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 > 正文

融入自然的乡村创新学校 羊圈、鸭舍搬进学校 孩子们重拾学习乐趣

2024-12-11 05:00: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峰

肖诗坚刚刚结束演讲走下台,立刻被会场里的听众围住了。其中一名听众是山东省一个县教育局的副局长,他希望把肖诗坚所在机构研发的乡土课程引进到当地。

“农村学校需要,也可以开展高质量、特色化课程,由于财政经费紧张,我们也特别希望与公益组织合作。”这名县教育局副局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这是近日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一届年会上的一幕。多年来,来自民间的教育者们一直在探索从形式到内容的新教育模式。特别是注重自然教育、提倡学生健康成长的乡村创新学校,其教育探索不仅致力于破解乡村教育问题,还为城市学校教育提供了经验。

这是北京日日新学堂最受欢迎的一棵树,有的学生会在树上写作业。资料图片

农村教育现代化不是“离农弃农”

肖诗坚是田字格公益创始人、贵州田字格实验小学总校长。截至目前,田字格学校受当地政府部门委托,在贵州开办了3所公办村小,并将教育理念和资源推广到国内100多所项目校。

田字格学校有五大课程:基础课、日修课、轴心课(特色课程)、共同生活课、自主学习课。其中,基础课就是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课程,日修课包括晨礼、晨诵、午读、劳作等每日修炼,轴心课包括生命研究课、乡土课、民族课、自然生命课等。

其中一所田字格学校位于世界地质公园——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景区里,学校开设的自然生命课分别以12纪地质年代为内容。课上,老师除了引领学生学习每个地质时期的知识,还指导他们绘画、捏制不同地质时期的动植物,做实验,进行小短剧演绎等,提升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肖诗坚认为,“大家都觉得乡村教育要向城市靠齐,实现城乡一体化教育。但城市有城市的道路要走,乡村有乡村的路要走,乡村教育要从自然环境、从乡土文化、从人自身找到一条路。”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评价称,“我们的农村教育很多都是鼓励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甚至一走了之。田字格学校提出的‘走出大山能生存,留在大山能生活,面向未来能生长’非常传神。”

甘肃省静宁县大寨小学被誉为“苹果园里的村小”,开展以苹果为核心的自然生态教育。孩子们在苹果园里进行各种活动,如研究花与果的关系、套袋、采摘、直播带货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农耕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商业意识。

大寨小学校长王富贵表示,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将知识融入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感知的例子中。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不是抽象地讲解米、厘米、毫米,而是通过让孩子们量一量苹果的高度来建立理性与感性之间的联系,使学习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你希望学校里都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动物、鲜花。于是在浙江省缙云县笕川小学,除了能看到教室、阅览室,还有很多羊圈、鸭舍、兔场等。

笕川小学校长马鑫飞将学校改造成一个动物园和植物园的样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动物、鲜花和自然元素的学习环境。学校通过农耕园、24节气种植活动、直播售卖等实践项目,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自然、历史、人文和社会。

学校的教育活动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如过大年、舞龙灯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熟悉传统文化,还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学校还与村庄里的彩燕、麻鸭、香菇等特色产业合作,将这些资源融入到项目化学习和大单元主题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指出,乡村教育具有复杂性,简单地保留乡村学校或合并为大规模寄宿制学校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中国的乡村地区差异很大,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探索,找到适合不同乡村教育需求的解决方案。

对“问题”孩子的治愈

融入自然的乡村教育具有出人意料的疗愈功能。

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有70余名学生,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来自附近乡村,另外有三分之一来自本县其他乡镇,还有三分之一来自其他省份。

这些外地学生的鲜明标签是厌学,有学习障碍和心理、情绪问题。他们的父母带着孩子远道而来,在村子里租房陪读,希望让孩子重拾学习的快乐。

北京日日新学堂建在北京市昌平区一个果园里,这里没有塑胶操场,孩子们可以自由爬树,甚至有人在树上做作业。一个干涸的鱼塘被学生们命名为“UFO大坑”。“在那个地方,孩子们能玩出100种花样来。尽管家长们需要不断清洗孩子的衣物和鞋子,但他们知道孩子在玩耍中得到的快乐是无价的。”日日新学堂校长王晓峰说。

王晓峰谈道,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北欧将课程游戏化,尤其是小学,这非常符合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感官和大脑被激活。他介绍,日日新学堂的学生里没有人肥胖超标,在疫情前,除了先天眼部疾病的学生以外也没有人戴眼镜。

昆明丑小鸭中学创办于2011年,是一所专门帮助不适应传统教育、不接受传统评价的初中“问题学生”的民办初中。开办14年来,丑小鸭中学帮助3000余名因为抑郁、焦虑、逃避、冷漠、逆反而失学的初中学生回归正常。

丑小鸭中学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全体师生都要登台表演,每周举行“问题沙龙”,解决孩子们在学校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会立刻交办给学校行政人员。

昆明丑小鸭中学创办人、执行校长杨柳芳谈道,每个问题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未被关注的需求。通过关注孩子、了解他们的困难,学校通常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孩子们会因此感到被重视,从而增强他们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时代呼唤多样化的教育

在自然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但是当孩子们面临考试时怎么办?

乡村创新学校在用实践证明,它们没有走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却没有输在应试教育中。

北京日日新学堂已经有4届毕业生考进了大学,其中三分之二考进了名牌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

一名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去了日日新学堂,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让孩子非常自由,非常快乐,但学习的难度很低,我认为我是不会选择的。我觉得最关键的其实不在于学得难或者容易,而在于怎么去教,如果教的方法得当,即使教得很多,孩子也会很开心、很快乐地接受。”

2019年,一个名叫段孟宇的来自农民工家庭的女孩被哈佛大学录取。她曾就读的北京蒲公英中学是一所位于北京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创建于2005年,是一所公益性、非营利的打工子弟学校。段孟宇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蒲公英中学任教。

北京蒲公英中学校长秦颖介绍,学校接收了流动到北京的学业基础相当薄弱的学生,经过三年学习,学生们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大幅提升,约70%的学生进入普高,约30%的学生进入职高,更有学生考入国内外一流高校继续深造学习。

蒲公英中学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延伸活动,如生活教育、课题研究、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学校每周安排静读时间,并拥有丰富的藏书。蒲公英中学的特色之一是它的“探问教育”,通过邀请校外志愿者和家长分享经验,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考。

教育应当如何适应人的多样性?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个性和发展道路。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往往采用统一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来教育所有学生,忽视了个体差异。

项贤明认为,多样化是教育的必由之路。他呼吁教育体系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人才的需求和发展道路。通过鼓励教育创新,我们可以为未来的教育做好准备,确保教育体系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21财经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