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21:04:3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谢水旺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和热议。
最高人民法院在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征求金融监管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后决定: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取代原《规定》中“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促进民间借贷利率逐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以2020年7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85%的4倍计算为例,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相较于过去的24%和36%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在这次司法解释修改的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民法典关于“禁止高利放贷”的原则精神,并对相关条款作出对应调整。一是继续执行更加严格的本息保护政策。即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解读认为,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信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这个表述,是APR(名义利率)口径,而非IRR(内部收益率)。
“我们目前严格按照IRR,年利率低于24%,如果换算成APR,是低于15.4%。不过,这个涉及监管认知的一致性。”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过,监管应该出台规范性文件,说明清楚为妥。
该消费金融公司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比如借款本金8000元,期限一年,每月等额还款748.755元,总利息985.06元。在IRR口径下,年利率是21.96%;而在APR口径下,将总利息除以借款本金,年利率是12.31%。
“按照这个文字表述,应该就是APR。那我就不担心了。”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APR15.4%,那么IRR接近30%,对行业冲击不大。
此前,这家小贷公司负责人:“如果4倍LPR作为IRR上限,小贷行业没法生存,也没法做了。”他曾表示:“对于我司而言,我司有部分客群为定价超过4倍LPR,IRR在24%以内的次级、长尾客群。该政策执行后,我们预计大量为次级、长尾客群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将被迫退出,导致该部分主流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群体面临更加严峻的融资难题,进而被迫回归监管之外的民间借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地下钱庄,催收手段可能极为暴力),部分小微企业甚至会因为融不到资而倒闭。政策实施的结果与初衷可能会南辕北辙。”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力推“内部收益率(IRR)”概念,计算实际利率,一些金融机构按此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公号曾发文称,只展示日利率或月利率、分期收费、“砍头息”等都是借贷产品常见的“陷阱”,让你产生“利率幻觉”。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进“明示年化利率”的工作,要求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必须在相关贷款产品中明确展示年化利率,帮助消费者了解真实借款成本。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还称,二是当事人约定的逾期利率也不得高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即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为限。
三是当事人主张的逾期利率、违约金、其他费用之和也不得高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即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