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全国十分之一本科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 ,直播拉动媒体行业就业

2020-05-20 15:05:1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全面放开二孩及现代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带动了幼儿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等相关职业需求的增长。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完成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10.1%的2019届本科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在所有职业类中占比最高。而2019届高职毕业生中从事“幼儿与学前教育”的也增长明显。

与此同时,依托移动互联网,一些传统行业焕发“新生”,媒体行业因此被注入活力,也吸引了更多大学生从事相关职业。

报告显示,2019届毕业生中,有3.8%的本科生及2.1%的高职生从事“媒体/出版”相关职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增长主要是以直播、短视频、内容运营、新媒体策划为代表的职位需求的增长。

据介绍,报告是对201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20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27.4万。其中,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2.6万,全国高职生样本为14.8万。

“中小学教育”从业者占比最高

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占比来看,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职业类是“中小学教育”(10.1%),其后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7.7%)、“行政/后勤”(6.9%)、“互联网开发及应用”(6.0%)等。

在本科生从事的10大职业类中,从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职业类月收入(6742元)、就业满意度(75%)最高;从事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相关职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96%)。

据介绍,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基于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薪资收入、晋升空间等相关因素的主观认识和情感体验,由就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另据介绍,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受雇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人数。

调查显示,2019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中小学教育”“媒体/出版”“互联网开发及应用”职业类就业的比例,与2015届相比增加较多,分别增长了1.4个、1个、0.8个百分点。

增加较多的职业类还包括“幼儿与学前教育”(增加了0.8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电”(增加了0.7个百分点)。

岗位需求增长较多与其相关行业发展有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电商行业的繁荣,既直接促进了互联网相关职业需求的增加,也间接促进了其衍生行业相关职业需求的增加,如交通运输、媒体/出版等。伴随《关于做好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发布,今年将有更多大学毕业生投身教育业。

“幼儿与学前教育”就业比例增长较多

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占比来看,2019届高职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销售”(9.8%),其后是“建筑工程”(7.8%)、“财务/审计/税务/统计”(7.7%)、“行政/后勤”(7.1%)、“医疗保健/紧急救助”(6.6%)。

在高职生从事的10大职业类中,从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职业类月收入(4969元)、就业满意度(70%)最高,从事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相关职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95%)。

与2015届相比,2019届高职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职业类为“幼儿与学前教育”“生产/运营”“交通运输/邮电”“媒体/出版”,分别增加了1.1个、0.8个、0.7个、0.7个百分点。

 

“直播”火热带动就业需求

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媒体/出版”类岗位的就业比例明显增长,分析发现,其增长主要是以直播、短视频、内容运营、新媒体策划为代表的职位需求的增长。

2020年初,广州市、四川省相继发布直播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官宣”打造试点、培育人才、大力支持其发展,并希望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报告认为,以直播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既给传统媒体行业注入了活力,也创设了新的岗位和就业机会,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已经或者准备从事相关职业。规范管理相关行业并鼓励相关行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电商化,或将缓解部分大学生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