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客户端   |  南财号   |  理财通   |  城市通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首页 > 宏观 > 正文

“理想家”李小加的新征程:用国际资本“滴灌”中国小微企业 已试水首支产品

2021-08-12 10:12: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钱奕昀

或许,李小加的名字有一个寓意是“理想家”。

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前港交所行政总裁,卸任后的下一站征程,是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投资平台:一个将全球资本精准引入中国小微企业的投资平台。

平台的名字很有意思:滴灌通(https://microconnect.com.hk)。李小加介绍,“滴灌通”来源于以色列农业黑科技滴灌技术。在以色列,凡是有绿植的地方,都会有许多手指粗细的管子,管子上有不少圆孔。正是这一个小小的圆孔,让水均匀地滴渗到每棵植株,将这个2/3面积被沙漠和荒山覆盖的国家变成了瓜果输出大国。

和滴灌技术一样,滴灌通的诞生,是为了将国际资本滴灌到中国万千小微企业的根部沃土。“我们的使命,是投资中国小微经济,赋能劳动创业者。”李小加说。

滴灌通的投资策略也十分巧妙——SHARPE,采用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夏普的名字命名,后者曾发明了著名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和夏普比率用来评价基金投资组合相同,滴灌通的产品设计同样是“单笔小额、海量万千”的风险高度分散的小微投资组合。

近日,在滴灌通启动发布会上,李小加和联合创始人张高波透露,滴灌通的首个产品已在试水,首批资本将由香港资本投入。

从石油工人到港交所首位内地CEO

“在港交所工作的十多年间,我一直都在探索,如何提高港交所为中国企业融资的效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多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为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做点什么。”或许,翻开李小加的人生履历,不难理解他为何会在功成身退的年纪,再度出发,创立服务小微企业的滴灌通。

石油工人、新闻记者、留美博士、投行大咖、港交所第一位内地CEO……李小加的人生,可用“‘穷小子’的完美逆袭”来形容。

(图说:李小加,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1961年,李小加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后随支边的父母迁往甘肃。受限于年代,李小加初中毕业后没有读高中,而是去了石油技校,毕业后在中海油的前身企业做了四年石油工人。条件虽苦,李小加却是个乐观主义者,在渤海湾采油钻塔上背英语单词是他与众不同的消遣方式。高考恢复后,李小加考上了厦门大学外语系,1984年毕业后来到《中国日报》当了一名新闻记者。

1986年,中国掀起一股出国潮,李小加也在其中。但这位日后的经济学家却两次因经济原因差点与美国名校擦肩而过。“当时我们写给美国大学的申请信特别直接。原文大意是如果学校需要我们交申请费的话,就请不要回复了,因为我们没有钱。”然而,凭着这封“非免费勿扰”的信,李小加成功地引起了阿拉巴马大学的注意,并最终招收他为新闻学硕士。

1988年硕士毕业后,李小加决定转读法学博士,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他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却决定放弃,这引起了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爱德华的注意,于是打电话询问:“是被哈佛还是耶鲁录取了”?李小加回答,基于经济原因,他将去印第安纳大学。就是这样一个穷酸窘迫的中国留学生,却获得了爱德华教授的青睐,而李小加也幸运地成为了巴菲特、奥巴马等人的校友。

1994年,李小加作为海外律师,在参与第一批中国海外发行债券的过程中,被美林证券看中,由此开启了他的投行生涯。仅用5年时间,李小加便做到了美林中国区的董事总经理兼总裁,期间主持牵头了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一系列涉及中国业务的重大发行与交易。

2003年,“做得太久,总是想做一些新鲜的事,也该动一动了”的李小加离开了美林,加入摩根大通任中国区主席,负责其在华投资银行的业务。3年时间,就把摩根大通带到了中国股票交易的账薄管理人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2009年,李小加成为香港交易所(后简称为港交所)首位内地背景的行政总裁,11年间,他以“掌舵人”的身份,开创了港交所的多次先河。2012年,收购全球最大金属定价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2013年,成立场外结算公司;2014年至2017年,相继开通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打通了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2018年,港交所迎来港股25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引入同股不同权机制及生物科技企业上市,为原本以大金融、地产为主的港股注入了新活力;2020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陆续赶赴港股“二次上市”,获得投资者的热烈反响。

2020年5月,李小加突然宣布将提前“交棒”。在卸任前最后一次面对媒体时,这位传奇人物感慨道:“这11年来,一定要用一个词形容我自己,我觉得还是‘寻梦’。就因为在追梦,所以我喜欢多问‘why not’,然后不断去探寻。”

服务小微企业,正是李小加下一站寻梦的新征程。

为什么国际资本愿意投资小微企业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曾如是说。

“小微企业,根植于中国经济最基层,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中国的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更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繁荣。但同时,小微企业又是距离资本最远的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滴灌通发布会上,李小加道出了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和融资困难之间的矛盾。

