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蓝色对话丨专访欧洲科学院院士、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中国海洋经济需要更多“独角兽”
日前,《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正式出台,标志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圳方案”全面发布。方案提出“培育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力量”,高标准建设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承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高国家级深海科研能力。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由此,深圳海洋大学的筹建工作拉开帷幕。2021年,深圳海洋大学明确选址在大鹏新区坝光片区,由南方科技大学牵头筹建,国际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林间院士出任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
备受瞩目的深圳海洋大学怎么建?大湾区如何整合资源推进国际前沿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大湾区如何吸引与培育高端海洋人才?围绕上述话题,21世纪经济报道对欧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进行了专访。
林间。资料图
亟需培育海洋高端人才
《21世纪》:外界对深圳海洋大学建设进程的关注度很高。能否与我们谈谈你牵头筹建深圳海洋大学的背景与契机?
林间:辽阔的海洋覆盖了三分之二的地球表面,地球上所有陆地也都由海洋相连。因此海洋具有天然的全球性与国际性:第一,地球的大气层、大洋都是相通的,一个区域的气候与洋流变化,会很快影响到地球上的另外区域。第二,一个国家的海域污染,也会传导到其他国家。第三,飓风、台风、地震、海啸都不认国界。
因此,解决海洋问题,需要全球合作。中国正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合作。在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中国可以作出巨大贡献。
近些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迅速。在广州、珠海、湛江等地都建了广东省级海洋实验室;深圳正在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包括建设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等;这些都是新机遇。在国际、国内双重契机下,把深圳海洋大学建成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对世界、对中国、对大湾区、对深圳来说,都是在做“加法”,这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21世纪》:国内已经有几所历史悠久的海洋大学,深圳海洋大学将有哪些特色?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若要建成世界一流海洋大学,它的底气在哪里?
林间:其实,世界各大学中,海洋相关的院系很多,但以“海洋大学”命名的并不多,中国海洋类本科院校目前也不超过10所。就如建设农业强国,不能没有农业大学;建设教育强国,不能没有师范大学。中国这么大一个海洋国家,要建设海洋强国,目前的海洋大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但关键不在于有多少海洋大学,而在于我们的海洋高等教育系统是不是真正培养了国家与社会亟需的人才。
深圳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与青岛等海洋历史名城相比,深圳的海洋科学人才积累还不足,但城市很有活力,有创新力,对人才很有吸引力。深圳又直面南海。因此我们认为,在新时代,在深圳这样一个特殊城市,建设一所面向未来的新型海洋大学,可以考虑八个字:“战略引领,顶天立地”。
“战略”就是要有全球大海洋观,要看到未来和远方,不能只想家门口,只盯眼前。南海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之一,而深圳是南海边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城市。深圳有盐田港等深水良港,深圳的港口吞吐量已经走向世界前列。深圳的新兴技术强、民营企业强、资本投资潜力大。以上特征,决定了在深圳建设一所新型的海洋大学,定位要精准,要有自己的特色,要错位发展,要做到不可替代。经过广泛讨论与论证,深圳海洋大学的办学特色定位为“631”:即60%重点建设海洋最前沿工程技术学科;30%建设理学学科,支撑工程技术创新;还有10%推动面向未来的新兴学科。
这样,在深圳建设一所新型海洋大学,其发展战略的差异性、服务于重大需求的特色就体现出来了。深圳与青岛不一样。青岛是中国最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海洋重镇之一,其海洋科学积累强、海洋人才储备位居全国前列。此外,还有上海、厦门等知名海洋城市。
在深圳建设一所新型海洋大学,尤其注重发展海洋前沿工程技术学科,这有多重原因。第一,深圳又被称为“创新之都”,它有创新的基因。在技术创新上,深圳走在全国前列,如果能把陆上的技术创新精神沿用到海里,推动基于陆域经济发展起来的科技公司向海图强,必能加快海洋产业创新。第二,深圳民营企业特别强。民营企业若能把以海洋为应用场景的技术发展起来,就可能更快实现产业化。第三,深圳具有政策优势。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地方就在深圳,前海又是深圳中的“深圳”。在政策利好的优势下,深圳要抓住机遇,在世界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中争当典范。
