷兰的温室种植技术,跟垂直农场有什么不同?

Sonia Lo:荷兰作为一个小国,却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这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我们曾探访过当地的温室种植者、研究机构等,我们认为他们的温室栽培技术非常成熟。

在能源消耗方面,温室栽培的电力消耗确实比垂直种植更少。但是,在距离消费者更近以及节约用水方面,温室栽培就不如垂直农场。因为垂直农场可以非常靠近零售商。从所需要的栽培面积来看,垂直农场也比温室农场要小得多。如今,Crop One不仅运用了LED,还加入太阳能板,综合电力的利用已经做到让用电更高效。所以,二者的竞争可以说已经存在。但温室种植是非常高科技的,垂直农场目前也并没有运用温室种植相关的技术,说不定二者可以结合,诞生出下一代的新型农业。

日本进入垂直农场是比较早的,但不少企业在去年都破产了。据我所知,有一家叫Spread公司还生存得不错。以色列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非常高,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他们暂时没有进入垂直农场,但我认为他们迟早会进入的。(编辑:李艳霞,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liyx@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