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破坏性使用微信数据资源:营销工具聚客通被判赔偿腾讯260万

2020-06-08 10:2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微信正在向突破了微信本身功能,用于社群营销的群控软件发起清理行动。

今年5月底,微信封杀使用第三方微信社群管理工具WeTool的微信账号,理由是使用了微信外挂,引起社群营销行业的惊呼。

而近日,另一款知名微信营销工具聚客通也遭受重创。杭州互联网法院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判决聚客通停止针对微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腾讯260万元。今年3月,聚客通刚刚完成A轮融资。

自动化、批量化操作微信

聚客通于2016年9月上线,2019年初研发了个人号模块。

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的消息介绍,聚客通群控软件利用Xposed外挂技术将该软件中的“个人号”功能模块嵌套于个人微信产品中运行,为购买该软件服务的微信用户在微信平台中开展商业营销、管理活动提供帮助。

这主要表现为自动化、批量化操作微信的行为,包括朋友圈内容自动点赞、群发微信消息、微信被添加自动通过并回复、清理僵尸粉、智能养号;监测、抓取微信用户账号信息、好友关系链信息以及用户操作信息(含朋友圈点赞评论、支付等)存储于其服务器,攫取数据信息。

据介绍,聚客通软件分为“纪念版”“特惠入门版”“高级版”“标准企业版”“高级尊享版”“旗舰版”等多种版本和价格,每种版本均有1年签、2年签、3年签的套餐年费价格,价格为5800元/年至83580元/年不等。除纪念版外,其他版本均赠送个人号端口,新增个人号端口接入费用为500元/个。

个人微信需要使用指定型号的手机进行登录,套餐的价格中不包含该手机。

一份司法鉴定意见显示,聚客通软件基于Xposed框架开发,主要操作的对象为微信软件,可以监控收集微信的各种事件,如登录事件、消息发送、好友操作事件、钱包操作事件等。能够绕过微信对手机的环境检测,实现对微信软件的私有数据获取以及任务自动执行。

据介绍,安卓改机工具大部分都基于Xposed框架。改机工具可实现的场景包括刷赞、刷分享、刷评分和刷榜、批量注册账号等。

Xposed框架是一款可以在不修改APK的情况下影响程序运行(修改系统)的框架服务,其可以Hook几乎整个安卓系统,并可利用其实现修补漏洞、破解手势解锁、程序控制和信息伪造、自动安装激活、关机窃听等功能。

给用户使用微信造成干扰

本案中,腾讯起诉认为,聚客通软件干扰了微信正常运营,破坏微信用户体验。这些恶意功能突破了微信原有的功能设定和产品设计理念,影响了微信一直以来打造的真实、简单、轻量化的“用户体验”,将微信异化成了一款病毒营销工具,对微信健康生态造成破坏。

腾讯还认为,聚客通软件影响微信的数据安全。不止于此,聚客通通过技术措施直接抓取其他微信用户的微信通信内容,并将这些私密信息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进行分析和使用,严重危害到了微信用户信息安全。

聚客通则辩称,微信是社交通讯软件,聚客通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均以服务社交电商为目的,故两款软件并非作用于同一领域,本身不具有竞争关系。

还称,腾讯并未禁止微商的运营,而聚客通软件的使用是基于微商场景,实现高效率的经营手段和方式,其本质以技术创新推动高效,与微信产品的理念一致,因此不存在不正当竞争的故意。

聚客通辩称,聚客通软件未妨碍破坏微信产品的正常运行。涉案软件虽部分突破了微信产品未实现的功能,但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使用微信进行经营的效率,且这些相关功能正好契合了社交电商提升自身管理与运营效率的需求,属于技术创新,且该种突破没有妨碍或破坏微信正常运行的程度。

还称,聚客通软件未影响微信的数据安全,软件所获得的微信用户信息均来自用户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的相关店铺正常交易后留下的数据,涉案软件用户借此添加好友并等待对方同意确认,均是基于微信的使用规则。用户的社交数据权益应当归用户自行所有,微信不享有任何数据权益。