作为一所新型大学,深圳海洋大学应该是小而精的,“精”比“小”更重要。中国部分海洋大学的校长们最近进行了沟通,一致认为,虽然各校名称不同,特色不同,但都是“中国的海洋大学”。各海洋大学在水产、船舶、海工、科学等方面各有特色,可以在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培养人才、共享码头基地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赢。
“顶天”就是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培养高端人才。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都是典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目前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都有一个特征,即研究生比本科生多。在深圳建设的海洋大学也是研究生多于本科生。本科生的教育更强调“强基础、大交叉”,培养高端人才。
“立地”就是要产学研用结合。如果科研不和企业结合,就不能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不能催生海洋产业独角兽的出现。中国非常需要这种能带动新兴产业的高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深圳在电子通讯、人工智能、精密机械制造、生物基因、绿色能源、新型材料等方向都有优势,有向海图强的基础。以最接近我们生活的渔业为例,未来的渔业正朝着十万吨量级以上的远洋渔业发展,形成由深远海捕捞、养殖、加工、冷冻等环节构成的产业链,这对海工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未来渔业产业链上游需要高科技研发作为支撑。这就是需求方出题、企业出题,高科技带动产业创新的模式。
大湾区要成为海洋人才高地
《21世纪》:海洋科技创新需要人才,对于大湾区城市培育、引进海洋科创人才,你有什么建议?
林间:创新最重要的源头是人才,大湾区一定要加快成为汇聚全球海洋人才的高地。人才引进与培育是长期的战略发展方针。在目前国际局势重大变革的形势下,大规模地培养高端人才,相当程度上还是要靠自己“造血”。
在引才留才上,大湾区有独特优势。第一,地域优势。大湾区的城市群位处海湾,拥有国际化大都市,这对不少人来说具有吸引力,大湾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吸纳国际人才。第二,文化优势。大湾区海洋文化沉淀浓厚。很早以前,下西洋、下南洋就是广东人、福建人的传统。而香港、澳门的文化一开始就跟海连在一起。因此,海洋文化一直是大湾区文化之“根”的一部分,这也是吸引海洋人才的优势。第三,科研基础优势。广州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等研究机构,这些是“国家队”的力量优势。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许多高校也都增加了海洋相关专业。
广东正在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迈进。在广州、珠海、湛江等地,都正在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最近发布的《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中有非常具体的目标,深圳所有区都要跑起来,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港澳方面,香港科技大学等已经成立了海洋院系,现在澳门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也在发展海洋学科。总之,大湾区的这些城市力量联合起来,将会迸发出巨大的海洋科技能量,带动海洋产业的新增长点。
海洋经济需要更多“独角兽”
《21世纪》:正如你刚刚提到的,在大湾区内,香港、澳门的几所大学也相继设置了实力强劲的海洋院系。你怎么看这一趋势?你认为内地城市和香港、澳门应如何更好地开展海洋科研合作?
林间:大多数人居住在陆地,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得多。我们平常在陆域中碰到的问题,在海洋里同样存在。海洋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等学科息息相关。人类习惯在大陆上生活,很少意识到自古以来,海洋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除了人类史上最早就有的渔业外,海洋蕴藏的可开发资源潜力巨大,人类对它的开发不过冰山一角。但开发海洋一定要有大智慧,要保护海洋。若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绿色开发海洋,高科技将起关键作用。
《21世纪》:所以现在我们提出向海要资源、要财富。
林间:这是一定的。人类过去、现在与将来,都在向海图强。未来在陆地上的发展空间更有限,更需要保护与开发海洋,用科技引领向海图强。
大湾区要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联合企业、科研、资本、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大湾区各城市的特色,优势互补。在全世界范围内,海洋产业发展的潜力都是巨大的,大湾区的引领潜力也是巨大的。目前中国海洋独角兽企业数量还有待增加,这需要科技、投资、企业的融合,要加快实现突破,走一盘新时代的“海洋大棋”。
(本报实习生易芯如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