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3岭南影响力年度峰会在穗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家俊辉 广州报道
在新的发展阶段,“双碳”市场投资机遇在哪里?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如何提升中国传统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5月13日,聚焦上述一系列问题,由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岭南校友会主办的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岭南影响力2023峰会在广州拉开帷幕。
三十多位来自国内外各领域的权威人士、经济学家、知名企业家齐聚羊城,共同探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科技、能源、金融、气候友好以及对外合作等相关热门话题,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近期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此,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与斯坦福大学教授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就产业转型、人工智能、绿色金融等相关话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在迪拜金融服务局原主席Saeb Eigner看来,中国在加快实现净零能耗目标的进程上处于领先地位,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机会。他预计,当前20%的零碳水平,将于2050年增长至75%。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饶宏认为,大湾区未来要建成国际一流的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离不开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电力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
围绕峰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主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则表示,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多是指创造力、想象力和资源的重组能力的可持续,只有不断发展才有未来。“创新是可持续的最大动力”,俞敏洪说。
法国里昂商学院副校长王华结合近期火热的ChatGPT话题指出,人类社会会迎来AI时代,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续存在,需不断探索优先制定伦理框架、加强监督和治理、推进跨学科合作、升级教育与技能培训等有力举措来更好应对。
昆山杜克大学可持续投资研究项目主任、绿色金融60人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张俊杰表示,中国已从制造业大国逐步迈向创新型大国,以创新与市场来带动清洁能源成本的快速下降。他还指出,中国的气候投融资得到了绿色金融的支撑,通过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逐步实现绿色转型。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形势持续分化,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已步入深水区,国内经济强劲复苏正为市场发展注入活力。作为一场立足广东、链接全球的公益活动,本次峰会还在现场设置了四大圆桌论坛,锚定聚焦ESG、传统行业的发展之路、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以及双碳投融资机遇四大热点议题。
其中,“ESG:从理想到实践”分论坛依托ESG理念逐步发展为主流社会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共识为背景,探讨了ESG在企业实际践行中遇到的执行难度大、难以量化衡量、数据资产无法确权、社会激励机制尚未完善等方面的难点;“传统行业的发展之路”分论坛结合当今数字化时代,探寻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分论坛锚定关注金融发挥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双碳投融资机遇”分论坛则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投融资存在的新机遇及能源危机、新能源市场潜力等话题展开讨论。
据悉,岭南影响力年度峰会是华南地区大规模、高级别的经济与金融类会议,通过建立开放、共享、共融的高端非营利平台,求取新时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的建设性创新,为政、产、学、商等各界人士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