正是这道巨大的难题,让不服输的李小加决心挑战。

但是,国际资本是否愿意投资中国小微企业?李小加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小微企业充满活力、增长强劲、规模巨大。

“小微企业的适应能力特别强,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巨大的规模又使得海量的国际资本有可能配置其中。或许单个小微企业并不是很好的投资标的,但海量小微企业的投资组合具有多元化、风险高度分散的特征,必将成为国际投资的新蓝海。”李小加表示。

宏观来看,中国数字经济的巨大红利为小微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投资价值。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普及,即便是普普通通的小餐厅、小卖部,也大多使用电子化管理软件和移动支付系统。小微企业的信息透明化问题在中国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也是因为高度数字化,中国的小微企业正被一张巨大的“网”连在一起,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都生存在某一个核心企业、供应链中心、品牌商或技术系统提供商所构建的生态圈中。比如,加盟某个品牌,进而获得品牌商的全面支持;使用了某套企业管理软件,进而获得更精准的管理分析和改进提升建议。“中国的小微经济就像以色列的滴灌技术,每个小微企业的树根都有一根水管,管线已经全部连在了一起。”李小加说道。

因此,滴灌通希望借助这张“网”中的“节点企业”,对小微企业进行筛选和现金流管控。这些节点企业,是各自商业生态圈中的领导者,它们或是地方政府,或是行业连锁品牌,或是大型互联网平台,或是企业SaaS服务商。有了这些节点企业,也就有了国际资本通达小微企业的重要桥梁与渠道。

用“四大金刚”攻克“三座大山”

尽管有了投资的基础,但真正要将资本落实到中国小微企业,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太分散、难透明、难标准化,是横亘在小微企融资面前的“三座大山”。首先,遍布天南海北的小微企业,投资者很难进行海量部署;其次,因规模太小,投资者不愿雇佣会计师和律师进行尽调,导致小微企业的信息很难透明;最后,小微企业形式千千万万,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化产品。如今小微企业普遍采用的信贷融资,就因小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弱,很容易形成坏账,并不适合小微企业和信贷机构。

为了克服“三座大山”,滴灌通创新地引入了“SHARPE”投资策略。

六个英文字母,代表了六大理念:S单笔小额(Small in amount)、H海量组合(Huge in number)、A收入管控机制(ARM,automated repayment mechanism)、R类股权的收入分成安排(RDR,revenue distribution right)、P持续优化的投资组合配置体系(Progressive allocation strategy)和E新型数字化交易平台(Exchange-enabled ecosystem)。

(图说:李小加详解“SHARPE”投资策略)

“滴灌通要构建的是一个大型投资组合,即把海量的小微企业组合在一起进行规模化的投资。因为单个小微企业不需要很高的融资,但海量的小微投资组合能够高度分散风险,吸引机构投资者。后面四个字母,正是帮我们实现‘单笔小额、海量组合’的‘四大金刚’。”李小加如此介绍“SHARPE”的含义。

单笔小额的海量组合,需要效率极高的触达方式与投资回报保障机制。“收入管控机制”让资本的回报有了“抓手”,这个“抓手”就是节点企业。“我们与节点企业合作,投资小微企业。他们离小微企业最近,对小微企业最为了解,且具备和小微企业的数字化互联互通能力。通过节点企业,我们的投资可以抵达,来自小微企业的收入分成可以及时回收。例如,餐馆的收入通过点餐平台体现,连锁品牌的收入通过总店体现。”李小加介绍。

“类股权收入分成”意味着滴灌通产品的“股权”本质。滴灌通希望长久伴随小微企业的成长,向他们提供灵活、透明、同甘共苦的融资产品—收入分成权。从经济本质来看,它是与股权类似的长期资本,但在分成机制安排上,它又是一个更适合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即投资方与小微企业按事先约定的比例和节奏,直接在收入上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分红”,双方是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

“持续优化的投资组合配置体系”透露的是滴灌通“可自我学习、渐进优化、自上而下”的新型建仓模式。由于海量小微企业无法一步到位建仓,因此,滴灌通首先以专业团队经验和节点企业经验为起点,初步建仓,再根据投后信息反馈,分析各行业、节点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投资效果,通过AI自我学习,不断优化配置策略,实现科学有效的价格发现。

“新型数字化交易平台”既是“持续优化的投资组合配置体系”的基础,又是小微企业信息发布和交易的平台。每天,小微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都会在这里挂牌,通过和预期回率报的比较,做为建仓决策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让小微企业“挂牌上市”,为小微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流动性支持和持续的价格发现,并能吸引新的投资者入场。

 “六大理念互相支撑,就能形成新的小微企业投资模式,让历史上距离最远的资本和劳动创业者联合起来。”李小加对滴灌通的未来充满信心。

为了更好地赋能劳动创业者,继成立滴灌通投资平台后,滴灌通母公司牛码集团正在建立新型数字化交易平台“牛码新市”,同时也在创建一个2E(to entrepreneurs)“劳动创业者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