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18:40: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振
从2015年于杭州设立第1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如今已过去5年,跨境电商综试区目前增加到了105个,浙江地位可谓“执牛耳”。
据统计,作为创新高地,浙江省目前已有10个设区市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率位居全国首位,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先行先试经验已经在浙江省基本覆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日前浙江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湖州、嘉兴、衢州、台州、丽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浙江5个新获批的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建设任务。
从率先吃螃蟹,到覆盖率全国第一,外贸大省浙江如今已成为中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典型代表。跨境电商综试区之于浙江产业转型升级,有何意义?在受访专家看来,浙江密集布局跨境电商综试区,将有利于外贸企业开展“反向定制”等订单生产新模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杭州首吃螃蟹的故事最早应该回溯至2013年9月份。彼时,杭州电商产业方兴未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马凯在浙江调研信息产业时,杭州就曾汇报了打造“跨境电子商务自贸区”的想法。
2014年,杭州市政府提出要“完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体系,探索建立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表述浮出水面,并写入了当年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于是,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办外联宣传部部长武长虹在评价杭州发展跨境电商环境时表示,杭州拥有着跨境电商发展最适宜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在发展跨境电商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前提即是杭州供应链能力强”。
杭州拥有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羽绒、文具、绿色家居、家电等产业;周边的绍兴、台州、温州等也拥有类似针织袜业、汽车用品、鞋类、宠物用品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带,这些都是跨境电商的热销产品,为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卖家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供应链能力。
随着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探索的不断成熟,经验得以复制推广至全国不同地区。自2015年起,国务院已分五批批设立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其中,浙江10个城市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尽管数量少于广东,但设市区覆盖率全国第一。
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马述忠认为,综试区是创新的高地,而不是政策的洼地。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建立一套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框架,重点在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今年5月6日,浙江湖州、嘉兴、衢州、台州、丽水5市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而本次出台的实施方案根据各地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目的是通过综试区建设,加快推动新型贸易中心建设。
具体而言,湖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提出要建成“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引领区,力争到2022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500亿元以上,跨境网络零售进出口总额50亿元以上,培育年进出口交易额规模十亿级以上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群5个。
嘉兴跨境电商综试区则提出,到2020年底,要力争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200亿元,年跨境网络零售出口增速不低于30%;到2022年力争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500亿元;到2025年力争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1000亿元。
衢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则要求衢州发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小而美”的特色优势,力争到2022年建成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打造10个以上跨境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集群,引育100家以上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
台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将围绕打造“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中心、跨境电子商务赋能产业升级推进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品质消费辐射中心”建设,力争到2022年建立3个以上区域跨境电商融合发展引领区,打造10个以上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实现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额45亿元。
丽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提出,力争到2022年打造2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集群、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
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此前指出,为进一步放大新型贸易的作用和影响,浙江正主动谋划在新型贸易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浙江外贸大省、市场大省、电商强省的优势,继续在新型贸易领域为全国探路,希望通过3-5年时间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示范和带动效应、在全球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贸易示范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5年来,跨境电商综试区主要的发展方向还是以B2B为主,出口和B2B的模式占到综试区跨境电商交易额的70%。这意味着,跨境电商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外贸进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
不少受访专家表示,跨境电商平台则成为了浙江制造业企业深入参与到全球贸易链路中去的重要载体。
浙江省制造业产业极为丰富,当前贸易形式严峻,产业带制造业和传统外贸转型跨境电商显得尤为迫切。加速制造业企业转型跨境,成为当前跨境电商综试区的一大任务。
浙江为此在2018年6月启动了“麒麟计划”,其中组织开展“浙江制造品牌出海”专项培训。与传统外贸以“订单+码头交货”为主不同,跨境电商直面境外消费者拓展终端市场,不仅为企业打破现有贸易格局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为企业建立新渠道、新品牌,掌握定价权提供了可能。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浙江全省在主要第三方平台上的跨境电商出口活跃网店9.2万家。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马述忠认为,“通过收集消费端的海量大数据,使浙江企业的研发环节更加智能化,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从而促进了传统产业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