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 09:25: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唐唯珂
10月30日晚间,中公教育发布三季报。根据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中公教育实现营业收入74.39亿元,同比增长20.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37.76%。具体到第三季度,中公教育实现总营业收入46.31亿元,同比增长8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233.58%,提前完成三年累计业绩承诺。
根据财报显示,今年1-9月,中公教育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37.76%。具体到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233.58%。
中公教育方面表示,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系招录考试全面恢复,招生回归正常。事实上,疫情好转下,积压在上半年的国考面试、省考笔试、事业单位、教师招录等考试都在恢复,中公教育在国考扩招66%、省考扩招近30%,以及就业承压导致的报考人数及参培率提升背景下,线上线下齐发力,支撑了公司三季度利润的高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公教育重组时给出的业绩承诺,2018~2020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3亿元、13亿元和16.5亿元。此后的2018年、2019年中公教育均超额完成业绩承诺,累计完成28.4亿元。也就是说,加上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0.78亿元,中公教育已顺利完成三年的累计业绩承诺。
结合三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来看,中公教育股东的持仓情况也有所变化。
比较明显的是,北上资金仍在不断加仓,并以8677.19万股跃升为中公教育第一大流通股东,相比上半年的5209.86万股增了超60%。此外,以最新数据来看,北上资金并未停止加仓步伐,截至10月29日,香港结算持股数量达9048.37万股,较三季度有所增加。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公教育今年的四季度将最为繁忙,除了国考,还有教师、事业单位和医疗等核心门类的大量招考,受疫情催化及“稳就业”政策影响,各项考试的“热度”都很高,将再次助推业务小高峰的出现。
以国考为例,10月14日,2021年国考简章发布,在去年扩招20%后,招录人数继续增长至25726人,报名人数达157.6万,增长超18万人。就在今日,江苏省率先发布了2021年省考公告,共计招录9536人,比同期增长近20%,创历史新高。
国信证券分析到,国考作为省考的先行指标,对省考招录规模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作用。结合过去几年的表现,国考与省考的招录趋势基本一致,因此预计2021年的省考也有望延续扩招趋势。
同时,研究生考试关注度也不减。9月22日,教育部表示,为稳步扩大规模,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6年的约8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万人左右。招生规模的扩大,也让每年报名人数“水涨船高”。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为了得到研究生这张“入场券”,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参加考前培训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了考研培训市场的发展。
高盛表示,今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可能达到400万,这将直接推动中公教育的考研培训收入增长,且随着公司研发投入开始见效,市场份额或将持续扩张,预计中公教育的市场份额将从2019年的16%升至2025年的29%。
此外,高盛也预计到,由于公共服务门类的招录人数及报名人数在增加,培训人数也相应在增加,中公教育四季度的收入和净利润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