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0 07: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宋兴国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宋兴国
以数字经济为基础,长三角的数字一体化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10月9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打造全球数字经济高地:2019数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报告》,基于自身数据库以及官方数据,全面分析上海、杭州、湖州、嘉兴、宁波、舟山、绍兴、金华、台州、温州、南京、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盐城、镇江、常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27个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区域创新进程、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和数字一体化推进状况。
报告显示,在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城镇化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以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0%GDP、人均GDP正在跨越中等收入水平的长三角地区,有着良好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区域内部空间、商业、人才、民生服务、政务、科创等领域一体化进程都在加速。
所谓的数字一体化,根据报告的定义,是指在数字经济时代,以大数据为生产资料、云计算为生产力、互联网平台为纽带,推动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一体化,商业和产业协同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形成全球领先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主要涵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
报告认为,在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数字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应有之义。报告建议,下一步要优化长三角一体化的商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创新推动消费增长;搭建长三角区域产业升级服务平台,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创新建设长三角金融科技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共建高效协同的“长三角协同治理平台”,推动长三角数据治理标准统一;打造“长三角政务服务网”,借助“智能+”提升群众获得感;建设安全可靠的“长三角区域信息枢纽示范区”,实现数据安全可控。
继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之后,长三角一体化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长三角要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新一轮全球合作与竞争,打造我国发展强劲的增长极和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定位为“一极三区一高地”,即长三角通过一体化发展,使其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长三角地区的数字一体化潜力如何?
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报告指出,长三角是全国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群,以全国10%的人口,创造了近20%的GDP、25%的进出口总额和34%的货物吞吐量。从2016年开始,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人均GDP达到13652美元,已跨越世界银行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整体迈入高收入阶段。报告预计,27城将在2023年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整体越过发达经济体门槛(以IMF定义的39个发达经济体中的人均GDP下限估算)。
从数字化的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总量达到8.63万亿,占全国的28%,数字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也达到了41%。发达的数字经济孕育出各类独角兽企业,总体估值在国内三大城市群中排名第一,显示出不凡的科技创新实力,这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报告还将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与发达地区做了横向对比。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四大湾区相比,27个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由于纳入了很多内陆城市,在地均GDP产出和人均GDP产出上均有很大差距。不过,世界500强企业占16家,一体化潜力可以想象。随着数字经济等业态发展的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无疑将迎来缩小区域内部差距的良机。
如何做好区域一体化?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曾提出,建好一张网、打造一个库、编好一张图、共认一个章、办好一张卡的“五个一”是近期长三角一体化的着力点。就是以要素、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互联互通为目标,从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发展规划、数据共享等多个领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这些都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今年以来,浙江、江苏、安徽相继推动各自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在各地的实施方案中,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生态环境成为关键词。报告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在上海与苏州边界的苏州昆山,逐渐向东与上海对接,形成了新的出行热点。-甘俊摄
长三角要实现高质量的一体化,需要以数字经济为推动力,实现数字一体化。作为一个发端于电商、新零售业态,逐渐成熟于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的经济业态,数字经济正在对商业、产业等区域经济重要领域的变革起到推动作用。
