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首页 > 金融 > 正文

斥资400亿欧元:梅赛德斯-奔驰电动化“强势”转型

2021-07-26 07:31: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杜巧梅

面对全球电动出行未来,豪华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的电动化战略再次提速。

当地时间7月22日,梅赛德斯-奔驰从产品计划、技术计划、生产计划、人才计划、财务计划等五大方面详细解读全新升级的电动化转型战略。

具体来看,在这项由“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的电动化转型中,至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将为其服务的所有细分市场提供纯电车型;2025年起,所有新发布的车型架构将均为纯电平台,每款车型都将向客户提供纯电版本选择,实现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占比达到50%;在条件允许的市场,梅赛德斯-奔驰将在2030年实现产品的全面纯电动。

“电动化转型正在加速,特别是在梅赛德斯-奔驰所在的豪华车细分市场。行业拐点正在临近,随着全球市场在 2030 年前实现纯电动转型,我们也将做好准备。”在战略发布会上,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表示。

WechatIMG26480.jpeg

为推动这一转型,梅赛德斯-奔驰将在2022年至2030年,在纯电动车型方面的投资将超过400亿欧元。

“我们在这场转型中的主要任务是以富有吸引力的产品打动客户与我们一同转型。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而言,具有开拓意义的纯电旗舰车型EQS只是这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康林松指出,加速推进电动产品阵容的计划或将促使电动汽车应用的拐点提前。

到目前为止,研发出身的康林松,执掌戴姆勒已逾两年,这两年正是全球汽车业最为动荡和变革巨大的两年。

在康林松的带领下,梅赛德斯-奔驰在2019年率先提出面向全生命周期的“2039愿景”后,此刻发布果断转型战略,再一次走在全球汽车企业的前列。

当下,全球汽车市场处于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碳中和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获得爆发式增长。EV Sales网站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显示,2021年1-5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96.2万辆,同比增长165%,占据全球汽车市场5.8%的份额。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据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的51%。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电动化发展或将快于全球,智能化及自动驾驶的研发目前也居于前列。

作为奔驰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无疑是奔驰转型的关键所在。在迈向“全面电动”的转型中,不仅仅是加快在华新能源车型的投放节奏,梅赛德斯-奔驰还将充分于中国的电动车零部件和软件技术企业合作。

全面电动化转型大幕拉开

为推动面向电动化未来的这一转型,梅赛德斯-奔驰发布了包含产品、技术、财务等在内的全面规划。

在车型架构上,到2025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发布3个纯电车型架构平台。其中,MB.EA纯电架构平台将涵盖所有中大型乘用车产品,打造成为未来电动产品整体框架的可扩展模块化系统;AMG.EA纯电架构平台将成为性能电动车专属平台,满足追求高科技及高性能的梅赛德斯-AMG客户的需求;VAN.EA纯电架构平台将面向纯电MPV及轻型商务车。

在产品上,梅赛德斯-奔驰今年正式在华开启EQ之年。继2019年上市的EQC纯电SUV,全新EQA纯电SUV、全新EQB纯电SUV、全新EQS纯电轿车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未来,EQE、EQS SUV和EQE SUV三款车型也将面世,梅赛德斯-AMG、梅赛德斯-迈巴赫、G级车也将提供电动化产品。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正在进行 VISION EQXX 的研发工作,该车型拥有超过 1000 公里的实际续航里程,将于2022 年进行全球首秀。

WechatIMG26481.jpeg

在组织架构上,梅赛德斯-奔驰将深化生产制造和研发工作的纵向整合。在重组动力总成相关业务后,将相关规划、研发、采购和生产整合至一个业务部门,并在内部开发电力驱动技术。这一举措包括收购英国电机公司YASA。通过这一收购,梅赛德斯-奔驰将获得独特的轴向磁通电机技术,以及开发下一代高性能电机的技术专长。在聚焦效率、关注包括逆变器及软件在内的整体系统成本的策略中,自主研发电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eATS 2.0电机。

在动力电池方面,梅赛德斯-奔驰预计电池产能需求将超过200千兆瓦时。在目前已投产或已规划的9座电池工厂组成的生产网络之外,梅赛德斯-奔驰计划与全球合作伙伴打造8座电芯工厂。

在下一代动力电池中,梅赛德斯-奔驰将携手电池材料公司SilaNano等伙伴,利用阳极中的硅碳复合材料提升能量密度。这一合作将突破现有的续航表现,并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固态电池方面,梅赛德斯-奔驰正与合作伙伴们探讨开发具备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高安全性的电池的可能性。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正着力打造充电领域的标准。通过Plug & Charge即插即用服务,客户无需额外的验证及支付操作,插电即开始充电,充电结束后直接拔掉插头即可。Plug & Charge即插即用服务将随今年全新EQS纯电轿车的上市上线。至2025年,Mercedes me Charge充电网络将在欧洲、中国和北美拥有超过3万个充电桩,包括全球范围内超过1万个高功率充电桩。

