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助推金价逼近历史高位 盛宴之下仍需谨慎乐观
近日,国际黄金现货、期货市场价格双双创下半年来新高,国内黄金足金零售价也普遍站上600元/克高位。
不过,国际现货和期货的持仓变化或许反映出黄金市场也存在分歧,现货黄金在触及2052.13美元/盎司后出现小幅回落,纽约黄金在触及2072.70美元/盎司后也略显疲态,此前二者已经逼近历史高点。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11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21日当周,投机者所持COMEX黄金净多头头寸增加22234手合约,至114894手合约,创四个月新高。截至11月30日,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 Gold Trust持仓较上日减少2.02吨,且已经是连续四个交易日下降,当前持仓量为876.51吨。
展望黄金的未来走势,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际金价上行动能犹存,且大概率突破前高。当前美元指数仍位于高位区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位于历史高位区间,二者都有很大的下行空间。后期在美国宏观经济走弱以及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降息预期的影响下,美元指数大概率跌破100大关,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会跌破4.0%整数关口,在此背景下,国际金价续创历史新高是大概率事件。
“美元跌倒,黄金吃饱”
私募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本轮黄金上涨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全球“去美元化”呼声日益高涨,全球央行掀起囤黄金热潮,带动黄金需求增长;二是近期美元指数持续下跌,有助于推动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上涨;三是巴以冲突助推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1月起,我国央行已经连续第十二个月增持黄金储备。与此同时,全球央行持续强劲购金态势,为黄金需求提供助力。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黄金337吨,为有史以来第三高的季度净购金量。2023年年初至今的央行购金需求已达800吨,创下了协会有该项数据统计以来的最新纪录。
世界黄金协会预计,各国央行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强劲的购金需求。此外,三季度黄金需求(不含场外交易)为1147吨,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8%。
此外,11月以来,衡量美元兑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回落幅度超过3%,目前在103.34的水平附近徘徊。世界黄金协会方面人士曾告诉记者,驱动一国货币强弱的重要因素是该国经济的强弱度,美元也不例外。当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表现强势且避险需求下降,导致美元金价下滑;当美国经济疲软甚至衰退,避险需求上升和美元的走弱则会推动美元金价走高。
黄金还一直被认为是对冲经济下行或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当地时间11月2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更新了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巴以冲突的潜在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称冲突扩大可能会推翻当前的全球经济预期,或将对能源市场和主要贸易路线造成严重干扰,特别是对于欧洲经济体而言,他们感受到的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冲击将是非常明显的。
不过,也有黄金从业人士提醒,地缘政治事件对金价的提振往往是短期的,冲突平息后冲高回落是大概率事件,不建议投资者“押注”突发事件来买卖黄金,而是要把黄金纳入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人民币金价走势如何?
展望2024年人民币金价走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晨表示,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叠加下半年美国大选,或将继续抬高市场避险情绪,黄金价格底部仍有支撑。但在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加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调整节奏可能偏温和,整体来看金价将维持震荡偏强走势。
需要提及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11月逐步脱离7.2-7.3的弱势区间,且多名汇率专家预计,如中国经济宏观基本面出现明显改善,人民币将正式迈入升值通道。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表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大概率是升值趋势,未来人民币标价的黄金价格涨幅可能会小于美元标价的黄金价格。
中信期货研究所大宗商品策略组负责人张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美国经济走弱、通胀回落的路径之下,美元金价将继续拉升,不排除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突破历史新高的可能,等到年中可能转为震荡。至于国内金价则主要跟随美元金价,他也保持看多观点。此外,人民币汇率升值大概率是一个温和的过程,汇率大幅波动对人民币金价的压力有限。
不过,在一众看多的声音当中,也有专家提醒投资者要冷静看待本轮黄金上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直言,当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普通投资者需要防范潜在的波动风险。他表示,从黄金价格的历史走势来看,黄金价格与欧美主要央行空前流动性冲击有直接联系。虽然目前市场对地缘冲突反应有所钝化,欧美主要央行也在逐步退出非常规量宽政策,但当前地缘冲突不确定性大,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维持紧缩,黄金价格走势并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