法院审理后认为,聚客通软件批量化操作微信、发布商业活动信息异化了个人微信产品的作为社交平台的服务功能,给用户使用微信产品造成了明显干扰,同时危及到微信平台的安全、稳定、效率,已妨碍、破坏了两原告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与服务的正常运行,构成不正当竞争。

两种数据形态微信享有何种权益

本案不同于以往群控软件案之处在于,腾讯主张聚客通软件擅自收集微信用户数据,存储于自己所控制的服务器内,这是否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法院认为,腾讯主张数据权益的微信平台数据,可以分为两种数据形态:一是数据资源整体,二是单一数据个体。网络平台方对于数据资源整体与单一数据个体所享有的是不同的数据权益。

就整体而言,微信产品数据资源系腾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经过长期经营积累聚集而成的,该数据资源能够给两原告带来商业利益与竞争优势,腾讯对于微信产品数据资源应当享有竞争权益。如果聚客通破坏性使用该数据资源,则构成不正当竞争,两原告有权要求获得赔偿。

就微信平台单一数据个体而言,腾讯所主张其享有数据权益的数据是指微信用户账号数据、好友关系链数据、用户操作数据。该部分数据只是微信平台的原始数据,并非微信产品所产生的衍生数据。对于原始数据,数据控制主体只能依其与用户的约定享有有限使用权。由于网络资源具有“共享”的特质,单一用户数据权益的归属并非谁控制谁享有,使用他人控制的用户数据只要不违反“合法、正当、必要、不过度、征得用户同意”的原则,一般不应被认定为侵权行为。

因此,腾讯对于某个特定的单一微信用户数据并不享有专有权,故聚客通擅自收集、存储单一微信用户数据仅涉嫌侵犯该微信用户个人信息权益,腾讯不能因此而主张损失赔偿。但如果危及了微信产品用户的个人数据安全,腾讯对于微信用户数据负有提供安全保护的法定义务,其对于侵害微信产品用户个人数据安全的行为应当有权请求予以禁止。

本案中,被控侵权软件具有收集、存储及监控微信产品数据功能,即便聚客通经过了微信平台中相关经营性用户的授权许可或者经营性用户对于自己提供于微信平台的信息享有数据携带权,但上述微信数据并非相关经营性用户单方信息,还涉及微信平台中作为经营性用户微信好友的其他微信用户个人账号数据以及经营性用户与其微信好友通过相互交集而共同提供的用户数据。聚客通擅自将该部分并不知情的微信用户的数据移作由自己存储或使用,不符合用户数据可携带的基本要求,构成了对微信用户信息权益的侵害。

法院认为,聚客通的被诉行为已危及微信产品用户信息安全,势必导致微信用户对微信丧失应有的安全感及基本信任,进而会损害腾讯的商业利益。

因此,法院认为,聚客通软件擅自收集微信用户数据,存储于自己所控制的服务器内的行为不仅危及微信用户的数据安全,且对两原告既有数据资源竞争权益构成了实质性损害,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按照阶梯性处罚原则限制外挂

最终,法院判决聚客通立即销毁已收集、存储的微信产品用户数据,停止涉案侵权软件中个人号模块功能的使用与运营,停止相关广告宣传活动,并赔偿腾讯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260万元。

一审判决后,微信官方回应称:“外挂软件不仅破坏了微信平台的生态平衡和正常运营,还为恶意营销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正常用户造成骚扰。”

同时,微信团队亦提醒,“我们呼吁用户不要使用此类外挂服务,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微信帐号、密码以及验证码等信息交给陌生人,以免带来隐私、财产安全等多种风险。所有经用户投诉、并被核实确认有使用外挂行为的帐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根据违规程度我们将按照阶梯性处罚原则进行限制,包括不限于限制功能、限制登录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