一方面,数字经济与产业互联网、数字治理等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方向天然契合,使得数字经济天然成为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技术普惠与制度创新,从电商带来的日常生活便利化开始,正自下而上地,逐步向促进市场一体化、分工有序化,服务和制度均质化、政府工作高效化过渡。指数的多项数据均显示,在第三方支付接口等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数字民生等贴近民生的指数,是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中得分差异最小的。
对此,报告专门发布了27城的数字经济指数。从总体排名来看,杭州与上海以83分和74分共同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具备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排名3到10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南京、宁波、金华、合肥、嘉兴、温州和常州。这些城市在数字经济得分上各有千秋。
在创建“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道路上,杭州已经领先其他城市一个身位。指数的5项二级指标中,杭州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商业、数字政务、数字民生4个指标都排名第一。作为电商零售行业的中心城市,杭州以此为基础,近年来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从产业到生活,数字经济正在全面改造这座城市。
此外,其他城市也各具亮点。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在指数总分排名第二。新零售带给上海与众不同的消费结构与消费习惯,在数字商业、数字民生等领域都排名靠前,三级指标中的物流指数与品质消费指数都位列第一。
苏州工业数字经济发展与交通出行支付指数均列第一,这个苏南模式的典型在工业方面数字化程度较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较快。
浙江金华区域贸易指数排第一,义乌小商品产业与电商的紧密结合,这个城市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淘宝村,对数字经济的带动功不可没。
报告认为,在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基础上,数字一体化已经在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初见雏形。
长三角一体化,数字一体化是必由之路。从一体化发展的外延看,数字一体化突破传统一体化发展的边界和阻碍,能真正促进要素的自由、高效流通。
在一体化发展深度上,数字一体化能够做得更深。数字一体化可以打破行政壁垒,政府治理水平与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居民消费、出行、就医等各方面享受到极大的便利;传统产业得以改造提升。在一体化发展的广度上,数字一体化能够做得更广。数字一体化带来新的产业如5G,产生新的领域如移动支付等。
以空间一体化为例。作为区域一体化最直观的体现,导航等移动数字技术的普及,让区域内部的交通和通勤呈现出监管更精细、使用更便利的特点,有效地推动了空间一体化进程。同时,其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也更为直观地显现了长三角空间一体化进程。
高德数据显示,2018年国庆长假期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跨城出行紧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跨城出行量,占到全国的总跨城出行量的14.5%,是所有城市群中最高的,是排名第三的京津冀城市群的接近三倍。
在一些城市,人车出行活跃区域已经开始超出城市辖区。以“沪昆同城”为例,其跨城出行核心活跃区出现了明显的同城化趋势,不仅两城之间联系越发紧密,在上海与苏州边界的苏州昆山,逐渐向东与上海对接,形成了新的出行热点。
此外,一些地理条件造成的“跨省出行”,比如上海与周边城市,和南京与周边的滁州、马鞍山等地,居民的出行需求日益旺盛,滁州、马鞍山与南京的跨省交通联系密切程度,甚至明显高于与本省省会合肥之间的联系。
在数字商业一体化上,电商等数字经济业态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在商业一体化上也呈现全新的特点:从建设智慧物流体系、供应链创新到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商贸繁荣、物流畅通、供应链高效的一体化大市场。同时,服务型消费正在成为长三角居民的消费领头羊,呈现出高端化、多元化和日常化的特征。
其中,作为“江浙沪包邮区”,长三角地区物流运输时效性在全国具有优势。上海、杭州、南京、无锡、嘉兴、苏州分列前六位,且物流效率都超过全国30%。伴随着新零售对于这些区域人、货、场的重构,物流业也逐步开始数字化进程,长三角物流时效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区域的商业一体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依托于数字技术、体制机制改革与互联网平台建设,在民生服务、政务服务、环境治理等领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
报告建议,长三角区域与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开放,推动商业、产业、金融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不断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塑造全球竞争优势。
具体而言,要优化长三角一体化的商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创新推动消费增长。长三角区域要进一步优化支付、物流、云计算能力,不断提供丰富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内容,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
还要搭建长三角区域产业升级服务平台,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通过人货场数字化重构,将商品产地和目标市场进行最直接的连接,实现库存更低、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产业,发挥电商平台、大数据核心技术与长三角制造网络等既有优势,通过数据双向传导,将新零售、新制造通过智能骨干网进行全链接闭环,打造世界领先的服务制造业网络,推动数字经济不断向智能化升级。
创新建设长三角金融科技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优势,探索在普惠金融、反洗钱、智慧风控、智能运营、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不断丰富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为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提供支持金融保障。
共建高效协同的“长三角协同治理平台”,推动长三角数据治理标准统一。以数字化、智慧化推动社会事务的跨界治理,应对都市圈、城市群等城镇化发展形态带来的对社会治理能力的挑战,更好地实现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