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施·卡普尔的AB面:能做雕塑也能作画
美国的芝加哥被誉为是“公共艺术之城”。早在上世纪70年代,芝加哥就已经将“公共艺术纳入城市建设方案”的条款列入市政法中,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人们行走在芝加哥的街头巷尾,总能随时一瞥这座城市超过500多件公共艺术作品的不同风采。
尽管面对着城中上百件公共艺术“竞争对手”的挑战,印裔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代表作《云门》也是其中最具人气的作品之一。《云门》坐落在芝加哥千禧公园之内,这件庞大的椭圆形银色反光、由高度抛光的不锈钢材料无缝铸造而成的雕塑高约10米、长约20米、重达110吨,远看就像是一颗放大了的银色“豆子”掉落在公园里。“豆子”的底部略微拱起了4米的高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拱形门洞,可以让人们在其下方穿梭自如。参观者们不仅能够近距离地触摸其光滑的表面,而且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自己和城市天际线在雕塑表面反射出的“失真”形象,增加了观看这件作品的新维度和新乐趣。
安尼施·卡普尔是当代知名和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卡普尔的雕塑作品就参加过许多国际性的大展,并获得了国际雕塑界的一致好评:1990年,他代表英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1991年,他荣获欧洲最重要、最有威信的视觉艺术大奖“特纳奖”;2009年,他成为了首位在世时便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个展的艺术家。他所创作的公共雕塑品许多不仅在形式上十分“冒险”,在工程上同样也是件“壮举”——以《云门》为例,这颗简洁的金属豆就需要动用到168块不锈钢板拼接而成,经过焊缝之后再高度抛光,让表面看起来不留下任何拼接痕迹,从而在视觉上达到浑然一体般的光滑流畅。
尽管卡普尔的雕塑家身份为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所熟知,但事实上绘画对他而言也是同样重要且长期存在的创作媒介。自上世纪70年代开启职业生涯以来,他就一直进行着绘画创作,并始终坚持这一实践。对他而言,绘画与雕塑的创作截然不同,但同时又是紧密相关的——绘画一直为他在相关创作主题上提供了迅速且直接的视觉思考方法,而他的绘画作最近也因在世界各地展览而备受瞩目,并收获了赞誉。
11月2日,里森画廊上海空间的安尼施·卡普尔首次个展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专门呈现了这位大师一系列近期创作的水粉绘画。通过画面中所弥漫着的明与暗、内与外的张力,颜料充满原始冲动般的运用,以及粗放而具有穿透力的笔触,这些作品无声地为我们揭开了知名雕塑家卡普尔不那么被人们所知的、属于绘画创作的另一面。
安尼施·卡普尔个展现场图,2024年11月2日至2025年1月25日,里森画廊,上海©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由Alessandro Wang拍摄
创作雕塑的画家
1954年,安尼施·卡普尔出生于印度孟买,他从小就在印度的基督教家庭中长大。上世纪70年代初,他到英国伦敦学习艺术,并成为了一名佛教徒。丰富多元的宗教文化背景,成就了卡普尔敏锐的感悟力,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物质与非物质的关系、存在与消亡、有形与无形、意识与无意识……这些二元对立问题的哲思哲想不仅充斥着他的精神世界,同样也渗透到了他的作品中。他曾经表示:“作为艺术家,我要使我的每一件作品不止是物体,而是哲学的承载。”西方的思维与东方的哲学一次次地碰撞和相遇,为卡普尔的作品赋予了独特深度。
里森画廊可谓是卡普尔的“老朋友”,这家老牌国际画廊代理这位艺术家至今已有近40个年头,在这期间曾为他呈现过将近20场画廊个展以及一众大型美术馆展览项目。而这次在上海举办的艺术家个展,是里森画廊首次推出以其纸本作品为主题的展览。
里森画廊中国总监董道兹(David Tung)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绘画本身对这位雕塑家而言其实并不是“突然为之”或者“偶然为之”。自开启艺术生涯以来,卡普尔就一直在作画,甚至还会将绘画的DNA带到他的雕塑作品之中。他说:“卡普尔以其雕塑闻名,但他自称为一位‘创作雕塑的画家’,以此强调他与绘画媒介之间紧密的连接。纵观他的创作生涯,他在作品中不仅多用颜料、油画涂料和水粉,而且还将蜡、树脂和硅胶等非传统材料以绘画的形式融于雕塑作品。他也同样常用纸张和帆布来支撑起体量宏大的大型作品。”
