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加快构建气候适应型农业生产体系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引起全球变暖、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出现持续的“南涝北旱”现象。尤其是6月至7月期间,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夏秋季蔬菜主产区,都相继经历了罕见的“干旱—内涝”过程,导致产地货量减少和收购成本增加,最终拉动蔬菜价格上涨。
极端天气会对我国农业投入产出造成影响,不仅会大幅增加生产和管理成本,同时也扩大了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具体来说,目前国内农业生产在应对极端气候变化方面还存在以下挑战:
一是传统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能力逐渐退化。一方面,干旱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比如高温会导致水稻等作物花期缩短提前开花,也会导致作物早熟但颗粒是空谷,造成产量下降。另一方面,极端降水会增加土壤湿度,对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呼吸作用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会导致小麦籽粒在麦穗上发芽。
二是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强。农作物的单一种植模式往往导致整个区域对特定气象灾害的敏感性增加,如干旱或洪水,使得农业生产面临更大的风险。而且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可能导致农业系统在面对灾害时更加脆弱,作物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其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此外,防御能力的不足还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如排水系统不完善、农田防护措施不到位等,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灾害的影响。
三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缺乏。当前,许多地区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足够的技术投入和数据支持。这导致农民往往在灾害发生后才意识到风险,错失了最佳的预防和应对时机。缺乏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不仅增加了农作物受损的风险,也削弱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同时处于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和显著影响区,农业生产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保障菜篮子价格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和增强农业韧性的必答题。
首先,培育和推广气候适应性品种。气候适应性品种是指具有抗旱、抗病中害、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通过筛选具有优良适应性基因的种质资源,培育出能更好地适应洪涝、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的新型品种,进而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此类适应性品种的宣传力度,通过示范和培训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推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其次,优化适应性农业发展模式。全面开展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区划,依据调查结果,科学规划种植结构与作物品种,实现精准布局。同时,深化农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细化,综合考虑区域间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构建差异化的农业气候适应技术体系,体现地区异质性。此外,强化高标准农田及其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提升农业生产系统韧性、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举措,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健的农业生态。
最后,健全气候监测和预警体系。强化农业领域对于气象灾害的预警响应能力,并深化极端气候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预报服务的完善度。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以实现对全国范围内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的精准监测与及时预报。为进一步提升应对农业灾害的协同效率,也可以倡导建立跨部门(农业、水利、气象、科技等)的农业灾害应急协同与联防机制,以此促进各部门专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势互补。
(林欣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春顶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贸易系主任)