此外,面对向电动化转型的巨大成本支出,在康林松看来,此举意味着一次意义深远的资金重置,梅赛德斯-奔驰将在确保盈利目标的同时加速电动转型。

目前,梅赛德斯-奔驰仍致力于实现2020年秋季提出的利润目标。

据了解,在2020年10月6日在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业务线上投资者及分析师大会上,康林松发布了其未来五年的盈利目标:至2025年,通过削减支出、调整产能及降低人员成本,固定成本较2019年将减少20%以上;资本和研发支出较2019年将减少20%以上;通过增加和延长材料成本的节省目标,可变成本较2019年将每年净下降1%。

“去年这一目标基于‘至2025年,插电混动和纯电车型销量占比达到25%’的假设;而现在的最新规划基于‘至2025年,这一比例达到50%且2030年前新车销售已基本转型为纯电动车型’的推定。”奔驰方面表示。

其中,一个重要支点是通过提升迈巴赫 、AMG等高端电动车型的比例增加单车净收入;由数字化服务产生的收入增长也将贡献这一目标;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将进一步缩减可变及固定费用,降低资本支出在投资中的比例;此外,随着整体电池平台、可扩展电动车型架构及电池技术领域的突破,将帮助提升标准化程度并降低成本水平,整车的电池成本比例有望显著下降。

深耕动力电池,掌握关键零部件主动权

在梅赛德斯-奔驰全面电动化转型的战略中,掌握动力电池的“主动权”被摆在了关键的位置。

按照规划,在目前已投产或已规划的9座电池工厂组成的生产网络之外,梅赛德斯-奔驰还计划与全球合作伙伴打造8座电芯工厂,并与新的欧洲合作伙伴合作开发及高效生产电芯与模组。而梅赛德斯-奔驰认为,电芯生产将带来新的契机,推动其现有动力总成生产网络的转型。

放眼国际,梅赛德斯-奔驰也成为特斯拉、大众之后,又一个高调宣布自己生产电池电芯和自建电池工厂的国际整车制造商。中国汽车市场上,也早有比亚迪、长城自产电池。随着电动化转型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下场自建电池工厂,整车制造厂下场造电池似乎成为趋势。

毫无疑问,当前动力电池及电芯的主动权掌握在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等几家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手中,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成为继芯片之后,又一“短缺”的关键零部件。此前有消息称,有车企CEO亲自蹲守宁德时代“抢”货。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在未来几年会快速中成长,对于动力电池需求在未来几年中也会大幅增加。

不仅仅是为了打破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卡脖子”问题,OEM通过自建电池工厂并开发应用标准电芯,更在于将动力电池逐渐变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在今年3月15日大众电池日上,大众宣布将在欧洲新建六座动力电池超级工厂。为了保证速度,大众并非自建工厂,而是采取资本收购或者合作的方式。

    与大众类似,梅赛德斯-奔驰全面电动化转型的逻辑也是,在全面掌控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的同时,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实现转型。

不过有观点认为,术业有专攻,整车企业亲自下场生产电池有很大风险,而且并不适合所有整车企业。当然,面对风险,无论是梅赛德斯-奔驰还是大众,都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据了解,2020年7月3日,梅赛德斯-奔驰与中国动力电池电芯制造商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并入股孚能科技,并持有孚能科技约3%的股份;8月,奔驰进而宣布深化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开发高新电池技术,支持梅赛德斯-奔驰车型阵容的大规模电动化。

巨头全面“反攻”,谁将成为领导者?

当下,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目前,全球已有近20家车企公布了全面电动化转型的计划,其中多数企业提车将在2030年后实现全面电动化。

这一波转型中,以欧洲传统车企最为高姿态,“激进”的更不在少数。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大众、宝马在内的德国汽车制造商都已在今年发布了明确的电动化转型战略。

7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发布2030 NEW AUTO战略,加速向“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转型。按照规划,到2030年,集团的纯电动车型的份额预计将上升到50%;最迟到2050年,集团将实现碳中和。

而宝马也在今年3月16日财报发布会后公布了其电动化转型战略。按照计划,到2025年年底,公司预计将完成全球第200万辆纯电动车的交付;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将至少占到宝马集团总交付量的50%;未来十年内,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累积交付约1000万辆纯电动汽车。

对此,梅赛德斯-奔驰胸有丘壑。康林松认为:“梅赛德斯-奔驰通过加速电动化转型并保持盈利目标,将延续梅赛德斯-奔驰的长久成功。”

但从目前各个车企发布的转型战略来看,毫无疑问,计划到2030年有条件地实现全面电动化的奔驰无疑最为强势。

当然,不仅仅是德国汽车三大巨头,已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了逐渐停售燃油车、全面转型电动化的计划。

丰田计划2030年全球电动化汽车销量超过550万辆,40年后停售燃油车;日产计划2030年代初在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这四个核心市场的新车型100%电动化;沃尔沃宣布到2030年其全部新车将实现完全电动化,并计划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末淘汰化石燃料发动机的使用;奥迪计划5年后不再新推任何内燃机车型,2033年前逐步停产燃油车,最迟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

不过,尽管各大汽车制造商已经确立了“宏伟”的电动化转型目标,但目前来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各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整体销量中占比并不高,未来能否实现战略目标,依然是未知数。奔驰能否延续燃油车时代的领先优势,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