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元年”,各方热议如何为养老金融注入新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12月22日,第十七届亚洲金融年会“养老金融新动力”主题论坛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围绕养老金融尤其是当下较为关注的个人养老金业务进行深入探讨。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中国民生银行资产托管部/养老金业务部总经理崔岩,广发银行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部总经理陈若鹏,宁波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徐昉,招商银行财富平台部总经理助理吴燕,鹏华基金首席资产配置官、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总经理郑科,工银理财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宋禹君,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总经理李杰等嘉宾受邀出席并做主旨演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党委书记、总编辑邓红辉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表致辞时表示,当前,各家金融机构正积极拓展用户、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相信在各方协作努力下,我国个人养老金业务将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21世纪经济报道愿同大家一道,为我国养老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论坛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养老金融的个人准备》(拟)、《2022中国财富管理发展趋势报告》两份报告进行了发布。
责任与担当
郑秉文从社会保障的“二元性”、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的“二元性”角度分析了我国发展养老第三支柱的必要性。其认为,发展养老第三支柱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率的提高,有利于消化逆城镇化的趋势和现象;可以对冲第一支柱社会平均替代率的下降压力;可以提升养老金总额占GDP的比重,改善养老金的结构失衡问题。
“我们应该把养老金财富藏富于民作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GDP总量早就全球第二,但养老金财富储备与全球GDP第二的地位非常不匹配,在我国即将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前夕,我们养老金制度也应站在新起点上。”郑秉文表示。
在演讲中,多位嘉宾表示发展养老金融是商业银行的责任与担当。齐晔表示,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既是商业银行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面临可观的养老金融产业规模,一方面银行有责任、有担当去积极参与养老金融、助力养老金融发展;另一方面养老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银行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客户价值、社会价值和银行价值的统一,推动自身经营的高质量发展。
“从民生银行多年来参与养老金市场服务的实践看,在人社部、银保监会等部门的规范指导下,我行已经将养老金受托文化与审慎人管理理念根植于日常经营中。因此,无论是从服务能力还是服务理念角度来看,商业银行都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责任使命。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主动作为,助推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崔岩也表示。
郑科则认为,个人养老金作为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其划时代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有助于国家实现战略闭环。即老百姓的储蓄通过个人养老金进入实体经济,流向高质量发展的实体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假以时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企业的盈利提供丰厚的回报,反过来回馈老百姓的养老。
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
当前,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是各家金融机构个人养老金业务的主要工作之一,多位嘉宾也介绍了相关准备和进展情况。
陈若鹏表示,该行已经开发引进了符合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逐步建立起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并介绍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里销售的产品是经过金融监管机构筛选最终确定的,相较于一般理财产品,它具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等特点。
徐昉介绍称,目前该行在个人养老金服务方面的工作之一就是“优中选优,聚焦头部产品”。好的产品是用户体验的基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四大类产品中,除了养老储蓄由银行发行外,养老基金、养老保险与养老理财都需要从外部引入,而该行与全市场头部的基金公司、理财公司、保险公司都有合作,这是该行上线全品类产品的保障。同时,该行会聚焦在中长期业绩好、表现稳健的产品,着力打造精品产品库,并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进行配置。
“产品要确保供应充足,形成丰富完善的产品图谱。”吴燕表示,“数量上”覆盖养老基金、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品类,囊括了短期、中期、长期等各类期限;“质量上”站在客户需求与个人养老这一特定场景,发挥招行选品的能力,按照筛选标准,优中选优,筛选出更符合养老特性的优质产品,更好地实现稳健增值。
齐晔则介绍,光大银行打造“个人养老金产品”和“大养老金融产品”两个货架,一方面满足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后参加人的投资需求,主要包括符合监管要求的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和养老保险;另一方面构建大养老金融产品货架,发挥专业选品能力,从市场上精选符合养老资金储备特点的理财、基金、保险等产品,增强客户投资理财的确定性。
“理财公司作为产品供给方,将持续强化养老理财产品的长期性、稳健性和普惠性,满足居民多元化养老理财需求,做老百姓放心的‘钱袋子’;同时,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方向要和国家大政方针、战略布局紧密结合,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让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红利,真正做到养老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馈于民。”宋禹君表示。
养老综合金融服务
由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具有唯一性,个人可以变更账户开户行,为此在吸引客户开户后,如何留住客户也是各家商业银行思考的重点。
崔岩表示,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重点在于综合金融服务,除了丰富的产品货架外,还应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必要的理财顾问服务,税收、投资、法律等方面咨询服务,以及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个人综合金融增值服务。
“我们始终在思考,从金融服务社会的角度,能够为客户多做点什么。”徐昉也表示,个人养老金业务要延伸场景,聚焦综合服务:一是公益类型的宣传;二是陪伴类型的投教;三是专业类型的服务。
齐晔表示,光大银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广覆盖、便捷式的养老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助力国家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例如,“5大服务矩阵”,即光大银行从养老客群的需求出发,整合推出颐享财富、颐享社区、颐享权益、颐享健康、颐享陪伴五项服务内容。
吴燕表示,招商银行关注养老全生命周期,即关心客户的“养老规划阶段”,也关心“养老执行阶段”,为客户提供全周期优质、便利、专业的养老服务体验。
“更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深刻地明白,客户的养老规划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招行坚持‘以终为始’,通过日常的资产检视和再平衡,传递科学的养老理念,持续协助客户校准和优化养老规划,以避免偏离养老目标。”吴燕表示。
不可忽视的是,综合服务意味着不仅仅只有金融机构提供相关服务。为此,李杰提醒,一系列“放管服”政策放宽了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使老人在养老服务市场拥有多元化选择,但面对庞大的养老机构,因监管机制缺位和监管力量缺失,容易隐藏非法集资、大额预付费以及传销等金融风险。养老产业方兴未艾,各类养老服务主体快速增加,监管难度空前加大,填补养老机构监管空白刻不容缓,且必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将非现场和现场监管相结合,将养老机构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对风险事件及时研判,做到打早打小,防患于未然。
未来趋势
“我们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因此中国特色个人养老金,具有全新的特征。”郑科表示,个人养老金账户存在鲜明的特点:一是小额,二是户数众多,三是年龄跨度大。“这一切,要求我们在三支柱的产品、投资、信批、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均需要重视线上。”
郑科表示,借助线上,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有效跳出税优人群,有效触达长尾,提供个性化陪伴式服务,以及多元化投资者教育。贴合时代背景,借助科技手段,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独特优势,对中国特色个人养老金全面赋能,提升客群的可达性、便捷性和适当性。
“数字化”也是齐晔展望养老金融业务未来的三个关键词之一,其认为,这是由时代发展趋势决定的,数字化是所有业务都要面对的长周期变量。未来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持续推动养老金融产品和养老服务创新,持续打造更多线上“养老+”生态场景,高效服务和广泛触达养老客群。
陈若鹏表示,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未来老年生活产生顾虑,开始关注自己的养老问题。“随着年轻人养老观念的转变,向‘未老群体’讲养老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我们认为,当前正是需要青年人和中年人慢慢树立起养老理念的时候,并且通过对商业养老产品的选择,来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