而当被问及卡普尔的雕塑和绘画之间有何异同的时候,董道兹指出:“安尼施·卡普尔对于空间的运用驾轻就熟,包括物理空间与超越物理维度的精神空间。而在他的雕塑作品中,他一直致力于探讨三维作品如何在空间里‘消失’;但在平面作品中,他探讨的则是创造空间。绘画作品拓展了卡普尔在蜡质和PVC装置或雕塑中探讨的主题,这一点也丰满了这位艺术家创作的维度和分类。”
安尼施·卡普尔,《酝酿》,2018,纸本水粉,103.5x121x 3.5cm©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虚空中蕴含万物
其实这次并非卡普尔第一次公开展出自己的绘画作品。此前,伦敦泰特美术馆(1990~1991)、奥斯陆艺术家之家博物馆(1986)以及近期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群展(2019~2020)上,卡普尔的纸本作品都曾与国际观众见过面。
董道兹表示,本次里森画廊上海空间带来了艺术家的绘画作品,是希望让中国的观众也关注并领略到卡普尔绘画作品的魅力。“本次展览中的作品虽然艺术形式各异,但不变的依然是它们对思想、物质和空间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的创新性呈现方式。卡普尔的平面作品虽然被维度所限,却包罗万象、无限延伸。这些作品在一方面代表了虚无,但是虚无中又蕴含着万物。”
纵观本次展出的这组绘画新作,它们大多色彩丰富——从深沉的紫色和蓝色,到如火焰般绚烂的黄橙红三色,未知的力量仿佛从莫名的黑暗之中浮现。独特的用色传递出一种深邃感,近似自然生物和建筑的形态仿若开口、裂缝、窗棂和管道,在难以穿透的境界中逐渐消解。一种直接且强烈的情绪充斥着作品,在画面的中心激起了光芒,一丝迸发而出的明亮曙光,犹如一种来源于宇宙混沌开天辟地的能量。
卡普尔对颜料的运用也十分富有能量和活力,似在唤醒一种动态感和未经修饰的原始力量。他的画面中央大多都有一个黑暗虚空的形态,并嵌于散发着光芒的背景中;抑或相反,闪烁着光芒的虚空之相在漆黑的山形中隐现。背景、前景和内部空间之间的强烈交互暗示着无限的深度,将观者向内拉扯。周围的蓝色、土绿和红色笔触激起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空相正从景观中跃出、消亡。
董道兹向记者介绍,卡普尔长期以来一直将颜色视为探讨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切入口之一,他作品中讨论颜色是分为材料与观念两个层面来看的,尤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这两者更是被巧妙地同时凝练在画面之上。“当我们近距离观看卡普尔的绘画时,便会观察到笔触与颜料的动势留下的丰富肌理——画作表面并不是平的,而是充满着由颜料肆意堆叠的张力。这也是材料性与绘画语言有机结合的绝妙证据。”
自从卡普尔修习佛法以来,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一直在尝试表达“空”“无”的概念,有时是用视觉可见的物质,有时是用对立的表达方式:凹凸、正向反向、空洞充实,来让观众实实在在的在作品面前体验“虚无”。《云门》正是这样一件作品,他通过硕大的金属豆表面倒映出城市周遭的一切,以倒影的“虚幻”引发人们思考何为“真实”。而在本次展出的绘画作品中,记者又一次看到卡普尔用这种“紧张的冲突”承托出他艺术实践中的核心主题“虚空”——有的作品是用粗放的黑色笔触穿透了画面中心的鲜艳红色,通过鲜明的对比为构图奠定了基础,令人联想到虚空、阴影或深渊;有的则以漩涡状的线条和层叠的纹理暗示混沌与能量,映射出艺术家对自然界四大原力以及光明与黑暗、创造与湮灭二元对立的兴趣。
“我认为安尼施·卡普尔是一个天才,他可以从一个想法基点巧妙地跳跃到另一个落点,在这跳跃之间便体现出他思维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他对于艺术强大的感知力、创造力与信念。”董道兹向记者评价道,“这些能量的集合将他所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引向了另一个超越现实空间、完全属于作品本体意志的非物理领域。”
他还表示,观众们可能会在初看卡普尔的作品时感到无从介入,但当他们真正在作品前驻足停留一会后,才会渐渐被作品中传达出的精神内核说服。“这些概念的发生或许在我们看来是非逻辑性、非线性的,却也有路径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